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一個建議引發的沉默(求打賞月票!)(1 / 2)

“那就按照太子所言,由太子和爾等一起率兵駐守鎮壓潁川、南郡、南陽郡、三川郡等。寡人隻給你們十萬兵馬。”

嬴政寬袖說著。

眾將士再也沒有什麼人反對,反正這次由太子主事,他們的爵位和事情的成敗,都在太子的決斷裡。

隻是眾將多有沉寂不語,又有的人道唯應和嬴政時速度有些遲緩。

沒有仗打,秦國的諸多軍功大臣第一個不答應。

扶蘇看今日倒是個好時機,就想把之前積攢下來的事情和問題一並處理了。

“君父,兒臣還有個奏請,請君父恩準。”

“奏。”嬴政今兒開心啊。

平定天下的戰事被縮短成了兩年,他現在已經決定,要廣發詔命把命令傳到各個郡縣,讓他們釋放士兵還家,同時利用好那些徒隸,給寡人生產更多的糧草,製備更多的甲胄、戰車。

“君父,兒臣上次前去新鄭時了解到不少情況。我秦國國中,雖然有很多將士前去戰場,可是在已經被攻占的地方,一直都有多股大大小小的軍隊,他們負責戍衛各郡縣。”

“他們長久在外戍邊,雖然不至於風餐露宿,可是卻失去了立下戰功的機會。而且他們還要辛苦巡邏,當地方發生異動時,他們是君父在外唯一的助力。”

“所以兒臣想請求君父,給予這些在外戍邊的將士們,都給予一定的賞賜。這樣做,那些在外戍邊的將士們就會知道,大王從來都沒忘記過他們。”

當扶蘇提出這樣的建議,朝中群臣的臉色卻迥異起來。

像王綰這樣法家、儒家都有涉獵的老臣,他們對扶蘇是表示非常欣賞。太子是真的知道怎麼安撫民眾。

像從底層晉升起來的將官們,他們一個個麵麵相覷,當習慣了這無情的世界,一切的吃穿用度、地位富貴,全部都隻能靠雙手賺取,統治者從來都不會憐憫下眾。忽然太子這樣的人冒出來,這些人覺得彆扭的同時,一個個自然心窩子裡熱騰騰的。

另外就是此次確定了要隨軍出征的將軍們,他們聽到太子這麼說,一個個都對扶蘇投去感激佩服的目光。

尤其是任囂,他非常震驚。‘太子真是個可怕的人啊。我明明一句話都沒說,太子居然知道了我心裡在想什麼。這戍守的差事,從來都是扔給不被重用的人去乾。一旦被扔去邊邊角角,一守就是三五年。’

‘大王又不讓這些將軍、士兵在外另娶妻,更不準生子,這可就太為難他們了。’

任囂本來覺得太子長得年輕,儒雅瀟灑,現在聽了太子這麼一番話,他感覺到扶蘇的可怕之處,心裡自然而然對太子多了幾分敬重。

再有就是李信、蒙恬這樣的將軍,他們都是朝中大臣的後代,家境相對優渥,更都讀過書,父母師傅教導他們明白大義為何。當聽到太子這麼說,他們也是都心裡咯噔一下。

太子這個人,確實與眾不同。

很多時候,仁義是喊出來的。那些一天到晚就喜歡壓迫欺辱他人的人,最喜歡把自己是好人掛在嘴上。而評價一個人仁義,也往往都是虛偽恭維之詞。

但是當真的有人踐行做到了仁義,他們反而不知道該用何等的言辭才能形容扶蘇,評價扶蘇的做法。

他們都變得沉默,隻是靜靜地望著扶蘇。

隻是,這時候馮去疾、李斯、趙高,一眾秦國高官們卻麵色冷淡。

他們都皺著眉,不斷地捋著胡須,一個個也沒說出什麼話來。

這可不是王宮殿宇,這是秦國的朝堂。扶蘇身邊的人不再是一群生活相對安穩,沒有見識過世界殘酷黑暗一麵的人。

在扶蘇身邊坐著的這些高官們,他們奉的是法家而不是儒家。

扶蘇是出了名的親民,其實他並沒有得到當今秦國法吏高官集團們的認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