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來盛綺隻帶了兩套換洗衣服,老家屋子裡還有高中時期的衣服,在家也能穿,夏天白天穿了晚上一水洗了,第二天早上就能晾乾。
盛綺從櫃子裡找到一本書,將樹葉夾在其中當做書簽,等回陽城時候帶走。
家裡的廚房是姥姥的領地,孩子們都在家的時候,她要變著花樣弄好吃的。
盛綺早上到現在一個日常都沒有做,她不緊不慢地坐在炕邊,用枕頭靠在背部當做靠枕,打開了一部。
清晨的日頭慢慢升起來,七八點鐘並不熱,甚至可以說是稱得上涼爽。
小楠和小姨小姨夫回海城收拾東西取作業,小柏則是幫著姥爺起土豆去了。
無人打擾,盛綺安靜地看著書,仿佛和自己一個人在陽城時沒什麼不同。
中午,小楠已經帶著她的作業回來,一家人正吃著午飯的功夫,訂房的客人來了。
小姨拿著鑰匙給安排好了房間,今天的客人是三家親戚一塊來的,一下子就把她們家的客房占據了一半。
小姨在這,安排房間自然不用盛綺操心,吃過了午飯小楠和小柏就鑽進了盛綺的屋子裡待著。
雖然這兩年家裡的房間都裝好了空調,但姥姥節儉,能吹自然風就不吹風扇,不熱到萬不得已更是不開空調。
因姐弟三人往往湊在一個屋裡開空調待著,三個人開空調也不會太浪費。
“今天新來的客人真事兒多。”
小楠進了屋就忍不住張嘴抱怨。
脫鞋上炕,盛綺把卷起來的炕褥子放下來詢問:“怎的了?不是說是老客人嗎?”
“不是老客,說是老客介紹來的,一直跟我媽在那講價,四個人開空調住一個房間,一天一百五非要講到一百二去。”
小楠一陣撇嘴!
盛綺聽了也是無語,“四個人住一百五夠便宜了,還想講價,怎麼不上天去?”
“小點聲,窗開的一會兒聽著了。”小柏張口說。
夏天開著窗子,路過說話聲很容易就被聽見了。
“我媽說非要講價就請他們去彆人家住吧,這才不情不願交了押金。煩死了都,愛住不住,還問包不包餐,要不要臉!”
小楠提起來就是一肚子火。
家裡已經乾了幾年的鄉村民宿了,他們幾個孩子也都是休假就會回來的,因什麼極品客人都遇見過。
但每次遇到,還是忍不住氣。
價格已經給的這麼便宜了,一個個還蹬鼻子上臉,一百五十塊四個人住宿,還想包你們的午晚餐,做夢呢?!
“彆氣了,住兩天就走了,不值當。消消氣睡覺。”
盛綺安撫她兩句,過來旅遊又偏偏選擇住他們這邊村裡的,除了一小部分是來體驗鄉村活的,大部分都是能省則省。
選擇便宜的住宿無可厚非,但已經這麼便宜了還恨不得殺價到免費住,實在是讓人受不了。
睡過午覺,在炕上支起了小桌板,小楠長籲短歎地做卷子。
有著一哥一姐在旁邊看著,隨時答疑,她連直接抄參考答案的機會都沒有。
“你們都放假了,就我還得上學。”
做一張卷子,小楠嘴裡嘮叨個不停。
你再熬一周就放假了,寧靜前最後的暴風雨。”
“你趕緊寫完好看不好嗎?”
盛綺和徐柏一人一句,總算是把她安撫的消停下來專心寫作業。
明天是鎮上集市的日子,晚上一邊吃著飯,姥姥嘴裡就念叨著該去集市買點什麼了。
“明天上集,小柏跟我去拎東西,綺綺去不?”
