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得隴望蜀(2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3324 字 9個月前

儘管依照當下的產量,吉林城的水泥場一年的產量都不如後世一個小型水泥場一天的產量多,但對於朱高煦和吉林城來說已經足夠了。

在他規劃的吉林城屯墾水渠圖中,水渠總長度是二十六裡,可以澆灌十五萬畝耕地,需要用到七十八萬斤水泥,以一千人來算,工期需要整整九個月。

隻要有了水泥,河沙和碎石都可以從旁邊的鬆花江中獲取,順帶可以將鬆花江簡單清淤,不至於來年水漫河堤。

這個時代的吉林城要到九月末才會降雪,也就是說朱高煦他們差不多有三個半月的時間。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六月中旬就得動工,到時候能攢到十五萬斤水泥,大概可以修建五裡水渠,能灌溉最少三萬畝耕地。

這樣的灌溉麵積,對付今年吉林城這難以突破三萬畝的耕地,綽綽有餘。

唯一讓朱高煦有些焦急的,就是兵卒們的學習進度太慢,而且吉林城的基建嚴重拖延了他們的練兵進度。

因此秋收前對西陽哈的行動,朱高煦還在遲疑要不要推到明年開春。

他不記得明年的兀良哈南侵大寧是什麼時候,如果是秋季還好,就怕是早春和夏季。

有這個不確定在,朱高煦隻能硬著頭皮將計劃進行。

他必須在秋收前擊垮西陽哈,從西陽哈那裡獲得足夠的牲畜和人力。

“殿下,您其實不必自擾……”

亦失哈忽的開口,儘管他不知道朱高煦為什麼那麼急迫的安排各種事情,但他卻能看出朱高煦承受的壓力。

“那西陽哈若是來犯,奴婢拚死也會為殿下手刃他。”

亦失哈向朱高煦做出保證,聽得朱高煦露出笑容,但他卻未曾打擊亦失哈,隻是起身拍拍他的肩:“我相信你。”

話音落下,朱高煦也準備回府吃飯了。

不過他帶著亦失哈還沒走下城牆,便見到了王府方向有馬匹疾馳而來。

不多時,張純騎著馬出現在了朱高煦的麵前,並及時勒馬。

“殿下,好消息,魏國公與諸將於四月十七日平定儂貞祐叛亂,儂貞祐死於陣中,廣南七千羅夷全軍覆沒!”

張純臉洋溢著高興的笑容,雙目中都是激動的光芒。

不止是他,就連亦失哈聽到這消息都激動地看向了朱高煦,畢竟在他們看來,魏國公徐輝祖可是朱高煦的親舅舅。

隻是相比較他們,朱高煦臉的笑容就有幾分僵硬了。

他倒是沒想到雲南三部土司叛亂居然隻持續了不到十個月就被平定,儘管他知道瞿能、沐春、宋晟、何福等人都是當今名將,但這叛亂北平的消息還是讓他有些啞然。

過了片刻,他才強裝高興:“如此,舅舅恐怕要被陛下褒獎了。”

偽裝間,朱高煦心神不定,他沒想到麓川居然沉住了氣,沒有趁著雲南精銳都在廣南而悍然起兵。

他明明記得麓川在洪武晚期與大明打了好幾場,怎麼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

來不及猜想,朱高煦隻能擺手大笑:“叫傅讓他們,今日要在王府擺幾桌酒席才能儘興!”

“是!”張純與亦失哈高興作揖,而後跟隨朱高煦返回了王府。

不多時,王府內便忙碌了起來。

趁著所有人忙碌,朱高煦回到了書房,將自己所繪的雲南地圖拿出展開。

他皺著眉頭看完了地圖,也分析清楚了眼下的局勢。

“這一仗過後,若是麓川和其它土司沒有反應,恐怕宋晟他們會被繼續派往西北,何福瞿能也會返回四川和貴陽,不過……”

朱高煦將目光放到了四川行都司以及烏蒙三府。

他的第二張礦圖,就是為眼下的情況準備的。

隻要朝廷派出去的人探尋到金銀銅礦,朱高煦不相信朱允炆會不心動。

他需要江南的支持,就必須要把以鈔抵稅進行下去,不然這些鄉紳富戶手中寶鈔就難以最大利益化。

既然要用江南的勢,就必須給他們利益,不然最後遭到反撲的隻能是他自己。

朱高煦揣摩起了朱允炆的心思,與他念頭所想一樣,此刻的朱允炆正在東宮春和殿裡望著第二張礦圖,眉頭緊皺。

“偏偏生在這樣窮山惡水的地方……”

五月的南京已經有些燥熱,而這份燥熱更是讓朱允炆的心情燥鬱幾分。

“殿下,齊主事,黃太常寺卿求見。”

東宮帶班太監李權站在了春和殿門口對朱允炆遙遙作揖,聽得他的話,朱允炆頭也不抬的應了一聲:“宣……”

在他這句話後,李權離開了殿門。

不多時,剛剛參加完午朝的齊泰與黃子澄便走進了殿內,一如既往的對朱允炆作揖行禮,高唱:“太孫千福。”

