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是朱高煦和善出堡、弗提斤城做生意。
雖然這名錦衣衛沒有探查出朱高煦要與這些女真人做什麼生意,但朱元璋能猜到大概是毛皮和牲畜之類的貿易。
對於朱高煦的做法,朱元璋持保守態度,因為他得看得這小子把賺來的錢投入到什麼地方才會選擇生氣或高興。
他繼續往下看去,看到了傅讓等人抵達吉林城,而後吉林城開始免費教授兵卒、孩童讀書,全城平民參與開荒運動,修建河渠,發現煤礦、鐵礦並進行開采。
可以說,在朱高煦的治理中,吉林城不像是一個郡王的封地,反而過得有些原始和淳樸。
當然,朱元璋很清楚,吉林城的軍戶能活得這樣舒坦,是因為朱高煦免除了他們的賦稅,並願意拿出府庫中的糧食給他們均分。
不僅如此,遼東都司那邊還給朱高煦運輸了足夠吉林城軍戶躺平的糧食。
當下的情況,就是朱高煦用他的王府府庫來養兵,用遼東都司的糧食來養民。
他不壓榨百姓,而是選擇用工換糧。
他將軍屯田的糧食大頭給了百姓們,自己隻拿了小頭。
儘管這麼做,他自己無法享受到身為一個郡王該有的待遇,但他卻樂在其中。
不僅如此,朱元璋從字裡行間中感受到記錄這些事情的錦衣衛在記錄的過程中有些高興,因為他的字裡行間在越來越順暢。
他筆下的情報,從一開始的公事公辦,到後來的沉浸其中……
看到這裡,朱元璋算是明白為什麼武官要把這奏疏交給自己了。
“任由這小子這樣下去,恐怕你派去的那十幾個錦衣衛用不了多久就不打自招了……”
朱元璋合了奏疏,同時瞥了一眼武官。
對此,武官也隻能低下頭:“臣沒想到他們如此經受不住誘惑……”
“誘惑?”朱元璋往前探了身子:“渤海王誘惑他們什麼了?”
“這……自然是軍餉和……”武官想要說些什麼東西,可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
若說軍餉,朱高煦給麾下兵卒開的年俸確實很高,但卻還是比不錦衣衛給這些人的俸祿。
武官不知道說什麼是因為他發現朱高煦除了軍餉後,似乎真的沒有給過這些錦衣衛什麼東西。
可即便如此,這些錦衣衛卻還是在不知不覺中為朱高煦說儘了好話。
“陛下,臣這就將他們調回。”武官說不出來,隻能跪下叩首。
“調回作甚……”朱元璋將奏疏放在了一旁的桌:“調回他們,那小子不就知道監視他的人是誰了嗎?”
“更何況,他能以這樣的手段收服你派去的這些人,你能保證另外派去的人就能抵抗住他這手段?”
朱元璋將奏疏拿起丟到武官麵前:“繼續把他們留著,隻要大體的消息不出錯,其它也沒什麼。”
他很自信,但這是應該的。
朱高煦現在之所以能讓吉林城爆發出那麼大的潛力,這並不是他個人能力有多麼出眾,而是大明的錢山糧山在給他開道。
沒了遼東都司的錢糧,沒了宗人府和戶部發的歲俸,朱高煦所建立的這一切都會在轉瞬間土崩瓦解。
對於當下的局麵,朱元璋樂於此間,甚至想讓朱高煦繼續這樣下去。
朱高煦想要維持當下的局麵,就必須緊緊和大明朝廷綁在一起,綁的過深了,他就永遠不可能鬨出什麼事情。
儘管在朱元璋看來,吉林城的那七千多人也鬨不出什麼事情,但有著防備心始終是好的。
“陛下,殿下與女真人互市的事情……”
武官低著頭小心翼翼開口試探,朱元璋卻不等他說完便打斷道:
“打探清楚他們互市的東西都有什麼,另外那小子在鐵礦和煤礦的寨子是個什麼情況,也讓人探查清楚。”
鐵礦與煤礦這兩者對於任何勢力來說都是緊張之物,朱高煦能找出這兩樣東西朱元璋不吃驚,但他想要知道自家孫兒的這兩個礦場隻是單純的挖礦,還是在私底下經營著什麼見不得光的勾當。
朱元璋眯了眯眼睛,但正在此時,偏殿的門卻被人敲響了。
“篤篤……”
“爺爺,下麵人了一份奏疏,臣孫拿不定主意,不知可否進來?”
