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殿下要想的,應該是如何將“蘇鬆抵鈔”這件事情小題大做,最好鬨得江南人儘皆知。”
不得不說,黃子澄對於權謀一事還是較為擅長的,或許這也是朱元璋選他來教導朱允炆的原因。
麵對他的話,朱允炆也在原地左右渡步,過了片刻他才停住腳步,與黃子澄對視開口道:
“蘇鬆二府能夠以鈔抵稅,還是因為雲南之地發現了三處較大的金銀礦。”
“如果想要繼續將此事擴大,那雲南便是重中之重。”
“高煦在那圖繪了不少礦山,眼下隻找出三處,若是全部都能找到,朝廷興許能將以鈔抵稅擴大到蘇鬆常鎮揚與應天等處六府。”
“原來如此!”聽到朱允炆講解了來龍去脈,黃子澄眼前一亮。
朱允炆所提六府,幾乎占據天下賦稅的三成,雖然隻有六府之地,人口卻比許多行省的人口還要多,足有數百萬。
天下權貴,幾乎有一半都聚集在這六府之地,一旦惠及六府,那朱允炆就能在江東之地站穩腳跟。
想到這裡,黃子澄思緒萬千,想到了利益最大的辦法。
他走前去,對朱允炆建議道:“既然如此,眼下應該督促雲南官員尋礦,同時將此事往六府之地引去。”
“一旦雲南各處礦山坐實,想來江東百姓之民心都會聚集到殿下身。”
“臣在此,提前祝賀殿下了……”
黃子澄作揖行禮,朱允炆聽後也不由呼吸沉重,扶起黃子澄雙手,熱切交代:“此事,便托付先生了。”
“殿下放心,臣與漢中教授,蜀世子師方孝孺有舊,隻需讓此人對門下儒生傳播此事,想來不用一個月,此事便能傳遍江南!”
黃子澄信心滿滿,朱允炆也滿心歡喜的點頭回應。
一時間,二人似乎已經想到了江東民心儘歸東宮之後的景象。
隻是在遐想過後,黃子澄還是沒有被高興衝昏頭腦,而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將話題引到了朱高煦身。
“殿下,那燕府嫡次子煦雖說日後隻能止步郡王,但如今從其看山點礦的本領來看,您理應與他暫時交好。”
“他既然能點出雲南礦山,或許還能點出其它地方。”
“隻要雲南之礦儘數坐實,您理當從他手中獲得更多消息。”
“況且,如今晉王對您東宮之位不滿,理當聯燕製晉。”
“這孤知曉,先生不用擔心。”朱允炆鄭重其事的頷首應下,而後對身後的東宮太監交代道:
“李權,你差人從東宮府庫中選些東西贈與高煦。”
“記著,挑些實用的東西給他,讓他拒絕不了。”
“奴婢領命……”書案一側的太監聞言作揖回禮,而後帶人下去操辦此事了。
至於朱允炆和黃子澄二人則是對蘇鬆二府,以鈔抵稅的事情談論下去,畢竟這其中值得挖掘的還有許多東西。,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