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陵方麵關於對即將來襲的荊州軍究竟是戰是降一事尚且還爭執不下。
但隨著太守蒯祺打定主意過後。
他便開始著手征召兵勇往前線屯駐。
以拱衛房陵周全,抵禦荊州軍的征討。
另一麵也立即修書差人分彆送往庸、西城以及樊城請援。
安頓好諸事過後。
他方才放下心來!
從荊州進入東三郡的通道,唯有過臨沮、麥城的山道稍微適合大軍通行。
除此之外,四周儘數是深山老林。
走馬嶺。
乃是臨沮已北的一處山嶺,左右兩側皆是崇山峻嶺,四周地勢險要,乃是橫亙在山間所建造的一處營地。
也是房陵郡的屏障所在。
此刻,房陵兵勇便聚集於這一線防範敵軍來襲。
多日過後。
隨著蒯祺拒絕歸順劉備的回信傳回宜都過後。
郡守孟達立即與趙統相見。
“趙小將軍,看來果不出你所料,房陵太守蒯祺拒不歸降。”
孟達先行出言,說著前因後果道。
“好,孟太守,既然對方執意負隅頑抗,那我等也不必在顧及諸葛軍師的顏麵,你我分彆按原定計劃行動。”
聽罷,趙統也迅速做出決斷道。
對於蒯祺拒不投降一事,他早有所料,之所以讓孟達修書一封勸降,除了有迷惑的用意外,便也算是給諸葛亮一個交待。
畢竟,此人終究是諸葛亮的大姐夫。
不宣而戰!
也頗為不近人情了!
既然現在他頑固不冥。
那自己自然也不用顧及什麼了。
“趙小將軍,你那邊都安排妥當否?”
“一切就緒!”
“各部士卒已經提前落位,孟太守提兵佯攻走馬嶺,為小將吸引注意就好。”
“那好,既然小將軍已有部署,那我也就不在擔憂了。”
隨著二人快速達成共識過後。
趙統隨即也領著參軍馬謖、部將張嶷等部往深山趕赴。
一兩日後。
趙統趕赴到深山與馬忠、柳隱所部彙合過後。
馬忠、柳隱也相繼將近日來附近的戰報所彙報。
“啟稟將軍,據這連日來的消息所示,我軍目前隱藏於此處的位置並未受到房陵方麵的察覺。”
“他們隻是一股腦的征召兵勇輸送往走馬嶺屯駐。”
馬忠拱手鄭重彙報著。
“好!”
“看來計劃已經成功一大半了。”
“接下來就看麾下將士能否克服重重深山,奔襲到房陵郡城房縣城下了。”
一番話落。
趙統也向諸將傳達了最新指令。
那就是翻閱深山,開鑿道路。
繞過走馬嶺,奇襲房陵。
此令一傳下去後,諸士卒倒也並未有太多的抵觸情緒。
翻山越嶺,他們乾得太多了。
自從跟隨趙統征伐南中開始。
沒有哪一次不是翻閱崇山峻嶺的。
故而,號令傳達下去以後,軍中士卒似乎還開起了玩笑。
“又翻山啊。”
“啊哈哈,感覺在翻下去,都快趕猴子了。”
“翻山都翻出經驗了。”
總的來說,將士倒也沒有心生怨言。
這是來自於對趙統的信任。
雖然大多數兵士都知曉山勢險峻。
可他們也明白,自家將軍並不會無緣無故讓他們兵行險招去送死。
既然膽敢下達這樣的指令,那必然是有極大的把握。
一聲令下!
大軍開始行進。
而在另一麵。
早已集結起部眾的宜都郡守孟達也攜部大豎旗幟,浩浩蕩蕩地過麥城,臨沮等地,沿走馬嶺進發。
一路之,聲威震天。
他此番本就是佯攻走馬嶺,以吸引敵軍注意。
所以自然是有多高調就有多高調。
此消息也被房陵方麵所安插的探子所得知,並迅速予以回報。
首府房縣。
太守蒯祺也飛快得知了孟達來襲的消息。
隨即,他為了穩妥起見,還特意命自己那自詡謀略過人的表弟前往走馬嶺親自坐鎮。
並再度差人加急前往樊城請援。
隨著孟達所部的荊州軍抵足走馬嶺下,連續攻擊多日卻都沒突破此地。
有著蒯鵬的親自坐鎮,也將防線各處防守得固若金湯。
他自幼也時常向叔父蒯越請教兵法。
對於用兵之道也有著自己的一些獨特見解。
並且還掌控著有利地勢。
即便是孟達,一時也難以找到突破口。
而此時,蒯鵬一席戎裝,立在營壘之,揮著掌中的羽扇,麵露悠閒的眺望著空的晚霞。
勸說其兄蒯祺堅守房陵,拒絕投降劉備。
他心下也有些許屬於自己的心思。
“投降劉備?或許表兄得益於諸葛亮的推舉,仕途可能也不會終止。”
“可如我等蒯氏旁係,卻決計無絲毫的出頭之地。”
“若是此戰能夠防守住房陵,令荊州軍無法鯨吞東三郡,將必然是大功一件。”
“到那時,憑借叔父這條線,在曹丞相麾下仕途或許會暢通無阻。”
一時,蒯鵬緊緊盯凝著空,好似望眼欲穿,出神一般,心下也靜靜的思索著心理最為真實的想法。
而隨著孟達連日來的攻勢。
走馬嶺在蒯鵬的親自協防下,都還屹立不倒!
太守蒯祺聽聞此事後,也大喜過望。
遂也放下心來!
“看來拖到援軍前來,沒有何問題了。”
蒯祺也暗暗念叨一句。
隻不過。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當天夜裡。
一支支的部眾便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了首府房縣城下。
一部接著一部的沿著深山,借以火把的亮光往城下移動著。
古人由於營養不良的緣故,大多患有夜盲症。
而趙統穿越到這時代的幾載間。
自然也利用自己所熟知的治療改善夜盲症的法子予以在軍中實施。
由於先前他尚且還未獨當一麵。
便隻是將這法子講述給了自家父親趙雲。
趙雲聽罷過後,將信將疑,遂在白耳兵間先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