朱允炆的聲音在門後響起,朱元璋聽後也沒有多想,隻是看了一眼武官:“去辦你的事吧,順帶讓太孫進來。”
“是……臣告退”武官起身作揖離開,而朱允炆也在片刻後走進了偏殿內。
他手裡拿著一份奏疏,在走前後雙手遞給朱元璋,老朱也順勢接過。
在奏疏接過之後,他看了眼奏之人,卻不曾想居然是戶部尚書鬱新。
看到鬱新的名字,老朱便知道了這奏疏恐怕與西南的事情有關,隨後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不出他的意料,奏疏的內容是關於川南與雲南礦山的事情,鬱新在奏疏中闡述了如今廟堂中許多臣子都在想著同時開采雲南及川南金銀銅礦,但鬱新認為現在的大明無法同時向川南和雲南移民。
雲南與四川的關係,和雲南與其它地方的關係不一樣。
北方移民和南方移民是兩套班子,雲南與四川同屬西南,因此在移民問題,二者不免會撞分配問題。
以往朱元璋對雲南移民的力度大過四川,這既是因為四川本土還有二百餘萬漢人,也是因為要保四川必須要守雲南。
隻是當下雲南與四川川南地區衝撞,二者都有足夠的礦山,也都是大明所急需。
如今廟堂有三種聲音,分彆是開采四川和開采雲南,以及兩者一起開采。
開采四川的官員認為川南金銀銅礦數量並不算少,而且由於背靠成都平原,緊鄰長江水係,因此完全可以在開采後減去運輸問題。
不僅如此,他們認為如果平定川南六府,並隨之移民,那自隋唐以來所形成的“四川防務在成都”的局麵就可以得到改善。
這一局麵得到改善後,成都南部平原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甚至勾連南部的安寧河穀。
至於支出雲南的官員則是以為西南要防在雲南,而且雲南土司及土民數量是漢人的五六倍,開發雲南礦山可以更好的移民實邊,保護大明西南邊陲。
這兩者的聲音,朱元璋都有在傾聽,因為官員們爭的東西表麵是人口,實際是未來二省的定位和發展。
對此,朱元璋本人是傾向雲南的,畢竟有著前元滅宋的例子在,他很清楚雲南對西南乃至大明意味著什麼。
如今有了如此多的金銀銅礦,正是移民雲南的好時機。
一旦這些金銀銅礦得到開采,那許多商人就會蜂擁而至,雲南商道也可以就此打開,帶來更多的人口和商貿。
移民十幾萬人前往川南,對於四川整體來說是錦添花,但對於大明在雲南的統治卻是雪中送炭,朱元璋比誰都明白這個道理。
相比較前二者,朱元璋對於第三種聲音的態度就不太好了。
前二者不管怎麼說,都是從大明和朝廷的角度出發,但第三種就是單純的蠢或壞。
在廟堂之的人,有哪一個看不出如今的大明在西南是沒辦法齊頭並進的?
他們之所以要同時派軍鎮守川南和雲南,為的就是開采川南和雲南的金銀銅礦,繼而將以鈔抵稅的政策持續下去。
他們可不管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他們要的隻是自己能得利。
想到這裡,朱元璋抬頭看了一眼朱允炆,眸光沉著的嚇人。
“你以為,是開采雲南還是開采四川……”
“孫兒……”話到嘴邊,朱允炆卻說不出來了,因為他感受到了自家爺爺的不快。
“孫兒覺得,還是先開采雲南,並依照今年之法,每年編兩萬餘戶為三至四衛前往雲南。”
“依照眼下雲南金銀銅礦的情況,最少要增設七十二個千戶所,按照地區劃為十個衛。”
明軍衛所並不是固定的每個衛五個千戶所,一般內地除南直隸外都在三到五個,軍情嚴重的地方可以達到五到十二個不等。
因此,朱允炆才會提出將七十二個千戶所劃分到十個衛裡。
不過不管怎麼說,七十二個千戶所也就是最少需要七萬兩千軍戶,而雲南軍戶遷移過後的逃亡率可以達到四成,因此想要在雲南留下七萬兩千軍戶,起碼得遷移十餘萬戶前往,隻能多不能少。
十餘萬戶聽去不多,但如果按照口數就是五六十萬人。
如今天下各省中,即便是人口最多的南直隸和浙江兩省也各才一千萬冒頭,想要遷移五六十萬人前往雲南,這難度不必多說……
“這事情就交由你去辦吧,若是移民能在雲南穩定些,那雲南的金銀銅礦也就可以入庫,說不定能趕秋稅,到時候以鈔抵稅的壓力也就輕些了。”
在朱允炆給出朱元璋滿意的答案後,他順勢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朱允炆。
“孫兒領旨……”朱允炆作揖應下,他心裡比誰都清楚自家爺爺的做法。
與其說讓自己去辦這件事,倒不如說讓渴望獲利的江東六府之人去辦這件事。
他聽的很清楚,自家爺爺提及了今年的秋稅和以鈔抵稅,而以鈔抵稅又以江東六府獲利最甚。
朝廷想移民,可不是簡單的一句話就能夠促成的,而是需要地方官員和胥吏的配合才能實現。
以鈔抵稅能不能繼續下去,現在已經不是看雲南的金銀銅礦了,而是看江東六府出身的官員是否配合移民。
想到這裡,朱允炆緩緩退出了偏殿去,隨後消失在殿門拐角處。
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朱元璋端起了旁邊的一杯茶,細細品了一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