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是李海沒有想到的,上級著急讓他加入參演海上編隊,是急需一條跑得快的船。
53號艦能跑36節,比052d快了幾節。
如果讓動力係統超負荷運轉,53號艦跑個38節也不是不可能!
李海這邊掉頭往安達曼海趕,那邊,兩國聯合反恐演訓已經開始拉開帷幕了。到了夜裡,53號艦剛剛進入安達曼海,又一道命令到了。
“命你艦務必在十二個小時之內趕到馬爾代夫東北海域阻敵增援!”
與命令同時到的是一份敵情通報——不適號航母打擊群正在自西向東航行,經過研判分析,認為該打擊群的目的地是孟加拉灣南部海域,有威脅兩國聯合反恐演訓的可能。
航海長宋建明立即在海圖上畫出幾條航行路線,隨即指著其中一條,彙報導,“艦長,航向110度,經漢班托塔東側海域,再轉向270度,十三個小時到達指定海域。這是最近的航線了。”
李海看著幾條航線凝眉思索。
宋建明畫出的這條航線是距離最短的,但即便如此,依然無法在上級規定的時間內趕到指定海域。
差一個小時,差四十五公裡。
“我很懷疑製定命令的參謀知不知道我們的具體位置,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宋建明把畫筆拿在手裡,無意識地把玩著。
常海洲說,“他們當然知道我們在哪。我看,上級這也是無奈之舉。”
沉默中的李海忽然指著保克海峽說,“走這條路,看看距離。”
宋建明定睛一看,搖頭說,“此路不通。保克海峽最大水深僅七米,大多是四五米的水深,那裡不適合通行數千噸的艦艇,從來沒有人走保克海峽。”
“我們對那裡的水文情況不了解。”常海洲補充說道。
最大水深七米,不代表處處都是七米。這樣的水深能不能形成一條航道都是個疑問,在不了解水文的情況下,在這種海域航行和找死差不多。
53號艦設計吃水3米,經過幾輪改裝後,噸位上來了,吃水數據也上來了,最新數據是8米,足足增加了五十公分。
彆小看這五十公分,有時候就差那麼幾十公分,一些地方過不去就是過不去。
很快,作戰參謀就把保克海峽的資料調了過來,李海能夠在艦長作戰終端的顯示屏上看到。
果然,關於保克海峽的水文資料很少,原因很簡單,那裡臨近他國領海線,水深不適合中大型艦艇通行,戰時會受到他國陸基火力的威脅,因此,保克海峽不具備軍事價值。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掌握了少量關於保克海峽的資料。
不過很顯然,就呈現出來的資料顯示,除非53號艦能把吃水控製在4米之內,否則根本無法通過保克海峽。
李海在衡量。
既然宋建明不動手,他就自己動手計算經保克海峽的航程。
見狀,宋建明意識到自己有些懈怠了,指揮員指令他做事,不一定要提不同意見,但必須立即落實指令。他目光略帶求助地看向常海洲,常海洲示意他不必緊張,李艦長是個肚子能撐船的人,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