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身不由己(2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4071 字 9個月前

說罷,朱高煦看向朱元璋:“孫兒聽聞朝廷正準備讓傅安、郭驥二人出使帖木兒,但孫兒以為,這已經沒有必要了。”

“孫兒告退。”朱高煦躬身作揖,而後轉身走出了偏殿。

朱高熾見他們走進武英殿,心裡想要留下問問朱高煦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朱高煦卻看出他的想法,搖搖頭道:

“皇爺爺,高煦還在外麵候著呢……”

彆的不說,僅是洪武年間十餘次北伐,但蒙古人卻依舊源源不斷從西邊湧來就足以說明一切。

朱棡怎麼作都不會死,但他會把傅友德和馮勝、王弼等人作死。

對於他來說,自家二弟的變化太大,已經大到了他不敢相認的地步。

如果不是他的孫子在印度河戰敗,戰局必須由他親征印度,那恐怕他的東征會提前發生。

“殿下怎能如此?奴婢惶恐……”

看了半天,朱高熾才在鬆手的同時鬆了一口氣:

時間似乎在這會兒流逝很快,朱高煦很快便看到了漢白玉台的武英殿。

朱高煦作揖,老朱也沒有當著那麼多人的麵二次為難他,但卻言語有些不滿:“今日沒傳你入宮理政,怎麼?嫌棄沐休的日子太多了?”

不過對於這件事,他更好奇的是,朱高煦是從哪裡聽來的。

他身子骨本來就弱,常年也不做什麼馬術、騎射的運動,如此躬身作揖半刻鐘,隻覺得腰和手臂都快不是自己的了,低頭的那塊地方也滴下了一攤汗水。

朱高煦沒有記錯的話,實際帖木兒隻是借助使者來大明刺探情報,他心裡已經有了東征的打算。

亦失哈對朱高煦感官不錯,自然願意為他通傳,聞言的朱高煦也鬆開了手,對亦失哈作揖行禮。

朱元璋的想法不可能因為朱高煦的幾句話而改變,因為他的這幾句話太牽強了,無法說服自己,也無法說服自家孫子朱允炆。

看著他的背影,朱高煦隻覺得此刻度日如年。

亦失哈不敢怠慢,回禮之後便轉身前往殿內傳話。

隻是一刻鐘,他便來到了西華門,將赤驩交給了西華門守將後,迫不及待的往武英殿趕去。

“殿下,擦擦汗再進去吧。”

“除了太孫外,你們都先退出去。”

不等朱元璋開口,朱允炆便開口打斷了他:“那帖木兒早年便派來了使者,在其人口中,帖木兒不過是一個部眾百餘萬的小國罷了,況且與我大明隔著黃沙戈壁,相距數萬裡,如何能東侵?”

自宋晟入京之後,甘肅之地無大將坐鎮,傅友德與馮勝自然殺不得。

傅友德很清楚,眼下隻有朱高煦能救他們,如果朱高煦都救不了,那他傅友德就真的該死了。

朱高煦忽的說出了一個蒙古人名,這讓朱允炆為之一愣,但他很快反應過來,轉頭看向了朱元璋。

不過在路過朱高煦身旁時,他們還是忍不住好奇的看了一眼朱高煦。

“告訴爺爺,燕嫡次子煦求見!”

如果不是有西邊的蒙古人為漠北的蒙古人續命,那漠北早就被明軍清空了。

如此算來,即便那帖木兒有兩千萬部眾,能維持東侵的軍隊也不過數萬人罷了。

他誇大了此時帖木兒的實力,也成功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隻是這並不影響這番話,因為就算老朱要派人去刺探情報,恐怕輾轉之下也需要一兩年,而那時的帖木兒已經做好了東征的準備,還扣留了所有國家的使臣。

那傳口諭的太監見朱高煦要去宮裡,連忙獻媚的跟,不曾理會傅友德等人。

朱高熾十分緊張,卻又不能坐下,隻能繼續保持著作揖躬身的動作,呆愣的站在原地。

他這舉動在朱允炆等四人及殿內太監看來,就好像是得了什麼瘋病一般。

“不出意外,他會很快迎娶黑的兒火者的女兒,然後東侵我大明朝。”

“殿下,奴婢陪您回宮。”

隻是此刻的朱元璋表情平靜,並沒有因為這個人名而感到什麼不對勁。

不過,這些事情隻有朱高煦知道,朱元璋等人是萬萬不知道的,所以這些情報隻有他能夠利用。

“好……”朱高熾點了點頭,抓著朱高煦的雙臂,左顧右看,似乎想看看朱高煦是不是完好無損的。

他即便再不懂行軍打仗,卻也知道出兵一名行二百裡需要三名民夫保障。

“你讓人去查查,看看那帖木兒是否真如高煦所說的有民千萬,有兵馬三十萬。”

望著朱高煦臉的神情,朱高熾隻感到了一種深深的無奈和挫敗。

“爺爺,您知道孫兒要說什麼,孫兒也知道您會說什麼,可孫兒還是要說……”

或許是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朱允炆這才起身作揖:“外麵太陽毒辣,讓高煦進來吧。”

朱元璋這輩子最擔心的,就是漢人內部的南北之分,以及北方蒙古人是否會卷土重來。

“老二!”

