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民,愚否?(1 / 2)

酒肆裡傳來清脆的水滴聲,一滴一滴靜靜地落著。

眾人的呼吸聲起起伏伏,傳入彼此的耳中。

一開始他們隻覺得扶蘇隻是軍事了不起而已,聽張良這麼一說,他們也紛紛對扶蘇這個人再次刮目相看。

因為扶蘇這個人,一直在用行動無聲地捍衛他的執政初衷啊!

“若真是這樣的話,這場戰役,活該人家秦國太子勝啊!”

“是啊,秦國的情況,我們又不是不知道。我們總是嘲笑人家秦國的庶民活得像牛馬一樣,隻有累死累活才能得到主人的獎勵和賞賜。”

“可是我們這些走卒販夫,又何嘗不是雞鴨豬狗呢,不過是過得比較清閒而已,到頭來還是為他人做衣裳。這秦國的太子,他倒是很為他們秦國的庶民百姓考慮。”

齊人你一言我一語接著,“那這麼說,這位秦國的太子,他的心裡有庶民啊。這樣的話,日後他繼位,秦國的情況也許能有所改善。”

偽齊人則笑不出來,隻是他們臉上那平日裡的輕蔑也蕩然無存。

“哎,楚國亡了,那天下的國土,要都儘秦王所有了。”

偽齊人隻是痛苦地扶額感歎這個。

這在齊國的民眾聽起來是非常不合理的,“這楚國滅亡關我們什麼事啊?”

偽齊人驚訝,“楚國滅亡,那下一個不就是你們齊國嗎?”

齊人指著偽齊人的鼻子笑道,“哦哦,我知道了。你怕是從趙國來的吧。我告訴你們,彆說楚國滅亡了和我們沒有關係,就是齊國滅亡了也和我們沒關係。”

偽齊人其實是楚國人,早早跑過來逃難的,他連忙指責齊國人。

“哼!世界上怎麼能有你這樣的民呢?國都要亡了,自己卻還不以為意。”

“笑死我了!我這個人,一向是公道。人家心裡有我,我必然心裡有他。就這麼回事。可是如今國不知有民,民心中自然也無國。”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站起來捧場,有人直接給這位兄弟請酒喝。

這位壯士喝到興酣,更是高呼,“王不知有民,民哪裡知道有王呢。看看人家秦國,這麼多人叱罵秦王,可是人家秦王父子心裡有秦卒,所以秦卒心裡有秦王,秦國上下一個氣啊。”

“秦國的兵敗了,秦王以之為恥辱;秦王受到了人的詆毀,秦人站出來為秦王出氣。”

一時間齊國的街道上,到處都是高興的吆喝聲。

張良聽到這個,頓時明白了為什麼韓國人不願意跟著他複仇,而是那麼沒骨氣地去做了秦人。

在過去,張良是非常看不起那些小民的。張良認為民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打的頭破血流,民為了一點糊口的衣服食物就可以今天對著韓王叫大王,明天對著秦王喊大王。

這是多麼可恥的行為!

他們難道心中沒有恥辱的嗎?

過去的張良心中當然肯定地答道,是這樣,就是這樣。

管仲就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但是張良卻認為事實相反,因為百姓心中沒有禮節,所以倉廩不實;因為百姓心中不知道榮辱,所以他們永遠衣服食物不足。

因為張良根本看不出衣食充足與否和榮辱禮節之間有什麼確定的關係。

有人家徒四壁,卻心懷大義;有人衣食充足,可是為人是個下三濫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