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僉事的家丁詢問過就近卜顏堡的其它小部落,他們都說卜顏堡在秋收開始過半後就會讓族中善於收割的一些人乘坐小舟順江而下,前往南邊的忽刺溫城收割那邊的糧食。”
“這個數量,通常是七八百男丁,另有三百左右的兵馬護送。”
“如果我們等這批人走了,再行攻打卜顏堡,那勝算會更大。”
話音落下,傅讓抬頭看向了朱高煦,讓他做出決斷。
對此朱高煦沒有及時回答,而是沉吟片刻,腦中不斷構思。
過了幾個呼吸,他才開口說道:“等張純他們那二百人回來,我們就即刻動身。”
“在此期間,林粟和亦失哈伱們二人負責修建從吉林城到撒叉河口的渡口,給西陽哈那老奴添加些緊迫感,提前遷移些人丁去下遊。”
朱高煦雖然渴望獲得大量勞動力,但他也清楚卜顏堡那兩萬多人他吃不下,也養不起。
在聽完傅讓的介紹後,朱高煦對於這次作戰的戰略目標就是擊垮西陽哈部,從卜顏堡擄掠不少於三千人口。
如果能更進一步,那最好能將卜顏堡長期占領,獲得那裡的近萬畝熟地,同時擊斃西陽哈這老奴。
“都退下吧。”傅讓似乎有什麼話要與朱高煦說,因此招呼左右的總旗、百戶官紛紛退下。
在他們走後,傅讓這才開口說道:
“軍中雖然有軍馬四百六十七匹,但其中有馬甲的僅有原來城內的二百六十七匹,剩餘二百匹沒有馬甲。”
“我昨日剛回吉林城就去軍械坊看了,當下甲胄充足,理應先在這兩個月裡打造出二百套馬甲。”
“此外軍中兵卒的訓練我也看了,原先的四百多屯田兵雖然也被編練為戰兵訓練四個多月,但畢竟比不原來的戰兵和我們帶來的人。”
“我的意見是,這次留下原先的屯兵和部分戰兵守城,僅帶一千人乘騎軍馬、挽馬前往卜顏堡。”
“城中的挽馬已經有六百七十七匹,你隻要在互市中再買些,湊足一千匹挽馬,屆時我們就可以帶著所有挽馬和軍馬前往卜顏堡,頂多五日就能抵達。”
傅讓想要兵貴神速,這與朱高煦所想的不謀而合。
當下的殿內隻有他和朱高煦、亦失哈、林粟沒離開,交代事情也比較方便。
朱高煦抬頭看向亦失哈:“城中糧食不管還有多少,先拿去與六城做生意,但不要太引人注意,彆讓西陽哈察覺我們要走陸路。”
“是!”亦失哈也知道擊敗西陽哈後能獲得不少繳獲,平日裡精打細算的他也沒有在關鍵時候落下鏈子。
見亦失哈應下,朱高煦也對林粟和傅讓說道:“今日起,城裡的一千三百多兵卒就交給他們分彆訓練了。”
“若是能將行軍速度再提高,那就更好不過,實在不行也沒辦法。”
“末將領命!”傅讓與林粟應下,隨後三人相繼離開了承運殿中。
在他們離開後,朱高煦也繼續觀摩起了沙盤。
與此同時,離開吉林城兩個多月的楊彬也帶著毛皮、人參等貨物回到了江南。
與此前販賣毛皮的所有商人一樣,楊彬帶回來的毛皮剛剛製成成衣就被南京城內的高門勳貴們訂購,諸如遼東的鹿角、虎骨、補物等商品更是被勳貴們瘋搶。
回到江南不過半個月,楊彬便將帶來的貨物售出一空,同時在蘇湖二府購入了三萬餘石糧食準備北運。
楊彬手拿渤海王府的印信,想要了解他的背景十分容易。
他的背景讓許多想對他動手的人投鼠忌器,但同時他的背景和他做的事情也很快被有心人傳入宮中。
“三萬六千餘石?”
深夜的乾清宮裡,正準備洗漱入睡的老朱得到了武官帶來的情報。
在得知朱高煦在短時間內就做成那麼大筆生意的時候,老朱當即便對武官詢問:“北邊的人也隨著這商賈的隊伍回來了吧,他們如何說的?”
