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二人未至中軍帳時,便見一身著戎裝,年輕將領向二人迎來,那人一雙虎目透著笑意,瘦削的臉上滿是胡須,卻也擋不住那人的英氣及俊朗,那人幾步趕至狄仁傑麵前行禮道:“末將王孝傑拜見狄閣老。”
狄仁傑急忙回禮道:“將軍辛苦。”
王孝傑抬起身看向狄仁傑身側羅敬昀,複又轉目看向狄仁傑道:“想必,這位便是千牛衛折衝督衛羅敬昀,羅都尉了吧。”
羅敬昀回禮道:“敬昀見過將軍。”
王孝傑急忙上前一步將羅敬昀雙臂攙起說道:“羅都尉折殺末將了。”
羅敬昀則是回道:“王將軍為我大唐護佑疆土,受之無愧。”
狄仁傑看向二人笑道:“你二人莫要謙虛,皆為黎民蒼生爾。”
三人相視一笑,王孝傑隨即伸手道:“閣老,羅都尉,帳內一敘。”
狄仁傑點頭隨即向中軍帳內行去,羅敬昀及王孝傑二人隨後一同入帳。
王孝傑入帳之後緊趕幾步行至主位旁道:“閣老請上座。”
狄仁傑推辭道:“你我相識數載,何談主賓,隨意便可,再者,這軍營之中,當是屬將軍為尊,便無需推脫了。”
眾人坐定之後,王孝傑隨即喚衛兵取來酒水,欲暢飲一番。
狄仁傑看向王孝傑道:“王將軍於吐蕃十數載,如今得以無恙歸朝,乃是蒼天護佑我大唐。”
王孝傑麵色沉了幾分道:“閣老,說來慚愧,當年高宗命中書令李敬玄兼鄯州都督,代劉仁軌鎮洮河,又於關內、河東募兵擊吐蕃。時年九月,我大唐軍與吐蕃大將論欽陵戰於青海大非川,不料遭奸賊出賣,將我軍行軍圖紙暗中投送吐蕃,再那李敬玄逗撓不前,致使我軍孤軍深入遭困,”言及此處,王孝傑雙手握拳,砸向桌案繼續道:“而那李敬玄卻是狼狽而逃,退至承風嶺,挖壕溝防禦。得偏將黑齒常之率死士夜襲吐蕃軍,導致吐蕃退軍,李敬玄這才得以返回鄯州,後來又在湟川被吐蕃擊敗。至我大唐軍士全軍覆沒。”
狄仁傑聞言驚道:“竟有此事?”
王孝傑驚道:“怎的?閣老竟不知此事?”
狄仁傑起身踱步道:“當年大非川一戰之時,懷英司侍禦史,得黑齒常之報那李敬玄按兵不動,不於支援,隨即上疏彈劾,先帝聽聞,龍顏大怒,任命黑齒常之為左武衛將軍,將李敬玄擒回,欲斬首抄家,卻遭當今聖人極力阻攔,這才將其貶為衡州刺史。並未聽聞當中細作一事。”
王孝傑亦是起身道:“怎會如此!彼時孝節托偏將黑齒常之將這各種因由一並報呈先帝。”
狄仁傑聞言皺眉道:“孝節可是親自托付此事?”
王孝傑道:“並未,彼時我大軍遭困,孝節遂遣教練使崔玄英,趁夜殺出突圍,將手信傳於黑齒常之。”
狄仁傑急忙問道:“那崔玄英如今何在?”
王孝傑聞言隨即喚來衛士道:“教練使可在營中?”
那衛士拱手回禮道:“回將軍,三日之前,大軍未至洛陽便已離營。”
王孝傑拍案道:“為何離營?”
那衛士回道:“屬下不知,隻是聽聞崔教練使言及往長安城中拜訪故友。”
王孝傑又道:“隻身離營?”
“回將軍,有二人於行軍營外通傳,崔教練使方才離營。”
“教練使離營之時何人值守?喚來!”
“是。”
狄仁傑看王孝傑一臉怒意,心內亦是對眼前這位將軍充滿了悲憫之情隨即道:“將軍於吐蕃十數載,辛苦了。”
王孝傑聞言苦笑道:“身為大唐將領這算不得什麼。”
羅敬昀看向王孝傑道:“不知王將軍如何逃離吐蕃?”
王孝傑忽的笑道:“哎,提及此事,倒是令人哭笑不得,孝節自遭俘之後便隨吐蕃兵士折返吐蕃,吐蕃讚普赤都鬆讚看見孝傑相貌與其父相似而厚加敬禮,故而這數十載於吐蕃也倒是不怎麼辛苦,隻是思鄉情切,方才向那赤都鬆讚請書,準許孝節歸唐。”
這一番言語著實令帳內眾人哭笑不得,想不到這王孝傑將軍竟是因為長相,才得以免死歸唐。若是喬淩菲在場,肯定得吐槽一句,靠臉吃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長得像人家爹了。
片刻之後,帳外行入二人,一人便是方才出帳的衛士,向王孝傑行禮道:“將軍,這便是那日值守衛士。”
王孝傑隨即問道:“將那日崔教練使離營之事細細道來。”
那衛士隨即向前一步拱手行禮道:“回將軍,三日前我大軍行至洛陽城南三百裡處時,將軍下令駐營休整。當夜便有二人驅馬行至營外,於末將道,與崔教練使為故交,邀崔教練使往長安城中一敘。”那衛士回憶當夜情節,事無巨細悉數報於王孝傑。
王孝傑聞言道:“崔教練使可曾提及那二人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