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皇帝的手段,平衡的藝術
李絢走進艙房。
窗戶下,慧日和尚正在專心的看著一本書籍。
看那樣子並不像是佛經。
“大師!”李絢站的稍微遠一些,很有禮貌的停下腳步。
沒有隨意去探看。
“這是當年法顯大師書寫的《佛國記》。”慧日和尚平靜的將《佛國記》向前一推,看向李絢說道:“王爺應當知曉,師祖玄奘並非第一位成功前往天竺,然後又成功返回的中土僧人。”
“有過聽說,但不詳,還請大師細解。”李絢微微合十。
“南朝宋永初元年,也即兩百六十多年前,高僧法顯大師召集無竭法師、曇朗法師、僧猛法師等二十五人,從長安出發,西渡流沙河,過蔥嶺,越大雪山,過茫茫戈壁,抵達舍衛國,遇惡象,造獅救,遇犀牛,大鷲來,至恒河,求經典,最後在南印度搭船經由海道,回到了廣州。”
慧日和尚最後抬頭,看向李絢,認真說道:“出發二十五人,最後隻有五人幸存,其他人,或死或留天竺,最後隻有法顯大師,取海路單身回歸中土。”
一旦皇長孫出世,那麼他們這些人,剛剛冒出頭來的力量,立刻就會被打壓下去。
大唐,州為刺史,統管軍政為都督,王族親任刺史稱牧。
範履冰也沉沉的鬆了口氣,這是如今最好的消息。
看著這無比繁華的長安城,劉禕之忍不住輕聲歎道:“南昌王總算走了,不知道為何,每一次他回長安,長安總是少不了要有風波。”
雖然說如今兩百多年過去,當地的地形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但他依舊能從中獲得很多有用的東西。
如今崔知悌突然拜訪李絢,而李絢又一直和英王親近。
竇思泰是李旦的妻兄,名義上講,他們這些北門學士,大多聚攏在李旦的麾下,是李旦最得力的幕僚。
這一次所有事情,背後操作的人正是他。
這二位,一個盯上了法顯的古道,一個盯上昆侖山。
劉禕之和範履冰這個時候,卻緩緩的騎馬進入了長安城中。
如果細論起來,這個位置的重要,絕對不輸於任何一個六部侍郎。
但問題在於,所有的北門學士,全部都是寒門子弟,可偏偏竇氏,是當中最頂級的豪門氏族。
“另外,還有一件事,洛州長史崔知悌前日登門拜訪南昌王,”範履冰最後一句話,徹底將劉禕之的注意力轉過去了。
李顯任洛州刺史,便是洛州牧。
鄧紫陽平靜一笑,說道:“那麼王爺覺得在太古之時,中原,在什麼地方?”
所以他這一趟,抽空去昆侖山玩一玩可以,但主事,還是要在青海建立道觀,傳播道統。
劉禕之嘴角微微抽搐,但隨即就說道:“查就查吧,反正那件事情不是我做的。”
“不管如何,事情總算了結,雖然不如預期,但情況已經極好了。”劉禕之的神色一片平靜。
這是毫無疑問的。
範履冰微微點頭,然後淡漠的說道:“隻要你確定那兩個人真的徹底的消失無蹤了,那麼自然便不用擔心。”
這本應該是他們這些北門學士該拿到的東西,就是因為他們的失誤,最後這個位置落到了吏部考功員外郎竇思泰的手上。
不隻如此,洛州長史崔知悌是尚書左丞崔知溫的兄長,崔知悌靠近李顯,誰知道尚書左丞崔知溫是不是也在靠近李顯,那麼整個清河崔氏呢?
相王這邊剛剛拉攏了隴西竇氏,那邊英王就拉攏了清河崔氏。
“不,當然不是。”鄧紫陽趕緊擺手,然側身說道:“王爺需要貧道在哪裡修行,貧道便在哪裡修行。”
好在現在明崇儼去了敦煌,導致他們人手有了空缺,劉禕之這才再度被武後啟用。
從慧日和尚的房中離開,李絢轉身走進了鄧紫陽的艙房中。
因為在天陰教事件上的一個小小疏忽,劉禕之被李絢抓住了把柄,之後被武後狠狠一頓斥責,之後很是疏遠了一陣子。
劉禕之嘴角勉強的笑笑,最後說道:“無妨,竇郎中,也是我們自己人。”
劉禕之輕輕低頭,說道:“可惜,天後不讓動狄仁傑。”
李絢走出領鄧紫陽的房間,一時間不由得有些心累。
大抖拔穀,這個名字李絢並不陌生。
“洛州長史崔知悌,尚書左丞崔知溫兄長。”劉禕之呼吸徹底的沉重起來,
“如今的洛州牧,是英王殿下。”範履冰跟著又補了一刀,劉禕之拳頭瞬間緊握。
相比而言,伏俟城太偏遠,興海城又太靠近前線,隻有曲溝是各地商旅的必行之地,那裡才是最為繁華的地方。
“陛下也不讓。”範履冰冷眼盯著劉禕之。
“但是,太子妃年底就要生產了,萬一是位皇孫,皇長孫,我們又當如何?”範履冰忍不住的搖搖頭。
相王剛剛有所成型的勢力,立刻就被英王給徹底的平衡掉了。
慧日和尚輕輕笑笑,然後低頭拿過另外一本佛經,低聲誦讀了起來。
如今大唐甘涼道大軍,便被吐蕃人死死地堵在大抖拔穀西北,絲毫不得存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