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章 天賜福德,近在眼前(1 / 2)

第1423章 天賜福德,近在眼前

有些枯瘦的手,直接彈開了槐木盒,裡麵的瓷瓶頓時就露了出來。

李治直接抓起瓷瓶,拇指向上一挑,瓷瓶的瓶塞立刻被挑了開來。

一股馨香之氣直接從瓷瓶之中衝出,直入李治口鼻。

李治整個人頓時就感到一陣舒適,一陣迷離,隨即,人一下子就清醒了過來。

下一刻,李治已經合上了瓶塞。

“這藥怎麼服?”李治抬頭平靜的盯著鐘道人,這藥明顯是有些效果的。

“彭王本來大家,本身就不好瞞的。”鐘道人躬身,說道:“不過以彭王的手段,調養福昌郡主不成問題。”

鐘道人眼底閃過一絲詫異,他能夠清晰的感受到皇帝對彭王的忌憚,想到這裡,鐘道人點點頭,說道:“那麼臣有一味含元丹,能夠補益元炁,服用之後,半個時辰內,福昌郡主就能夠醒過來,之後也不會有大的損傷。”

“臣領旨。”鐘道人沉沉躬身,雖然更大的希冀沒有了,但基本目的還是達成了。

“長久萬年。”李治有些好笑的搖搖頭,說道:“天下哪有長久萬年之人,亦沒有長久萬年之君,真人,你也一樣,福昌郡主現在情況如何,她若出了事情,恐怕彭王不會饒過伱的。”

李治抬頭,看向整個石殿,開口問道:“真人,這裡有什麼需要帶走的東西嗎?”

“爐鼎,藥物,藥典,還有兩個力士,其他的都無用。”稍微遲疑,鐘道人躬身道:“陛下,這裡是否可以考慮不用拆毀?”

“嗯!”李治臉上帶出一絲笑容,看的出來,鐘道人是真的沒有打開看過那封聖旨,但凡他看過那封聖旨,臉上就不會是那副表情。

站在中嶽廟前,看著眾人離開,潘師正有些好笑的搖搖頭。

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皇帝剛才神情,那一爐藥是練成了。

李治抬頭,看向鐘道人:“真人,你說過,是封禪之時服丹?”

李治輕歎一聲,說道:“這些事情,恐怕瞞不過彭王。”

鐘道人沉默了下來,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

李治微微一愣,看著鐘道人緩緩點頭,說道:“鐘卿之言,著實有理……不過,這座殿還是要拆掉的,上下左右內外,全部都要封死,然後在此基礎上,蓋東南西北五嶽諸殿,如此亦可安撫人心。”

倒春寒,倒命寒。

如果一個不小心,皇帝崩逝,那麼到時候彭王要報複,可就不一定就有人能夠護的住他了。

甚至可能還要早。

“封禪前十二個時辰內,每隔四顆服用一顆,恰好能夠在登上嵩山之前讓丹藥完全發揮,然後借助天下氣運分擔壓製反噬,如此,陛下便可以長久萬年。”鐘道人微微躬身。

嵩山中嶽廟前,李治將已經醒過來,揉著眼睛的霞兒遞給千牛衛,然後看向後山方向,輕聲說道:“將人安全送到彭王妃的手裡,告訴她,福昌郡主安然,宮中稍後會有賞賜賜下。”

“原來如此。”李治恍然了過來,隨後又看向霞兒,說道:“福昌郡主,還得一會才醒過來,那朕就多等一會。”

“三年以上,五年以下,足夠了。”李治輕歎一聲,仰頭上望。

不過現在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裡毀掉,讓在此基礎上,再該一座廟宇,這樣不僅能夠堵住彆人的嘴,也能徹底的讓彆人放下猜忌。

十二月初,彭王就會回京,雖然人心依舊動蕩,但以他的威望,足夠讓動蕩壓製到一定的程度之下。

“喏!”千牛衛立刻抱著霞兒,朝著後山方向,緩慢騎馬而去。

“確實如此。”鐘道人抬頭,看向皇帝,認真說道:“不過臣之法門,臣與潘師兄討論過數次,利用天下氣運,在封禪之時服用,便可壓製藥性反噬,從而助陛下度過難關。”

李治深吸了一口氣,目光抬起頭,落在丹鼎之後,霞兒的身上。

“嗯?”李治無比詫異的看向鐘道人,他沒有想到,鐘道人竟然會說出這麼幼稚的話。

丹成之後,自然便是服丹,但問題是,這味藥,服丹之後,真的能成嗎?

若是不能成,那麼恐怕皇家報複的後果……

“若是陛下成功服丹,成功度過服丹之劫,那麼隻要陛下安心調養,那麼五年之內是沒有問題的,但是……”

李治抬起頭,目光看向鐘道人,直接開口:“真人,你應該知道,朕的身體不好,萬一熬不到封禪之時……”

“就如此吧,算是朕對不起彭王。”李治長歎一聲,目光微側,但他冷漠的聲音也在同一時間響起:“真人,那封聖旨呢?”

“告辭。”劉瑾瑜點頭,然後帶著裴詩彤,裴詩倩,還有幾個孩子,一起坐上馬車,然後緩緩離開嵩山。

“燒了。”鐘道人下意識的看向爐鼎底部,搖搖頭,說道:“已經燒的什麼都看不見了。”

“駕!”馬車緩緩的朝著山下駛去,最後徹底的消失在潘師正的視線當中。

李治走到了霞兒身側坐下,看著迷糊睡過去的福昌郡主,李治寵溺的笑了笑,隨後又看向鐘道人,說道:“鐘卿,朕想知道,如果朕成功服丹,能夠承命多久?”

李治有些感慨的搖搖頭,隨即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在這裡,比在外麵要讓人好受許多。”

皇帝花費了那麼大的力氣,耗費兩年時間,才煉製了這麼一爐丹,如果沒有好的效果,皇帝是不會答應的。

鐘道人稍微停頓,然後微微搖頭,道:“陛下負天下之望,每日勞心勞力,哪怕再調養,恐怕也難到五年。”

“好了,這裡的後續,朕會讓人處理的。”李治順手合上了蓋子,一時間,呼吸之間的氣味迅速的消散。

李治必須承認,他的確有個地方疏忽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