老朱並不擔心朱高煦的生意大,他隻在意朱高煦的生意有沒有損害到大明的利益。
“殿下與北邊的東虜互市具是以糧食、茶葉和鐵鍋來做生意,除了茶葉有可能被這群東虜交予兀良哈做生意外,其餘倒是沒有太大違禁。”
“隻是殿下與東虜互市過多,許多商賈前往遼東中輸糧食後采買不到毛皮和藥材,六部之中有不少官員非議……”
武官轉述著從下麵收集而來的情報內容,得知這情報,老朱舒展了身心:
“他能恪守律法是好的,這生意旁人做也是做,他做還能保境安民,便讓他做吧。”
在朱元璋看來,朱高煦用自己的辦法來讓吉林城自給自足,並且並沒有違反大明律,這樣的做法理應褒獎。
倘若所有藩王都能如他這般頭腦靈活,恪守本分,那自己也就不用那麼頭疼了。
“陛下,還有一事……”
朱元璋還在感歎著朱高煦腦筋靈活,武官就再度奏。
“說吧”朱元璋喝了一口安神茶,武官也繼而開口道:
“據北邊隨商隊而下的兄弟所說,殿下去吉林城不過兩個月,便已經將吉林城耕地翻了一番,這還是五月份的消息,當下恐怕已經翻了兩三番了。”
“多少?”朱元璋以為自己聽錯了,但當武官重複一遍後,朱元璋有些不淡定的放下了手中的安神茶。
作為一個農民,他很清楚開荒要具備什麼底子,開荒的難度又是如何。
如今朱高煦能在短時間內把開荒進行的如此迅速,要麼就是吉林城人口遠不止遼東都司記載的那點,要麼就是朱高煦和女真人做生意得到了許多畜力。
這兩種可能裡,他更傾向於後者。
對於民生來說,畜力多了就能更快開墾荒地,百姓也負擔變少。
但對於軍隊來說,一旦有了足夠的畜力,一支三千人的軍隊,甚至可以當成五千人來用。
“讓下麵的人把吉林城開荒的過程,詳細的寫下來,我要親自看看這小子是怎麼做到的。”
“另外還在北邊的那群人,讓他們儘快將吉林城的消息送來,不得馬虎。”
朱元璋沉聲對武官吩咐,武官也作揖應下。
武官本以為事情到此為止,自己也可以退出乾清宮,但朱元璋卻再度開口:
“龍州的事情查清楚沒有,常茂到底真的死了,還是詐死……”
他開口提起了常遇春的兒子常茂,而常茂本人不僅是馮勝的女婿,還是新淮西勳貴之中的重要人物。
常茂雖然是馮勝女婿,但常茂卻認為馮勝比不自家父親,因此不肯接受馮勝的約束。
在隨馮勝征討納哈出的時候,常茂常常做出違反律法的事情,馮勝多次譴責他,但常茂卻不以為意,甚至在對待馮勝的態度十分傲慢。
馮勝雖然憤怒常茂對自己的態度,卻沒有揭發他做的這些事情。
之後二人因為納哈出一事鬨得十分難堪,常茂因為砍傷納哈出而被押送回京。
在回京之後,常茂借機彈劾馮勝,朱元璋聞言當即收回馮勝的總兵印,讓藍玉總領北伐,繼而打出捕魚兒海大捷。
事後,在確定馮勝無罪後,朱元璋將常茂貶去廣西龍州。
雖說是虎落平陽被犬欺,但到底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常遇春的威名,再加常茂本身也是統兵大將,讓他在小小的龍州混得風生水起。
龍州土官趙帖堅沒有兒子,但有兩個女兒。
他的長女嫁給了太平州土官李圓泰,次女則是被他送給了常茂,被常茂收做了妾室。
洪武二十一年趙貼堅去世,因為沒有兒子,他的趙宗壽繼承了土官的職位,但趙貼堅妻子黃氏卻並不承認他的地位,在他繼承土官職位後,更是憑借常茂的權勢統攬龍州大小事務,將趙宗壽架空。
洪武二十四年常茂去世後,黃氏和宗壽爭奪龍州官印,互相檢舉揭發。
黃氏借機讓人虛構流言說常茂實際沒死,趙宗壽知道詳情。
這件事情在不久前傳到了南京,朱元璋知道後狐疑,派遣官員詢問趙宗壽,並且命令趙宗壽如果常茂還活著,就讓他把常茂交出來贖罪。
在派遣官員詢問的同時,朱元璋自己也派遣錦衣衛調查常茂是否還活著,畢竟如果常茂還活著,那日後他難免生亂。
麵對朱元璋的詢問,武官保持著作揖的姿態:“下麵的兄弟日前剛到龍州,還未開始調查,想來也就在這幾日就能得到消息。”
“嗯……”朱元璋應了一聲:“不管是龍州還是吉林城,隻要有了消息立馬如實稟告朕。”
說罷他似乎想到了什麼更為重要的事情,表情也沉重了幾分:“江南的寶鈔如今市價幾何了?”
“自移民一萬八千戶,今歲以鈔抵稅的消息放出後,當下已經漲到了每貫六百四十文。”武官如實回答,而這個價格也令朱元璋十分滿意。
如今不過七月中旬,距離秋稅還有兩個半月,不出意外的話,寶鈔會漲到七百乃至八百文。
不得不說,高煦那小子的辦法確實有用,寶鈔與賦稅掛鉤後,果然開始漸漸回升。
如此持續個三五載,到時候自己就可以把那件事情給做了……
想到自己心中的那件事,朱元璋也沒有了討論其它事情的心情,擺擺手:“你退下吧。”
“臣告退”武官挪動著已經僵硬的雙腿,緩緩起身後從乾清宮內離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