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一個走卒販夫的人物,底層到不能再底層的庶民卻說出了一番如此有道理的話。
是以張良簡直不敢相信,他過去鄙視的民眾其實都是有思想的。甚至這些從這些庶民口中得來的經驗教訓,比起聖人的教誨要有用的多。
張良曾經是這麼認為的,“天下的庶民都是不懂得政治的。明明每個人的生老病死,都和天下的政治息息相關,但是庶民們其實根本不關心這個,就因為他們認為政治和自己無關,所以他們才落到這般田地。。。”
但是在見到越來越多的庶人,耐心地聽取他們的人生哲思時,張良發現他心中追求的真理似乎又圓了一點。
其實不是因為庶民不關心政治,而是很多庶民,都吃過了社會的苦,嘗儘了人間的苦,挨夠了政治的打,終於他們絕望了。
當然,這裡麵還有統治者的許多手段。
張良聽到齊人這麼說,自己心中的某些東西開始破滅了,也就忽然間悄悄離開了席位。
張良走了,可是齊國人卻沒有停止討論扶蘇。
畢竟,在這一年,要數天下風頭最大的,就屬扶蘇了。
“哎!要是我齊國有秦太子這樣的榜樣,指不定,我也會繼承孔子的誌向,去周遊列國,幫助世人。”
“可惜啊,我們齊國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我倒是也想學好,可是從沒人給我做過一個好的榜樣。”
齊人在街頭對此議論紛紛,顯然他們對秦國的太子非常歡迎。
當然,冥冥之中似乎也已經注定了扶蘇和臨淄這座城市的緣分。
-----------------
話說天下人,都已經把這場戰事給看透了。
秦國在方方麵麵幾乎都是碾壓楚國,現在楚國壽春淪陷,天下人都對此大肆議論,都說楚國已經沒戲了。
現在的楚國在世人的眼裡,那就是擱淺在沙灘上的鯨魚。
就等著秦國這隻西北跑來的老虎啃食了。
天下人都已經沒有人會相信楚國能贏了,但是因為地域的阻隔,楚軍內部卻對此一無所知,他們中還有很多人,相信再拖一拖,奇跡會出現。
楚軍的意誌,麵對秦軍的挑釁,威脅,逼迫,利誘,都沒有屈服過。
可是在聽說家被偷了後,楚軍將士內部陷入了一片混亂。
很多人都沒了再去追擊攻打秦國的想法。
家在壽春和新蔡的將和兵自然都是一個口吻,“回去救援壽春才是要緊啊。他們居然趁著我軍後方空虛,這就用十萬人就拿下了我們的心腹地帶,簡直不要臉!”
而那些家不在壽春,就在城父本地,項地,乃至吳楚一帶的楚人可就不這麼想了。
“秦軍的主力現在三十萬人,隻要我們一鼓作氣,把秦軍都消滅了,這樣才能解決整個楚國的危機。我們楚國上下都是一盤棋,現在一旦撤退,正中秦太子下懷,他們一定會來追殺我們的,到時候莪們就全完了。”
“放屁!壽春可是國都所在,壽春一日在秦軍手中,我楚國的百姓怎麼能安心呢。何況,難道說李信不會趁著我們去攻打秦太子,從後麵突襲我們嗎?”
楚軍內部那是吵得一塌糊塗。
項燕坐在帳子裡,安靜地等待著。他已經聽慣了這些人言之鑿鑿的說辭,其實他們心裡哪有什麼楚國,有的隻是他們自己的那點私利。
項燕對他們的爭論充耳不聞。
直到過了幾天,軍中將士忽然發現,項燕的次子項梁不在軍營裡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