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勝聽著這番話,腮幫子微微抽動。
說實話,當齊王說這些話的時候,後勝其實挺害怕的。因為他感覺齊王建這會兒不像個昏君了,倒像是個明白大道理的世外高人。
瞧他已經年上七十,可是頭發仍舊還有一半是黑發,牙齒也還都在。
齊王建這麼一說,後勝自然感覺脊背處涼颼颼地。
-----------------
另一邊,姚廣等人回到驛館裡。
灌夫忍不住對姚廣誇讚。
“大夫不愧是我們朝中赫赫有名的姚上卿的兒子啊,大夫您今日實在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和人談判國事,是這麼個談判法。”
姚廣自然心花怒放,一邊擺弄著自己的頭發和衣襟,一邊推讓道,“不足一提,不足一提。”
灌夫好奇,“隻是您怎麼就料到,齊國的使臣根本就不會承認他們做了的事情呢?”
姚廣卻反問,“天底下難道有誰會做了壞事,主動自己承認嗎?”
“有啊。”
“誰?”
“我啊!”
姚廣聽了,當即腮幫子一抖。
隻是很快,他就鎮靜下來。“外交,那是國力的較量,但更是語言的藝術。固然國家的實力直接決定著外交能否成功,可是外交卻能影響很多事情的進展。也就是說,即便改變不了結果,但是卻改變過程。”
“齊國雖然國力不比我們秦國強大,他們的臣子中也大多都是昏庸不堪。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齊國人天生就該被滅亡。自然地,縱使齊國再弱,齊臣再昏,齊國的臣子出使,也還是會為他們齊國謀取利益。”
“你想想,換做是你,有一天我們秦國弱小,若是要去和更加強大的國家建立關係,那麼你肯定也是極力要從這段關係中獲取利益。”
“而外交的藝術正在於,雙方其實都清楚真相到底是什麼,但是隻要到了談判桌子上,那就十分的話說三分,隻有這樣,凡事才能有回旋的餘地。”
“齊國的臣子,他們表麵上是要收回土地,其實這件事背後牽涉的是齊國和秦國之間的盟友關係本就很脆弱。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關係是固若金湯的。”
“齊國一向不滿我秦國,隻是懾於我秦軍威力,所以做小伏低。他們表麵上隻是毀約不給城池,實際上是想擺脫多年來秦國對齊國的壓製,甚至於圖謀更大的事情。”
灌夫這下明白了。
“所以齊國人並不是無恥,恰恰相反,他們還挺可敬的。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他們能把尊嚴拋在身後。”
姚廣無奈歎氣,“可以這麼說。但是能夠捍衛國家利益的,始終隻有實力。外交,從來就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沒有秦國給我們源源不斷的支撐,我們就不可能獲得情報,麵見齊國的王也沒有那麼大的自信和底氣。”
“為什麼太子這麼重視這一次的外交,親自做下這樣的安排。就是因為太子太明白這裡麵的實力較量了。”
“所以太子說,一定要趁著李將軍戰敗之際借著這次的事件給我們秦士打氣,維護大王和秦國在天下人麵前的威信。”
“就是要在秦國對戰楚國失敗之後,還要硬氣地讓齊國把聊城獻出來,以此告訴天下人,我們秦國的實力還擺在這裡,秦國仍舊是天下霸主。”
“而要做到這件事,首先就是要讓一聽到秦國兵敗就不安分的盟友國齊國仍舊對我們秦國俯首稱臣。也隻有這樣,安定了後方,才能讓大王更加專心地對付楚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