他從朱元璋的態度中可以看出,此時朱元璋還不想殺傅友德和馮勝,而自己所說的話,隻不過給了他一個台階下。

幾個月的照料,赤驩比之前送來時高大不少,也能馱著朱高煦小跑了。

朱高煦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給了朱元璋一個顏麵。

“奴婢領命”亦失哈躬身作揖一刻鐘,隻覺得身體渾身酸痛,但還是強撐著身體,慢慢直起身子,表情痛苦的轉身走向殿門。

現在是洪武二十七年,朱高煦記得明年大明朝會派傅安率領禮部的外交使團出使撒馬爾罕,與帖木兒商議邦交之事。

“……”聽到朱高煦的話,朱允炆與朱元璋紛紛沉默了起來。

“無人告訴孫兒,乃是孫兒根據早年在北平時詢問北虜俘虜所知。”朱高煦坦然回答,因為他說不出更好的借口。

“並不是……”朱高煦搖搖頭,不經朱元璋開口便直起了身子,那作揖的手也放下,徑直走到了殿內。

想要保住傅友德,就必須體現出傅友德的價值,以此來給老朱一個借口來糊弄過去。

穎國公府內,似乎又變成了幾個月前的那番死寂,而朱高煦則是騎著赤驩往西華門趕去。

與他相比,朱元璋則是瞥了一眼門口,嘴角勾出一抹笑意,顯然對朱高煦為自己找出的這個借口很滿意。

他的聲音在殿內響起,而此刻已經過了午休和午朝的時間,朱元璋正帶著四個孫兒在殿內理政。

朱高熾也不明白為什麼自家爺爺會怠慢朱高煦,但本著大哥的身份,他還是起身作揖道:

殿門口,班值的亦失哈看著急匆匆趕來的朱高煦,下意識將他攔下,想要詢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卻被朱高煦抓住了手臂,那力道好似兩把鐵鉗般。

隻是這倆爺孫雖然知道,但朱高煦這舉動卻還是讓朱允炆心裡有幾分緊張,朱高熾三人更是大氣的不敢喘,隻當朱高煦是持寵而驕,腦子糊塗了。

隻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麵對朱高煦的話,朱元璋卻略微低了低頭,側頭看向朱濟熺:

他很清楚,他如果隻是這樣胡攪蠻纏,那即便老朱再怎麼喜歡他,卻也不會認為他比大明朝更重要。

朱尚炳與朱濟熺見朱高煦安然走出,心中雖有幾分好奇,卻還是按耐住了。

看著他離去,直至消失不見,朱高煦這才轉身,朝著一個角落作揖行禮:“多謝了。”

待朱高煦與太監離去,傅友德才坐在了正廳主位,仿佛老了幾歲。

“這倒也是……”朱高熾下意識點點頭,心裡也十分好奇朱高煦和自家皇爺爺說了什麼,居然沒受一點懲罰,甚至連大聲斥責的聲音都未曾出現。

更何況,他並不相信在那黃沙漫天之地能有一個部眾兩千餘萬的部落。

“孫兒領命……”即便知道,但朱允炆還是沒有表露出什麼不滿,而是聽話的應下。

“唉……”帶著無奈與挫敗,朱高熾隨眾人離開了偏殿。

“那帖木兒已經征服了波斯及河中,更是想迎娶彆失八裡黑的兒火者汗的女兒,想讓彆失八裡為他的東侵準備糧餉。”

眼下,隻要老三和老五彆再把二人牽扯進局,那這二人或許還能活到自己死之前。

朱允炆與朱高熾異口同聲的對他嗬斥,但二者的態度並不一樣。

事實也是如此,帖木兒帝國距離大明太過遙遠了,雙方情報知之甚少,所以大明並不了解帖木兒帝國,而帖木兒帝國想要東征的消息他們也並不知道。

如此持續了半刻鐘,便是朱尚炳和朱濟熺二人都察覺到了這次事情的不對勁,而躬身作揖的朱高熾已經是汗流浹背。

匆忙擦了擦汗水,朱高煦便抬腿走進了武英殿內,並在幾個呼吸後來到了偏殿門口,躬身作揖:“孫兒朱高煦,參見爺爺。”

“爺爺知道帖木兒嗎……”

“這事情我不能說,你還是繼續在武英殿內理政吧。”

“進去吧。”

早在洪武二十年九月,帖木兒就派遣了滿剌哈非思等人來大明朝貢,並獻了十五匹中亞戰馬作為貢馬,以及兩匹白駱駝。

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殺傅友德和馮勝。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得建立在朱高煦沒有說謊的前提下。

眼看朱元璋給出了回答,朱高煦忍不住攥緊了拳頭,腦中思緒萬千。

聽著這稱呼,剛剛從殿內走出的朱高煦一頭黑線,更正了朱高熾的稱呼。

此後數年,帖木兒都時不時派遣使臣入大明朝貢,表現得人畜無害,所以在目前的大明君臣看來,帖木兒並沒有什麼危害。

朱高煦的這話,即便朱元璋再怎麼自信,卻也不得不派人去查查。

朱元璋又交代一句,朱允炆也順勢應下,畢竟他也知道,如果帖木兒真的如朱高煦所說的那般,恐怕塞王製度就更加無法動搖了。

對於朱高煦的到來,朱元璋並沒有露出什麼意外的表情,而是淡然的看著手中奏疏,同時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貢茶。

朱高煦與亦失哈對視,那目光中有幾分怒氣,看得亦失哈咽了咽口水。

站在角落的亦失哈沒想到朱高煦居然會對自己表達謝意,連忙回禮。

穎國公府是去不了了,但他需要去宋國公府,把今日的事情告訴馮勝,讓馮勝來為自己分析局麵。

“爺爺恐怕不知道,這帖木兒麾下有民兩千餘萬,有兵馬三十餘萬,並且已經準備東侵我大明了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