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含元殿設考場(1 / 2)

第576章 含元殿設考場

養心殿,

禦書房內,

正在書房內,回話的二人明顯愣了一下,他們二人來此就是聆聽聖訓的,不應該是陛下獨斷乾坤,怎麼會有此一問,

尤其是身後的儲年,本以為陛下會交代恩科開考的時間,南大人照辦就成,哪知道陛下竟然會反問一句,內裡怕是有彆的事啊。

儲年能想到的,作為武英殿大學士的南子顯,如何還聽不明白,神情微微一愣,身上的官服不自覺的抖了一下,發白的兩鬢還有著兩條發帶盤落,無不訴說內心的緊張。

“啟稟陛下,自京城大比之後,陛下頒布了恩旨,要開恩科,時間已經過去兩個月有餘,當初定下初考鄉試的時間就是四月初,

算一下時間已經到了,雖然四月京城事情不斷,但是趕考的學子陸續進入京城,登記在冊,不曾離開,眼看時間將近,如果再等下去,臣,也為趕考的學子考慮,盤纏不一定夠用,那時候就怕生亂,朝廷哪裡堵的住他們的嘴。”

南子顯想了想,還是把心中的憂慮說出來,畢竟是陛下欽點的主考官,全盤考慮還是應該在四月開考,要是在拖下去,因為盤纏不夠,學生聚集在一起鬨事就得不償失,至於京城發生的事,隻能充耳不聞了。

“哦,你是這樣想的,朕問你,今晚的朝會,你可聽說了。”

武皇並沒有說同意,或者不同意,又問了南子顯,今晚朝會上發生的事,右手上端著的茶碗,慢慢送與口中,品了一口雲霧茶,微眯著眼睛,讓人看不清麵目。

堂下的南大人,弓著腰,低著頭,僅用餘光瞄著陛下的動作,聖心難測,陛下到底何意。

上晚朝他確實聽說了,畢竟是陛下登基後頭一回,更是有人敲響了登聞鼓,京城的人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那言官嚴從真乃膽大包天,小心的回道,

“回陛下,臣略有耳聞。”

“可對恩科有影響?”

“愛卿說的不無道理,既然如此,大內東首,還有一處行宮,含元殿,全交給你,作為考試的場地,伱看著安排,這樣一來就夠用的了。”

“至於你們說的盤纏問題,朕已經責令內務府,從明日開始,凡是登基在冊的趕考士子,憑借考場簽字每人可到兵馬司衙門處領二兩銀子,作為在京生活的盤纏,也算是朝廷,朕給的恩賜,你們覺得呢。”

說完話,幽幽的眼睛飽含深意的望著殿內的二人,隻是二人躬身低頭,並沒有見到這一幕,禦書桌上的油燈,搖曳的火光,顯得有些暗淡。

儲年緊隨陛下的話音,謝了恩,更讓周世宏高看了一眼。

“是,陛下,臣定然嚴查手下官員,膽敢徇私枉法,為其作弊者,定然嚴懲不貸。”

可是武皇根本不在意一處行宮,要的就是恩科的順利,忽然想到洛雲侯那小子,雖然諸多的事纏身,話說回來,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癢,能者多勞,還要加加擔子。

“讓你用你就用,把這次恩科管好,更要對手下的官員嚴加審查,萬不能出現去年的事,膽敢在科舉上徇私舞弊,朕饒不了他。”

南子顯說的大義淩然,竟然把敲響登聞鼓之事說的無關緊要,讓身後的儲年心中一緊,南大人話說的太滿了。

南子顯和儲年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麵麵相覷,怎麼會這樣,這樣一來,彆說路的遠近,隻要是符合條件能考的,為了那二兩銀子,爬也爬過來了,南子顯遲疑不定,試探的說道,

“陛下仁慈,此舉是可以解決趕考士子盤纏問題,但是陛下,臣想說的,要是真的給他們盤纏,臣就怕今歲恩科的人數會激增,考場用地怕是不夠了,

曆年來的順天府鄉試的考生約有一千人餘人,來之前,臣看了登記的花名冊,今歲恩科的人數已然有兩千餘人,再給銀子做盤纏,臣怕人數還會大幅度增加,考場就怕不夠用了。”

“話說的好聽,但是朕不打算現在開考,京城的事還需要處理一番,各地進京的客軍擇日就到,還需要王子騰領軍南下之後再說,朕算了一下,應該在月底的時候,等大軍走後,再開考,”

“回陛下,臣覺得影響是有一些,要說有多大,以臣之見,可有可無,恩科,乃是眾多趕考之人的希望,都急切在考場施展才華,京城雖有流言蜚語,但是在臣的心中,科舉乃是第一位,其他的皆退後。”

“說的還成,儲年,你說呢!”

“陛下,那含元殿是陛下新修的行宮,如何能給臣安排,臣不敢接令。”

儲年的話說的圓滿,和南子顯一比,高下立判,武皇聽了也舒心,話好聽,說的也舒心,不愧是武英殿的才子,心思細膩,

“哼哼,還是你儲年說話好聽,朕愛聽。”

儲年聽到陛下所問,急忙拱手一拜,施了一禮,

“回陛下,臣覺得南大人所言極是,恩科難得,眾多趕考士子等的也心焦,遇上一些事,難免會有各種傳言,說沒有影響,臣覺得不一定,還有京城物價略高,趕考士子所帶的盤纏不一定夠用,拖得久了,勢必有些怨言,所以恩科開考時間,還需要陛下定奪,”

二人顯然有些詫異,沒想到陛下還要拖延,竟然拖到月底。

“謝陛下誇讚。”

聽了南子顯的回答,武皇笑了笑,還是他南子顯,爽快直性子,

武皇的一番話,嚇得大學士南子顯和儲年立刻跪下,讓陛下收回成命。

周世宏放下茶碗,繼續追問。

“這。”

看到陛下決絕的樣子,大學士南子顯知道陛下必然不會收回成命,此事是定了,想了一下,科舉各個環節的考官還有巡查的官員都已經定下,並且在京城已然到位,想來不會出什麼差錯,監考的內侍太監定的是內務府的王公公,這樣一來,考場內的用度也有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