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康樂縣令,宰相門生
大帳之前,火光閃動。
黃鈺立身拱手,誠懇言道:“下官,顯慶三年進士,彼時,左相為吏部考功郎。”
李絢頓時一驚,詫異的說道:“你是嶽翁的學生?為何?”
“為何如今隻是一名縣令?”黃鈺麵帶苦澀,搖搖頭,說道:“下官為人太直,不會轉彎,早年間曾得罪中書令李義府,貶為縣尉,後來左相歸朝,下官調任監察禦史,但又得罪右相許敬宗,再度被貶,好在有左相照顧,才能繼任縣令。”
李絢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李治即位以來,總共就那麼幾個奸臣,黃鈺能全給得罪,也是難得。
也怪不得李絢的嶽翁劉仁軌都保不下他,因為他得罪的不是彆人,而是武後。
很好,這個是自己人。
……
李絢親自伸手,撩開帳簾:“既然縣令是嶽翁的學生,那麼小侄便稱一聲叔父了,叔父裡麵請。”
“千牛衛會率領右衛鐵騎,駐守糧草和軍械運輸關卡之上,誰人放水,下獄便是。”
這些人有的地方縣衙,是普通的官吏和百姓;有的甚至還在軍中,向前觸角很深。
元氏掌權,依賴的無非三者,兵曹,戶曹和庫曹,三者一失,能用的隻有法曹,但法曹偏偏是長安來的。
黃鈺沉默了下來,然後終於開口道:“有人曾對下官說過,王爺行事太過謹慎,但如今從下官看來,王爺做事非是謹慎,而是周全,寧肯多做一些,也要保證周全。”
“有人適合勇猛精進,有人適合慮事周全,或許本王就是這樣的風格吧。”李絢搖搖頭,說道:“河州之事,元家雖然重要,但並不關鍵,關鍵還在於糧草,糧草的儲藏,轉運和安全都非常重要,隻要糧草及時到了,本王相信大軍絕對不會出事。”
李絢苦笑著點點頭,說道:“這一點,剛才,懷英兄可是沒說。”
“此事終究需要一個落點,王爺打算從何處著手?”黃鈺將手裡的公文重新遞回去,這東西想要發揮效力,可不是現在就可以的,還需要蓋印,還需要通過正式途徑下發給康樂縣。
黃鈺一臉詫異的接過,然後看著上麵的內容:令廣河,臨夏,永靖,康樂四縣,嚴查過往糧食,青鹽,皮毛,鐵器走私之事,另,所有大宗貨物一概許進不許出,但有違令,不管何人,即刻下獄。
黃鈺忍不住的搖頭,說道:“河州最大商行,是元彙商行,通行四方,有刺史府的手令,各縣未必敢為難?”
李絢強行拉黃鈺進了大帳,不過讓座的時候,黃鈺還是堅持坐在了下首。
“王爺這是要將依附在元家身上所有的觸角全部都清除啊!”黃鈺依舊語氣淩厲,他緩緩的點頭說道:“的確,人心難測,表麵上是心向朝廷的,但暗中,誰知道究竟是誰的人。”
黃鈺一句話,直接刺透了元氏如今的弱點。
李絢默然,動作停了下來,片刻之後,他才緩緩開口說道:“大理寺以法而行,但本王處理河州之事,卻不能儘法而行,需以戰事和糧草轉運為主,主次之分,必須明了。”
想要徹底清除他們外圍的觸角,沒有那麼容易。
李絢看向黃鈺,認真的說道:“叔父剛才說,整個河州元家的僅限於州城,夏河和臨夏兩縣,其他永靖,廣河,和政,康樂四縣,隻是遵刺史令行事,如今,本王以洮河道行軍副元帥,行軍副總管下令,嚴控糧械之路,如今不遵本王之令的,便不再是朝廷之臣,刺史之下,下獄便是。”
“河州刺史元明,其曾祖父在武德年間,曾任河州刺史,其族叔元昂,曾經在永徽年間任河州刺史,再早便是南北朝時期,數代以降,元家在河州根基深厚,僅次於渭州本堂。”黃鈺一番話緩緩道來,將元家的根基徹底剖析。
李絢心裡一動,下意識的說道:“河州法曹,莫非是大理寺之人?”
“王爺這是要……”黃鈺看著上麵的內容,皺著眉頭,說道:“王爺這是要切斷元家所有的商貨往來?”
“如今元家元明一房,雖然被族人牽累,但終究還是忠於朝廷多些,他們也是元家掌握最高實權的人,隻要按朝廷法令行事,自然不會有人對付他們,但他們的族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李絢將細竹毛筆放在一側。
不能因為外地的價錢高,就將河州百姓需要的東西,運出去,最後導致河州的物價更加高漲。
首級傳送前線葛軍,自然也少不了河州一份。
李絢接過公文,放在桌案上,拿起一旁張七娘的供詞,說道:“元刺史有兩個兒子,長子如今任廓州米川縣尉,次子如今二十四歲,三年科考不第,在長安時,本王還與之有過一麵,讀書人嘛,對朝廷,多是忠心的。”
“王爺明白便好。”黃鈺鬆了口氣,然後認真說道:“說起這元家之事,其實也是一樣,他們在河州動作,雖有手腳,但也不敢太過,否則朝中一旦察覺局麵不可控,那麼立刻就是雷霆手段,清除元家。
他的大網已經張開,剩下的,就是要看元家會如何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