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珩早已將圖紙自腰間取出,置於桌案之上道:“淩菲亦覺葛薩與多多相遇之處有不妥之處?”
喬淩菲點頭,將那圖紙撥至麵前道:“我猜測多多遭禍,當是與那私錢案有關。”
堂內眾人聞言皆是不解,看向喬淩飛。
喬淩菲仔細端詳那所畫路線圖道:“自這圖紙路線看來並無異常,隻是多多口中所說那‘陰糧’,若是所猜不錯當是指銀兩。”
李珩不解看向堂內眾人問道道:“銀兩?”
林笑愚方才將前番程檀睿醒轉之事告知於李珩。
李珩聞言亦是皺眉:“可這若是鑄私錢當是以銅錢為主,自古鮮有聽聞私鑄銀兩一說。”
喬淩菲自是知曉此事,這白銀在唐朝,金貴不假,但確實並非法定貨幣。拜唐朝落後的開采技術和工商業發展程度所賜。每年唐朝的白銀開采量,最多隻有一點五萬兩,屬於絕對的貴金屬,根本無法作為普通貨幣來流通。所以唐朝人用白銀,基本都是用來鑄造各種收藏品,用於官場禮物饋贈。
但也並非所有的銀兩都不可用作交易,隻有一種情況例外會將白銀當錢收——在與外國商旅進行貿易往來時,偶有以白銀來支付貨款。也正因如此,即便於盛唐年間,邊關地區打劫外國商旅的惡性案件便也是不少。
除此之外自唐朝初年起,絲織品,這個中國古代標準的硬通貨,就是合法流通的貨幣。唐朝法律也有明文規定:單宗十貫以上的交易,就得用絹帛來支付。一匹絹帛大約相當於500文銅錢。
除過這絹帛及銅錢之外,另外可於坊間流通交易的便是這黃金,若是有大額的交易,出門帶那麼十來貫的銅錢,那指定是提不上褲子的,那當真是重!故而這大額的交易便以朝廷所鑄金鋌及金餅為交易貨幣。
再者便是利人市中偶有私下流通貨幣,譬如前番李珩與那鬼市掌老所交易用噘噠銀幣,噘噠銀幣乃是白匈奴仿薩珊貨幣製成,因這噘噠帝國,已然於數百年前湮滅,故而這銀幣便是有特殊的意義,方才可與那掌老做筆交易,自然也隻是局限於那鬼市當中。
可是當真提及這銀兩,也並不是沒有作為貨幣,官鑄銀鋌,亦是有之,隻是一來用作貯存,二來則是用來記載折算賦稅之用。若是當真鑄私銀,這罪,可遠比私錢大的多。
喬淩菲複又將那圖紙仔細查看一番,以手指將葛薩洛拔與程檀睿相遇之處至鐺斧行至金銀行之間距離做了丈量,見此處至凡器行及鐺斧行、金銀行之間距離幾乎相等。
而後喬淩菲又指向一處位置抬頭看向李珩問道:“此處為何不做標記?”
李珩自喬淩菲手中接過紙張,看向喬淩菲所指之處說道:“此處乃是平準署,因是官衙,故而並未標注。”言罷,李珩驀地抬起頭看向喬淩菲低聲問道:“淩菲莫非是指這......”
堂內眾人聞言,登時明白李珩所指,隨即亦是一驚看向喬淩菲。
喬淩菲擺擺手道:“無他,隻是隨口問問罷了,眼下是全無線索,隻是多考慮幾分罷了,誒?這平準署是何衙門?”
李珩直起身,將那圖紙陳與桌案之上,負手道:“平準令掌供官市易之事,丞為之貳。凡百司不在之物,則以時出貨,其沒官物者,亦如之。”
李珩又指向那平準署不遠處道:“此處乃是西市署,兩京諸市署……掌財貨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偽輕重。市肆皆建標築土為候。禁榷固及參市自殖者。”
喬淩菲聽李珩這一番介紹,等同於白聽隨即看向李珩道:“說人話。”
李珩聞言一愣,又看向堂內眾人。
堂內眾人皆是憋笑不止,隨後林笑愚道:“這西市署及平準署,二署同掌這利人市當中交易,若是由這二署簽令,則交易可成。”
喬淩菲聞言捏起下巴看向堂內眾人道:“也就是說,若是這二署同意的話,這利人市當中的交易,即便非法,亦是可行?”
林笑愚道:“這二署分屬不同府司管轄,二署並不互通,這西市署掌工事,評物價,踱時辰,準物質,司常日交易,而這平準署,便是掌管官府棄用,罰沒之物,均由平準署處置。”
喬淩菲聞言點頭不語,又看向林笑愚問道:“這二署分由不同府司所隸?”
林笑愚點頭道:“二署雖是均由太府寺所隸,卻分屬不同府司。”
這堂內眾人聽聞喬淩菲這一番問話,心內皆是一緊。
大唐以戶部司財務政令,而太府掌管倉儲出納,太府的出納,是根據戶部所行的文書執行,戶部又憑太府寺的申報審核其開支實數,以互相製約。
猶恐彆有弊端,又加防範措施,一是特派禦史監臨出納,二是特派大臣行使出納權,稱為太府出納使,並委判官擔任事務性工作,往往侵奪太府本官之權。
這太府寺乃是大唐至關重要的財務管理機構,負責的財務收支,各項賦稅物資管理以及各種貢物的保管,若是這私錢一案當真牽扯至這太府寺,怕是這幕後可不是一隻蒼蠅那麼簡單了。
故而堂內眾人皆是一身冷汗,而喬淩菲卻並不在意這幕後之人有多大權勢,隻是微微蹙眉看向眾人問道:“眼下這太府出納使為何人?”
李珩道:“須得行書政事堂,這太府出納使,乃是由聖人親任,尋常官吏怕是難以知曉。”
喬淩菲雙手抱胸,踱步道:“尋常官吏不得而知,可這平準署及西市署,定會知曉。明日便往那二署走一遭。”,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