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四十六章 拉豆成線(1 / 2)

自從有了豆漿機,現代人想要喝上一口熱騰騰的豆漿早已不是什麼難事,可是啊,無論是多麼先進的豆漿機,都很難消除那股特有的金屬氣,畢竟機膽是金屬的,刀頭是金屬的,就算加了號稱先進科技的塗層也無法完全遮蓋住。

所以口味最純正的豆漿就一定是要磨出來的。

程凜看了看胖子拿來的黃豆,微微點頭道:“還不錯,雖然不是什麼頂級良種,好歹也還是有機綠色大豆。

周師傅,早餐時的毛豆腐、油炸饅頭片和汴梁灌湯包都是頂級美食,堪稱超越大師級的水準,老程我確是挑不出毛病來。

可是早餐的豆漿就遜色多了,要我猜多半不是出自周師傅的手筆,若真是你磨的,那可對不住了,這第一場你可就要輸了。因為我選定的第一場鬥菜內容就是豆漿,而且還得是原味的,不如此則無法分辨廚藝高下。”

他心中是憋著一口氣的,原本是要做做姿態,讓周州選擇第一場鬥菜內容,想不到周州竟然堅持不肯,隻說讓他這個做前輩的先選!

成啊,既然如此就彆怪老程我了!

程凜靠的就是這兩片泰山青膽石磨成名,又是擅做豆腐菜,最拿手的本事之一就是磨豆漿了。

他要讓這餐車廚房內的幾個小子知道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豆漿!

“小勇,把為師的磨盤裝起來!”

磨盤的結構隨著時間發展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一個完整的磨盤除了最重要的上下磨片外,還有磨杆、底托,以木軸串聯磨片的圓心後,磨杆插入上麵的磨片,就可以推動碾磨,需要碾磨的穀物則從上方的料孔中加入。

為此上層磨片會有四圈凸起的邊緣,讓操作者可以一次性的多堆積些穀物在上麵。

底托一般大磨是有的,像程凜帶來的這種小磨盤可有可無,下麵隻需有可以容納物體的平底物即可,對於程凜師徒來說,甚至沒有也無所謂。

周州還是讓胖子找了個大直徑的不鏽鋼托盤來,這就可以容納磨出的豆漿了。牛勇按照師傅的要求仔細清洗過磨片後,安軸插杆,往這個不鏽鋼托盤上一坐,這就算是安裝妥當了。

仔細檢查過磨盤後,程凜點了點頭,淨手後開始去查看十幾分鐘前被牛勇浸泡在水中的黃豆。

他查看黃豆的方法很是詭異,一雙手舉在水麵上,忽而探下、忽而拔出撫平水麵,方法是隨意而為,可那水中的黃豆卻被他撥動的水流帶動,在水中按照某種節奏上下翻騰,同時一些先天不良、或乾癟、或表皮色澤不均的黃豆則被他隨手挑出,明明挑揀黃豆的手法十分迅速,卻無一粒是揀錯了的。

此刻被邀請來做評審的張周軒老爺子、吳九舌、顧知味、常建國,徽州七姑娘,還有蘇柔和曹老板這兩位‘資方代表’都擠在擴建後的廚房內觀看,蘇柔和曹德勝這樣的外行固然是看得連連稱奇,張周軒老爺子這樣的內行人也是看得目光凝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