對於二人,似乎是因為朱棡已經不成氣候,朱樉又橫死府中,因此朱允炆比之前平淡許多,隻是看著礦圖對二人說道:

“二位先生應該都知道了新礦的事情,那依二位先生之見,還要不要按照之前商量好的繼續走下去。”

朱允炆的話沒讓黃子澄猶豫半點,他果決道:“當下叛賊已被平定,雲南既安,自然要謀取川南六府之地。”

他的話說完,朱允炆抬頭看了一眼齊泰,對此齊泰沒有魯莽,而是盤算再三才開口道:

“六府之地難的不是怎麼開礦,而是怎麼在開礦過後保全礦場的經營。”

“先前雲南金銀礦之事,許多土司都認為朝廷以大欺小,將礦山占為己有,不給他們半點恩惠。”

“若在這時對川南六府的山中囉囉用兵,恐怕一些蠢蠢欲動的雲南土司會再次叛亂。”

齊泰說到這裡,不免提起了一條最新的消息。

“三日前,四川宋儂茶洞蠻賊田大蟲趁機作亂,四川都指揮使司雖發瀘州衛官軍剿賊,但納溪土司拒絕官兵過境……”

“兩日前,千戶羅定與納溪土司發生摩擦,大軍不得寸進,田大蟲趁機劫掠鄉野,百姓死傷數百人。”

“幸得敘南衛出兵平叛,將田大蟲圍剿,不然這次恐怕……”

話說三分,齊泰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朱允炆和黃子澄都聽出來了他的意思。

當下的西南,因為各處金銀銅礦而變得躁動,自三月以來,四川及雲南、廣西三省的土司叛亂次數愈發頻繁,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西南主力都被調往平定儂貞祐了。

如今當做的,應該是儘快讓各支兵馬返回駐地,威懾各地土司。

然而麵對這樣的局麵,朱允炆和黃子澄卻還想著開發川南六府金銀銅礦的事情,也難怪齊泰會這樣隱晦的提醒他們了。

齊泰的想法沒錯,可朱允炆與黃子澄也有自己的難處。

當下夏稅已經過去,這次的以鈔抵稅並沒有取得所有人想要的效果,因為江南之地自從改種粳米後,夏稅就不再是眾人關注的目標了。

所有人關心的,都是稅收大頭的秋稅。

今年的秋收是否以鈔抵稅,這是所有人關心的一件事,但這件事卻卡在了皇帝和戶部尚書鬱新那裡,遲遲無法推進。

鬱新給出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去年秋稅以鈔抵稅已經致使朝廷虧損了二百餘萬貫,如果今年再來這麼一次,那便是寅吃卯糧,總有一天會把這些年朝廷積蓄的錢糧吃光。

他的這份奏疏被朱元璋特意在四月的朝會中多次提及,顯然朱元璋自己也不打算再次以鈔抵稅,最少在雲南金銀銅礦產出輸入朝廷前,他是不準備以鈔抵稅了。

如此一來,這就難倒了朱允炆,畢竟他先前打擊朱棡的勢力之所以能雷霆霹靂,全因他與那群人做了些妥協。

如今妥協的事情遙遙無期,那之後會發生什麼就無法預測了。

儘管朱允炆對當下自己的位置自認為很穩固,但他卻也不願意冒任何一絲風險。

因此,他不僅要開雲南的金銀銅礦,他還要開川南的金銀銅礦。

“戶部那邊算過,若是雲南、川南兩地一同開采金銀銅礦,朝廷今歲在秋收前就能收獲起碼五十萬貫。”

朱允炆說出自己的看法,見他有了主意的黃子澄也沉著道:“加九華山的銅礦,應該能達到八十萬貫。”

“可若是再起叛亂,這八十萬貫恐怕還不夠平叛。”齊泰皺眉,他確實不想在這個西南浮躁的節骨眼再起戰事。

況且他心裡有種預感,西南戰事不僅是他不想繼續下去,皇帝那邊恐怕也有些厭倦了。

一個雲南金銀銅礦,足夠大明花費五六年來遷移百姓,而後不斷擴產開工。

今年半年雖然已經移民數萬前往雲南,但這點人口對比雲南需要開采的金銀銅礦,說一句杯水車薪也不為過。

雲南礦山的潛力還未被全數挖掘,自家太孫就想要對川南動手,這樣的做法有些急躁了。

齊泰思緒飛轉,可麵對他的提醒,朱允炆卻心中不喜。

儘管朱允炆麵沒有任何波動,但他心底卻覺得齊泰有些瞻前顧後,不夠果決。

先前的朱允炆也是這樣,但如今見到了儂貞祐三部被如此迅速的平定,他忽的多了幾分信心。

“雲南土司,也不過如此……”

抱著這種想法,朱允炆擺擺手:“這件事情確實茲事體大,午後我去問問皇爺爺,二位先生先下去休息吧。”

“臣等告退……”見朱允炆都這麼說了,黃子澄和齊泰也不好多說什麼,作揖回禮後便退出了春和殿。

隻是在他們走後,朱允炆的目光卻始終挪不開那份礦圖。

相比較雲南,川南背靠成都平原,在開采金銀礦的速度可比雲南快多了。

隻要這件事情一成,自己的位置就更加穩固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