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於越的內心獨白,誰人又願意去聽呢。
李斯他的目的是為了站在高位。
真理就掌握在這些人手中,可是現實是如此的殘酷。
人們隻服從於有權勢的人,而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德行而被改變。
想把真相講出來的人位置卑下,說了大家也不願意聽從。
而那些位高權重的人,他們手中掌握著真理,卻不願意告訴世人。如果有人想要把真理說出去,他們就會打擊他,讓他消失。
實在是可惡至極!
李斯看淳於越這個樣子,他覺得自己和淳於越,就像是兩個完全相反的人。
淳於越總是站在他的對岸,固執地堅持一些早就被自己不屑丟棄的東西。
而他自己則通過不斷地丟棄,讓自己站得越來越高。
望著淳於越,李斯陷入沉默,他給不出答案。
韓非為了他的國家,可以拋棄生命,和整個秦國的人對抗。
淳於越為了他心中的正義和真理,甘心被人誤解,甘心長久地處於低下的位置。
那麼我呢?
李斯來時威風凜凜,走的時候天上下著大霧,鹹陽城中一片水汽朦朦。
他被仆從攙扶鑽進自己的轀輬車裡,心中暗想,其實眾生在高高在上的天神和造物主看來,都是螻蟻罷了。
他們把我們丟棄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打算讓我們有逃離這裡的一天。
倘若我不拋棄道德,那麼我就是被人踩在腳底下的那個。
沒有權勢,說句話人家都不聽;走到哪,不是欺負其他人,就是被其他人欺負。
沒有金錢,彆人在冬天可以穿皮裘避寒,用炭火過冬;自己隻能穿著用蘆花和柳絮填塞在單衣裡的棉衣禦寒。
既然眾生都是螻蟻,何不去做那隻能夠發號施令的螻蟻,為什麼要甘心被其他人指揮呢。
縱使淳於越知道道,知道真理,可是他一不能發揚真理,二不能讓自己謀取高位。又有什麼用?
自己也知道道,知道自己逃不出這個世界。但是自己要比淳於越聰明多了啊,在自己有限的時間裡,把握那為數不多的機會,讓自己的才華能夠施展。
在曆史的長河裡留下自己的名字,日後後人記住的,隻會是他李斯,而不是他淳於越。
馬車搖搖晃晃,開向鹹陽宮的方向。
李斯安然地閉上了雙目。
命數天定?他不相信。
-----------------
一場秋雨一場寒啊。
伴隨著一股股寒氣的侵襲,冬日降臨了。
太陽的光芒變成了白色,街道巷子裡到處吹著寒風。
秦國再次征兵已經到了尾聲。
大街小巷裡的行人變少了,多的是老弱婦孺。
一場好戰即將開演,至少這個時候,鹹陽百姓都對李信十分看好,不把楚國當回事。
整個鹹陽城的人都在議論李信的神勇,說李信會成為秦國曆史上年紀最輕的徹侯。
而楚王那邊也傳出來消息,楚王三次派人去請項燕,項燕終於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