“去,火燒他們家上集不?我要買火燒。”
盛綺說著。
他們鎮上集市東西五花八門,有一家賣火燒的從小吃到大,那紅糖火燒,盛綺吃了十幾年無出其右者。
“我也要吃火燒,還有豆腐腦。”小楠舉起一隻手表示她也要去。
“都去都去,以前叫你們去都不願意。”
姥姥感慨了一句。
三個孩子還小的時候,每次去趕集,都爭著搶著要去,姥姥不好單獨帶一個,要麼一個都不帶著,要麼三個一塊帶著,因一去趕集就十分惹人注意,一拖三。
好在來趕集的都是鎮子上的人,鄉裡鄉外的鄰居,互相之間即便不認識,臉熟也會幫忙看著點孩子,而姥姥要求盛綺和弟弟妹妹之間互相監督,誰也不許亂跑。
如果跑掉了一個,其他兩個以後也彆想來趕集了。
小時候每次過來趕集的時候,三個人都是你牽著我,我牽著你,緊緊地跟在姥姥身邊,沒有跑丟過。
“現在沒有賣冰糕的了吧?綺綺小時候就喜歡吃冰糕。”
小姨笑著插嘴。
冰糕不是如今的雪糕,也不是冰棍兒,是集市上一個小推車裡賣的冰糕。
真要是說起來,其實和現在的冰淇淋球有一些相似。
隻不過如今的冰淇淋球往往奶味濃鬱絲滑,冰糕卻並非如。
一份一元錢的冰糕是裝在一個透明的小杯子裡的,顧客在推車上選擇幾個不同顏色的口味,小販從推車上按照指示挖起一勺半勺到杯子裡,最後給一個塑料勺子。
一個透明杯的冰糕杯大概有三四種口味,有紅的,黃的,紫的,綠的,一層疊一層的,類似碎冰的口感,吃起來帶著酸甜的果味。
而每次買了冰糕總是有些不舍得吃,在集市上小口小口地吃著,還沒等吃到下邊,冰糕就有些化了,慢慢混合到了一起,辦碎冰,半汁水,喝起來也是酸酸甜甜的。
小杯的冰糕隻要一塊錢,大杯的要兩塊錢。
盛綺已經記不清那賣冰糕的小販是什麼模樣,隻是每每記起,那冰糕的滋味真不錯呀。
可惜似乎長大了之後,小賣部的冰棍越來越多,如今各色冰淇淋奶球層出不窮,可她還是想念記憶裡的那一份冰糕。
“現在哪有冰糕了,都十幾年了吧。幾年前就沒有賣的了。”姥姥搖著頭。
因為孩子們愛吃,這麼多年每次趕集,她都要在集市口找人問問,賣冰糕的來了嗎?今天攤子在哪呢?
吃過了晚飯,詢問了小楠小柏出不出門,兩人隻想在家癱著,盛綺索性一個人出門走走。
原本是因為係統任務每天散步一小時,如今有點習慣了,不走走都難受。
隻是這一次原本以為是短途,也沒有把自己的古琴帶回來,沒辦法每天練琴了。
再在老家多呆些日子,自己的課時估計也要請假暫停一周。
好在盛綺現在學習的內容並不難,她琢磨著在老家呆一周,回去再重新練幾天琴熟悉熟悉就可以不手。
今天本就是周末,村裡進來了不少的遊客。
盛綺中學之後和村裡的村民接觸的就越來越少,除了每年拜年時還會見的親戚,其餘是自己一點都認不出來。
飯後走在村裡的小上,看著過往散步消食的行人,也分不清是本地的村民,還是前來的遊客。
隻能從他們稀稀散散的口音中略微分析一二。
走著走著,盛綺就走到了村口的小市場。
這裡是村民們自發形成的,因為是進村的必要通,大兩邊集合很多攤位。
沒有什麼秩序,幾乎都是附近的村民們把自家的瓜果拿來賣,也有些賣些小玉石小商品的。
還有那明顯染了色的果子,有黃澄澄的,也有紅黃相間的,還有綠油油的,號稱金西梅,總之看起來十分像是假的果子。
盛綺忍不住搖了搖頭,前些天她剛在微博上看到辟謠,說這幾乎是全國景點統一批發的蜜餞,過來冒充新鮮水果,最主要的是這蜜餞的原材料是疏果期沒長成的小毛桃,可不是什麼西梅。
老家這些年的變化說小也小,說大也大。
隻不過一點一滴的改變之間,有時候不注意,就已經大變了模樣。
盛綺聽姥姥說,有什麼開發商要來搞什麼有機農場,在村裡買了一些地,原本前些年因為種地不掙錢,一年到頭又是時刻擔心災害,村裡原本不少的勞力都進城打工去了。
近些年來倒是因為發展起了鄉村采摘園旅遊,還有村長搞起來了電商,如今回到村裡的村民和遊客倒是越來越多了。
在盛綺的記憶裡,村裡總是安靜的,路上稀稀散散走著村人,或是趕著驢車,或是背著書包去上學孩子。
偶爾有一輛老式轎車驚起了一地的灰塵,路邊野跑的孩子還會追著車尾氣跑上一陣子。
如今盛綺的耳邊是嘈雜的叫賣聲,講價聲,說話聲。
不遠處的燒烤店香味襲來,廣場舞和卡拉OK的音箱老遠就能聽得清楚。
這樣的場景,倒是和陽城也有些相似了。
盛綺所居陽城小區樓下的火鍋燒烤米線終日香氣逼人,到了晚上隻要開著窗子,廣場舞的音箱與商店的音響仿佛比誰聲音更大似的,不到半夜不休。
一邊走著,心思發散,等到係統提示任務完成,盛綺才反應過來,不知不覺她已經慢慢悠悠地走了一小時。
踱步回家,黃昏已至。
仿佛霞光浸染,半邊天際被染成了紫紅,雲靄縹緲,紅霞絢麗無邊。
盛綺隨手一拍發到了微博上。
今天依舊是平凡的活,普通的一天。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1-07-1323:21:25~2021-07-1423:51:5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哈哈怪大王3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廢魚、魚魚20瓶;小魚10瓶;清風徐來2瓶;哈哈哈魚、人菜癮大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