從肉夾饃開始,到今天的油爆雙脆,周州已經先後獲得七道頂級食譜,他發現這絕不是簡單的數量疊加,風格迥異的各種食譜間也會有著相互的交集影響,令他漸漸心生明悟,開始觸及廚道中最為高深的境界。
沒有哪道頂級菜譜會直接教會他控製廚師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鍋氣’,可是當他從容遊走在一道道頂級菜譜和曆代大師的百年經驗中,開始做出一道道令人稱羨的‘神級美味’時,一些原本晦澀難見的境界就像是一麵被不停擦拭的鏡子,變得越來越明亮了。
崔正山刀功精妙、炒功一流,而且人又非常的聰明,所以在烹飪這道‘油爆雙脆’時創新式的為豬肚、鴨胗留下了厚底,也正是厚底的存在讓他可以從容勾火入鍋、點材成兵,利用顛鍋和爆鍋的手法,讓這道菜達到脆響雙絕的境界,令吳九舌這種老饕都吃的停不下口來。
可是啊,厚底在帶給他更多施展空間的同時也就成了這道菜最大的瑕疵!在崔正山勾火入鍋後這些‘厚底’必然與鍋壁接觸時間最久,入味也最深!難免就要成為這道菜中厚味所聚!
烹小鮮亦如治大國!如果類比治國,這些‘厚底’就如同是國家為了某些地區繁榮發展而必需要放棄、犧牲的部分地區,就算放在一國大事中,也是難言之痛,何況是一道菜?
隻是在崔正山的高深廚藝下,已經變成了重味的厚底被其上脆響香濃的部分掩蓋住了,就連王海賓這種魯菜專家和幾位專業的美食評審都吃得讚不絕口,當場居然沒有發現問題所在。
可當過上一段時間,周州詢問大家還想不想這道菜了,眾人卻毫無對絕頂美食依依不舍的留戀,這其實就是因為過於重味的厚底已經影響到大家的味蕾,才會初吃時無比驚豔,過後卻不再懷念。
這也就是周州說的,鍋氣亂了。
一道優秀的菜應該是鍋氣均衡,無過無緩,崔正山的這道油爆雙脆卻隻顧食客入口時的感覺,不惜違背常識留厚底、勾強火,這就是‘入了魔’,成了旁門左道。
崔正山顯然是一個聰明人,要讓聰明人明白終南捷徑不可取的道理,周州就要在他麵前踏踏實實的走一遍。
沒有刷刷作響的刀聲,沒有刀刃斬切在砧板上猶如仙樂般的迷人節奏,此時的周州垂眉凝目,輕輕提著菜刀,掌心如握雞卵,一下,一下,看似緩慢,卻非常精準的切割著砧板上的豬肚和雞胗,與崔正山不同的是,周州走的是‘大眾路線’,留的是薄底。
張周軒老爺子和王海賓大師愣了下,緩步走過來看,當看到周州用麻布花刀處理過的豬肚和雞胗後,兩人的臉色都變了,目光也猛然收縮了一下。
每一份豬肚和雞胗的大小都像是用尺子量過一樣的精準,上麵的麻布刀痕看似雜亂,可當他們仔細查看過後,卻驚的險些叫出聲來,‘這絕對不可能!’
崔正山開始是帶著一絲隱隱不服的,可當他將幾塊豬肚和幾塊雞胗再次拚起來的時候,臉瞬間就變白了,他發現這些食材上的麻布刀痕居然天衣無縫地被連接了起來,就像是一張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線圖!
“他...他是怎麼做到的,明明是見他先分割食材,然後又在食材上施以麻布花刀,可為什麼...為什麼拚接後麻布刀痕卻是相互連接的!
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刀功練到這種程度還是人嗎?”
“我老吳活了六十多年,被我挑過毛病的廚師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將來我要是死了,肯定是被菜刀隊斬死的;我見過刀功優秀的廚師簡直不要太多,可是這種刀功真是活久見,特麼完全是不講道理一樣啊!”
幾個評審也看傻了,吳九舌激動的跳來跳去,像是個收到情信的小姑娘,嘴裡嚷嚷個不停,似乎必須這樣才能表達內心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