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彭王,陛下有請(1 / 2)

第1330章 彭王,陛下有請

長安城西,金光門外。

初冬已冷,但人影紛紛。

黑駕馬車側畔,李絢看向姚崇說道:“今日禦史台諸事還好吧?”

“禦史台諸事順當,恐怕朝野百官就不好過了。”姚崇微微笑笑,言語間口風很緊。

這種情況當然不可能同時發生,所以到了那個時候,必然要有人讓一讓的,這個人……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從潘州到昌州,中間多水道和沼澤,如果沒有軍方的水車和竹排,想要走這條路何其困難。

那個時候,姚懿正好進京做六部尚書。

“那麼如今昌都歸誰管轄?”姚懿直直的盯著李絢。

若是再過五年,過十年,父子倆說不得可能要同時任宰相。

曲溝會更加的繁華。

“世叔這一次回長安,怕是時間待不久。”李絢今日出現在這裡,就是和姚崇一起來迎接姚懿回京。

李絢這才重新倒了一杯,說道:“昌州情況如何,燕國公接管還順利嗎,這一次真的讓叔父操心了。”

“哦,世叔請講。”李絢有些詫異。

然而就在姚崇剛剛下車之際,一個細長的聲音突然響起:“陛下口諭,宣侍禦史姚崇覲見。”

李絢,姚懿,姚崇三人同時拱手道:“臣蕃州刺史李絢,潘州刺史姚懿,侍禦史姚崇,參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羊同偏遠貧瘠,大唐對他們並沒有多少興趣,但蘇毗不同。

黑駕馬車緩緩的進入長安城,兩側兩百名黑甲騎兵護送。

姚懿更加清楚,這裡的一切看似混沌,但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朝中本身就想讓這裡一片混沌,然後通過這裡製衡李絢。

李絢立刻拱手道:“臣領旨。”

……

“還是麻煩世叔了。”李絢輕輕笑了。

“這些事情,叔父既然已經調任潘州刺史,就不必再操心昌州事了。”李絢搖搖頭,說道:“從蜀中到蕃州,依舊要經過潘州,隻不過從走潘州西北,改成了走潘州西南,逆金沙江,通天河而至昌都,再經昌都去邏些。”

對於鬆州都督,李絢並不熟悉,但是對於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李孝逸,李絢是再熟悉不過。

姚懿看著李絢,很直接的問道:“從今年開始,不知道什麼緣故,往來興海的商旅一下子少了將近一半,下官詢問過,其他的商旅明年有不少也不會再走興海,王爺可知是什麼原因?”

“多謝王爺了。”姚懿鬆了口氣,然後將熱茶一飲而儘。

李絢轉身看向遠處的視線儘頭,依稀已經有馬車出現。

姚崇如今雖然隻是從六品的侍禦史,但做滿五年,必然是六部郎中之位,甚至可能是中書舍人。

燕國公李謹行,雖然是行軍大將,但卻並不是一名合格的地方刺史。

“父親雖然在昌州多年,但終究從未前往前線,雖然過年回長安次數不多,但家人探望並非難事。”稍微停頓,姚崇搖搖頭,說道:“如今並非年節,父親陛見之後,怕是不日就要啟程潘州……是了,王爺要回彭州,不知何日啟程?”

但是若說這裡具體歸誰管,李絢說不清楚,姚懿同樣說不清楚。

甚至就連蘇毗騎兵,也是被調入蕃州駐守,大唐對這裡的控製很強。

“辛苦也算是有所成就,叔父這一次跨過刺史關卡,最晚十年之後,便是朝中一部尚書。”稍微停頓,李絢看向姚崇,搖搖頭,說道:“到那個時候,元之起碼是一部侍郎,說不得你們父子二人,要爭一爭那宰相之位了。”

姚懿雖然能力出眾,但相比於姚崇來講,來要差些。

他的上司也不再是李絢,而是鬆州都督和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叔父若是願意,那麼到時候,本王可以讓南將軍和叔父溝通,若是叔父還能勸說燕國公,那麼在通天河或柏海,開辟一條新路,也未嘗不可。”李絢側頭看著姚懿。

看到姚懿有些不明白,李絢更加深入的說道:“當年之所以會有這條商路,是因為絢在前線,如果單從昌州供應糧草,昌州供需緊張不說,稍有風險,便可能會有被人切斷後路的可能,故而本王直接打通了通往潘州的糧道。”

如此,昌州在黨項和蘇毗的影響會大幅下降。

姚崇在禦史台就要下車,而李絢還要在東宮方向,至於姚懿,他要出太極宮到大明宮。

攻下吐蕃之後,這裡基本都是大唐駐軍。

李絢低頭,不再開口。

“不知道。”李絢搖頭,說道:“昌都其實一直都不屬任何地方管轄,吐蕃未下時,昌都長史由張公兼任,所以昌州都督府有管轄之權,但如今昌都長史由右屯衛將軍南炬兼任,右屯衛在軍略上,依舊屬於邏些道行軍大總管麾下,但在地方治理上,卻不屬於蕃州都護府。”

中書舍人做五年,必然是九寺少卿和六部侍郎的位置。

而地方增加維修的費用,自然要攤在經過的商旅身上。

那裡看似歸李絢管,但昌都並不在邏些安撫使的管轄之內,但若說不歸他管,但偏偏右屯衛又在邏些道行軍總管府麾下。

姚懿接過熱茶,搖搖頭說道:“王爺何出此言,這本身就是下官的份內之職,王爺經常不在昌州,諸事本就是下官在做,下官負責交接也是當有之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