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凜展現的就是一手洗菜法,來自古勤行傳承,有的廚師學校也會教給學生們‘簡化版’,說白了其實也沒有多麼神奇,就是要求廚師對食材充分了解,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更為科學的手法來減少食材在清洗過程中的受損程度。
如果還不明白洗菜法的重要,想想如果用機器洗菜會是怎樣?被破壞的食材將會直接影響成菜品質,再高的廚藝都會因此大打折扣。
隻不過做廚師能做到程凜這種級彆,至少都是五星酒店的主廚了,怎麼可能還會親自去洗菜?水台上有的是廚工啊,因此往往廚師級彆越高,洗菜的水平反倒會成正比下降。
所以程凜這手洗菜功夫才尤其難能可貴,可見此人不隻徒有虛名,而是一位非常認真敬業的廚師。
黃豆泡發的差不多了,程凜也不讓傻徒弟幫手,親自將黃豆端到磨盤旁,右手抓住磨杆輕輕順時針推動,就在磨盤開始轉動的瞬間,左手抄起一把還帶著水漬的黃豆,對準了磨盤料孔後,左手微鬆,一粒粒黃豆便帶著水漬掉入了料孔。
“哦?”
包括周州在內的行家們都是看得眼前一亮,程凜不愧是靠這台磨盤成名的,一般人往料孔內放入穀物,都是一把把的放上去,甚至為了方便,直接堆料在上層磨片;可程凜卻是通過左手精細入微的控製,讓手中黃豆一粒粒墜落進去,硬是拉出了一條‘豆線’,其中一粒粒黃豆上下有序,外麵還隱隱罩了一層水膜。
同時右手控製磨盤的轉動速度,穩穩轉了幾圈下來,乳白色的都漿就已從上下磨片的縫隙間滲流出來。
“好厲害啊,如果單論這磨豆漿的本事,我不如此人!”
崔正山看得雙眼微微眯起,他這輩子除了師傅和周州外就沒服氣過任何廚師,就算是八大菜係中的名廚大師傅,他都有信心用幾個月的時間做出這些人仗以成名的拿手菜,甚至還能有所超越!
出師以來他可謂是橫行天下勤行,看上哪個菜係了,就琢磨個半年一年的,然後就成了該菜係的名廚,也就是在周州手上輸過一次,可是又有什麼關係?他和周州間的比試隻不過是天才間的友好交流,輸贏又有什麼關係?
至於什麼勤行兵器譜、什麼三十六友,崔正山向來是嗤之以鼻,不過就是百味生那老家夥吹出來的而已,根本當不得真!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僅僅隻是排名在兵器譜三十六名的程凜居然有這樣的手段。
程凜這磨豆漿的手法看著簡單,其實可太難了。
磨豆要添水這誰都知道,通常都是一把豆子放進了料孔,然後一點點添水,生怕多了或者少了,可這樣一來就是水在豆後,無論水量控製的有多好,都難免一個‘添加’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影響豆漿味道的主要原因。
程凜這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隨手向盆中一抓,水和豆的量就已經配比完成,然後拉豆成線,以近乎完美的節奏讓一粒粒還帶著水膜的黃豆落入料孔,再配合上爐火純青的推磨手法,就能得到近乎完美的豆漿!,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