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章 韓國新鄭(2 / 2)

望著窗外的風景,鄭國內心深處湧起了強烈的思念故土、故鄉親人、以及對舊日國主的愧對之情。

-----------------

潁川郡新鄭。

舊韓庶民多有穿著破爛補丁組好的衣服,青壯大多都被招募加入秦國的軍隊,繼續對外征戰開拔。

大街上滿是蕭條,戰爭破壞了一切。

商人原本四處做買賣,如今大都跑到鄉野之地,憑借攀附權貴,置辦田產,居住在山野裡避免戰火侵襲。

剩下的就隻有一些被秦國官軍嚴格看管的貴族,以及跑去哪裡都很難活下去,不如留在新鄭的老弱病殘。

這就是如今的新鄭,一片淒哀的狀況。

因為不久前,新鄭接連發生了兩次暴亂。秦軍又殺死了不少世代居住在韓國都城的子民。

他們的屍體頭顱到現在都被高高地懸掛在城門口,雙目圓睜,任憑風吹日曬羽淋,始終被懸掛在城牆牆頭上,他們以此來對其餘亂黨謀逆之徒做出威懾。

戰國末秦初,每個人內心深處,多多少少都覆蓋著有關於國與家的仇恨陰影。

失去了兒子的母親,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她們並不會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她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的兒子和丈夫隻要歸順秦國,就能夠幸免於難。

與之相反,她們內心深處是支持韓國複興,她們和他們家裡男丁一樣,都怨恨痛恨秦國,認為現在發生的一切都是因為秦王政的野心還有野蠻的秦軍。

他們渴望和平,卻又抗拒秦國一統天下的進程。

這和嬴政以為的隻要把他們納入秦國,就可以結束戰爭,到時候把韓國庶民也納入秦國軍功爵製體係下,和他們成為利益共同體的想法完全相悖。

事實上,舊韓百姓在暴亂發生之後,對秦國的怨怒與日俱增。

這就是扶蘇了解到的情況。

所以很多時候,治理天下比簡單粗暴的征伐要困難的多。

這時候,還幻想著靠鼓吹仁政來鞏固統治是不可行的,關鍵還是需要因勢利導。

給他們新的利益,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扶蘇坐在馬車上,望著臨近新鄭一路上無人修葺的斷壁殘垣,荒草在孤墳之上長得和人的膝蓋一樣高,壞掉的籬笆和牆垣倒在一塊,雨水衝刷了無數次,早就將原貌給破壞殆儘,一起爛在新泥之中。

新鄭城中,彌漫著血腥鎮壓之後的惶惶不安。無論是兵力相對來說較寡的秦國駐守將士,還是新鄭原先的百姓,前者十分緊張焦躁不安,生怕一個不留神就有攜帶兵器的暴民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

這些駐守在外的將士們都戰戰兢兢的。

至於後者,對新鄭原先的百姓來說,秦國人就是不速之客。即便他們遭受韓國君王乃至貴族的壓迫,可是大多數人心底裡還是認同這片土地屬於韓國貴族,而不是野蠻的秦國人。

當看到秦國的甲士,路上的韓國百姓都是低著頭,將身子蜷縮起來,躬身匍匐通過。

駐守此地的大將騰和新鄭縣吏都已經把隨行軍隊的進城的道路清理完畢,將這條街道上所有的人都給攆走,甚至在險要處設置了拒馬樁,但是扶蘇依舊能夠透過居民房子的空隙,和拒馬樁後的韓國百姓。

秦國的士兵和韓國百姓明顯是處在一種敵對狀態,韓國人對自己的仇視,也可以從他們憤恨的眼神中看出來。

扶蘇混在護衛隊裡,站在戰車上,大眾的目光都落在前方的轀輬車上。

前來迎接的秦吏隻能和蒙恬等護衛將領通話,轀輬車邊上始終被圍的水泄不通。

騰遠遠就看到扶蘇站在戰車上,全副武裝戴著盔甲。

他有點驚訝,但是裝作什麼都沒看到,隻是和蒙恬配合把人一股腦全部接進了驛館。

驛館居所也是被精心設計過的,照樣用的是以假亂真的手法。對豪華寬大的房室,重兵守衛,身邊其他的房間則都布置了相同數量的衛兵把守。

看到這一行過來,這些人這麼煞費心機地保護自己,扶蘇就知道,“看來這些舊韓餘孽舊勢力非常頑強,把你們折騰的不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