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秦誌國在報紙上看條一條消息,說中央批準溫州搞金融改革試點,將把溫州那裡銀行的存款利率上浮4.8個百分點,上浮後的年利率可達到他們最近跑過的很多家銀行,也是中央規定的基準存款利率,也不過才7果這樣的消息是真的,那把錢存到溫州的銀行裡,不知道要白白得到多少利息。
“終於沒白跑啊,小寶,你看你看年利率,二十六萬一年就是……就是三萬二千二百四十塊,”秦誌國興奮的揮舞著手中的計算器,“這是條大財的路子啊,嗬嗬,原來你說讓我們到處跑,就是為了這個,現在終於…知道不用跑,看報紙不就完了。”
“報紙的訊息都是真的麼?”秦唐莫名奇妙的說道。
這……這還有假?”秦唐這麼一說,秦誌國也皺眉了,想了想道,“要不寫封寫去證實一下,還是不要,寫信太慢,乾脆我去打個長途電話。”
秦誌國說風就是雨,說著立馬就要出招待所到外麵找公用電話去,卻被秦唐給攔住了:“小叔,我隻是隨便說說,真也好假也好,都與我們無關,我們不乾這事兒。”
不用求證秦唐也知道報紙上這條訊息是真的,前世的這時候也生過溫州金融改革試點這事兒,在平常人看來,這確實是一條“財”的路子,但對於秦唐來說,真的無關緊要,他是在等待金融改革試點的消息,但等的卻不是改革銀行利率這事兒。
有本事,有能耐,甚至能用前的眼光看待問題,就算秦唐是個六歲小孩,他都覺得不成問題,可要是不是用前的眼光看待問題,而是直接細節到把某件事情給“預測”出來,那才成了真正的千年老妖了。
所以秦誌國問秦唐這段時間往這些城市跑到底是想乾什麼,秦唐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隻能說跑一跑,逛一逛,從年前的《參考消息》上看出,今年國家勢必要大搞金融改革,而大搞金融改革後受到波動的當其衝便肯定是銀行業,銀行業有了波動,其他與銀行相關的附屬產業肯定會有波動,在這種“投機倒耙”盛行其道的時候,一旦與金融相關的行業有了波動,就像當初的糧布票一樣,肯定能從中找到“財致富”的機會。
乾這事兒?”秦誌國很不理解,“把這二十六萬塊錢存一年就能白白得到三萬二千二百四十塊的利息,三萬二千二百四十塊啊,一個普通工人不吃不喝也要三四十年才攢得到這麼多錢,不乾……這事兒?”
秦唐搖了搖頭道:“我覺得這事兒就是金融改革的前奏,接下來肯定還會有其他更重大的改革措施,不用急於一時,不要沉不住氣,現在有了動靜,是好事兒,我們應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