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曹國公回來了。”
黃昏,當武英殿內響起司禮監太監的聲音,此刻正在處理奏疏的朱元璋爺孫二人先後抬頭。
“傳他進來吧。”朱元璋放下手中朱筆,同時看向一旁的朱允炆:
“你好好聽聽高煦的回答……”
“是……”朱允炆畢恭畢敬的作揖,而此時殿內也響起了腳步聲。
李景隆帶著宮中太監走入殿內,太監手中還托著一個木盤,上麵放置著考題和答卷。
“臣曹國公李景隆,參拜陛下,太孫……”
李景隆一入殿內,當即便對朱元璋爺孫行了五拜三叩之禮,但朱元璋此刻的心思全在朱高煦的答題上。
“起來吧,讓我瞧瞧這小子如何作答。”
朱元璋向托著答題的太監招手,太監見狀也快走上前,並呈上了三十二道答題和策題答卷。
對於這些答卷,朱元璋一張張的翻看,而朱允炆也起身走到了他的身旁,與他共同查看朱高煦的答卷。
前麵的三十二道題,朱允炆不是很懂,但他能從朱元璋的眼神中看出朱高煦回答的如何。
眼下,朱元璋的眼睛之中帶著一抹慈愛,顯然朱高煦回答的不錯。
當然,比較起這個,朱允炆更想知道朱高煦是怎麼回答最後一道策題的。
隻是朱元璋翻看的速度不快,他也隻能耐心等著。
倒是此刻站著的李景隆,他眼觀鼻、鼻觀心,顯然他對於朱高煦的答卷十分放心。
“高煦這小子,倒是答的不錯。”
看了一刻鐘有餘,朱元璋終於開口說出了第一句評價,而這份評價也決定了朱高煦的前途。
哪怕不看最後一份策題的答卷,朱高煦在他這裡,也已經通關了。
不過,當朱高煦的最後一道策題答卷出現時,朱元璋心底還是不免升起一絲新的期待。
他將策題揭開,露出了後麵的答卷,而此刻旁觀的朱允炆也將目光投到了答卷上。
對於策題的回答,朱高煦的回應並不算多,僅有一頁紙,三百餘字。
可就是這三百餘字,卻是看得朱元璋心花怒放,同時看得朱允炆心中一緊。
“好!”
瞧著這份削藩答卷,饒是朱元璋那顆沉寂已久的心,也不免激動了一些。
朱高煦的答卷,簡直就是他心中削藩問題的最好回答。
既保全了自家兒孫的富貴,又不至於讓他們威脅正統,這份答卷,好得很!
“來人!把這份答卷給我裱起來,送到春和宮給太孫掛起來。”
朱元璋對朱高煦的回答很滿意,因此忍不住讓人把這份答卷裱起來,送到了朱允炆的寢宮之中。
這樣的話,讓朱允炆的臉色有片刻的動容,但他很快就恢複過來,在眾人未曾察覺的第一時間作揖祝賀:
“皇爺爺,高煦如此大才,理應賞賜些東西。”
“賞!”朱元璋把答卷放下,爽朗笑道:“著戶部撥發二十匹絹,五百錠鈔給這小子!”
“孫兒領命……”朱允炆開口回應,同時眼神示意司禮監太監去擬旨。
“這小子……”朱元璋高興的來回走動,中途一直撫須,高興之情依然不受控製。
李景隆見狀也不開口說什麼,而是靜靜等待朱元璋的安排。
倒是朱允炆卻笑著開口道:“既然皇爺爺覺得高煦有才乾,何不讓他歸北,為朝廷鎮守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