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他的回答,朱高煦突然覺得自己還挺富有的。
雖說他沒有大寧那麼多羊群,但架不住他這邊耕牛挽馬多,開辟的耕地就更不用多說了。
這麼想著,他又與楊寧聊起了其他的事情,楊寧也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跟朱高煦聊天,楊寧就感覺像是在和高自己一級的朋友聊,倒是沒有像和指揮使、寧王那樣的人物聊起來時感到負擔。
漸漸地,他也越說越多,最後乾脆不用朱高煦詢問,他便能主動找話題,而朱高煦也總是笑著回應。
不多時,等趙牧帶著行軍陣圖回來,朱高煦他們已經聊了兩刻鐘。
將行軍陣圖遞給楊寧後,朱高煦也起身對楊寧笑道:“我先去城中與將領們議事,你和趙牧一起去休息休息,稍許等著吃開拔宴吧。”
“與你聊天倒是開心,若是這次北巡能碰到,亦或者北巡結束後十七叔再派你來,屆時送你幾隻羊帶回去。”
“至於這次就不行了,這豬羊雞鴨肉興許不夠吃,等下次吧。”
朱高煦拍了拍楊寧後背,楊寧也是慚愧道:“是末將叨擾了殿下,如何敢領殿下的禮物呢。”
“哈哈……”朱高煦聞之笑道:“都是為朝廷立功流血的弟兄,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話音落下,朱高煦也不再解釋,隻是讓趙牧記著提醒自己欠楊寧幾隻羊,說罷便走回道路,翻身馬往肇州城趕去。
瞧著他離去的背影,楊寧也不由對身旁趙牧道:“殿下平日都是這麼平易近人嗎?”
“是啊!”趙牧笑道:“難道寧王不是這樣嗎?”
“額……”楊寧被他這話問的語塞,隻能咳嗽著說起彆的話題,同時在他的帶路下前去城中休息。
在他們剛剛進入肇州城的時候,朱高煦也來到了肇州千戶所內。
在此刻的所內,十餘名武將正在對著沙盤和地圖做出部署,其中帶頭的正是傅讓和林粟。
“如何,都規劃好了嗎!”
朱高煦走進了正廳裡,而傅讓則是揉了揉眉心:“你設這個參謀部,真的是讓人頭疼。”
“哈哈哈……”聽到傅讓的話,朱高煦笑的合不攏嘴。
作為一個在現代參軍的人,朱高煦自然知道參謀的重要性。
儘管古代也設有參軍,將領也有自己的幕僚,但說到底這些都隻是幾個聰明才智的人聚在一起,而參謀部則是聚集更多人的指揮來謀劃規劃。
雖然他們打仗不一定行,但用他們來籌劃出兵和行軍、管理後勤卻沒的說。
有了他們,朱高煦在行軍路無疑會輕鬆許多。
朱高煦記得有一本書的內容寫的很通俗,寫的是如何指揮各級軍隊。
這其中,作者連班、排都沒有提及,而是直接以“一個連隊可以覆蓋五百到一千米寬陣地,可以進攻或防禦一個村鎮”作為開頭。
一個營或者一個連如果加強了可以拔除水泥工事的火炮,就可以獲得獨立作戰資格。
一個團,有可能存在獨立醫療保障、執行壓製任務的獨立炮兵、會有反坦克和防空體係、需要組織分配物資補給。
其陣地可能有小到兩公裡,大到六七公裡那麼寬。
那麼這裡麵的具體情報,就需要指揮官時刻組織偵查,驗證級情報。
你需要綜合判斷出敵方的火炮口徑、裝甲單位、部隊番號,以協助級進行戰略判斷。
若是一個師,那你需要能夠繪製地圖,包括交通圖、地形圖、炮兵校準地圖,並把所有圖綜合起來,把一部分按照標尺網格化後下發給基本單位。
指揮官需要組織交通,而這可能有幾百輛甚至千輛卡車為你提供支持。
你的直屬火力偵察連要時刻跟你彙報遇敵情況。
你的化學戰小組要時刻在各處評估有沒有風險。
你手中的炮兵,要時刻分析對方炮彈路徑,進行反炮兵壓製。
你需要在大尺度考慮部隊部署,比如高地、河流、村落、道路等。
你必須明確的知道層的戰役目的,來協調自身的火力投送強度、士兵與裝備毀傷速度。
另外,重型火力的行進和展開,你必須時刻關注。
一個軍,可能有一整條鐵路線或者一整個港口為你服務。
戰鬥前,你必須時刻評估你的作戰目的、交通線長度、物資儲備。
一旦出現交通線和物資跟作戰目的不匹配,戰事就會失敗。
對於部隊的集結、行進、展開,你必須立體思考。
這樣的思考,不是像下級單位一樣單純考慮一條展開線,而是必須考慮到戰略的效率問題,又要考慮到風險問題。
比如,如果你在集結或行軍狀態,重火力沒有展開時,敵人突然強襲十數公裡如何?
如果敵人有裝甲力量,突然數十公裡強襲如何?敵人的空軍會如何對我方後勤打擊和遲滯?
由於你的陣地範圍極大,遠超出一般火炮控製區域,那麼數十公裡尺度的機動防禦、強襲穿插,你必須考慮。
少則兩萬,多則三五萬的人在你的指揮下作戰,你必須把傷亡、甚至建製當做數字,不得有任何憐憫。
一個集團軍,十萬人打底,百公裡寬的戰線。
戰術空軍直接接受你的指揮,戰略空軍打擊時刻與你配合。
如何調動敵人,如何利用這些時機削弱敵人,你需要時刻盤算。
比如,適當的暴露出虛假的空檔,引誘敵人陣線移動,將其補給中心暴露在危險位置。
比如,利用你的機動部隊輪番加強前線或者要求部隊提高傷亡速度和彈藥消耗,給對方基層營造出一種處處都是主攻方向的假象,誘使敵人快速消耗和分散補給與預備隊,然後再集中你的力量一舉突破。
你的工作,已經從真實戰場到了無限遠離,反而接近了象棋圍棋。
這個時候,補給、距離將始終是你的核心關注,你已經需要在國家層麵,為部隊爭取裝備、補給優先權。
至於更大規模的指揮,已經脫離了指揮官的概念,而成為了國家統帥、副統帥的概念。
你的行為,會直接成為國家的戰略與意誌……
以的內容,朱高煦前世看書時,隻當是了不起的內容來看,包括史記中韓信說劉邦最多可以帶十萬軍隊的話也是一樣。
對於這些內容,朱高煦並沒有任何感覺。
可是,當他來到了大明朝,並且親自開始帶兵時,他這才對於軍事和曆史有了了解,才有了一定感覺。
這種感覺,到吉林城之戰結束後,達到了一個頂峰。
書的內容雖然講述的是現代體係下的作戰方式,但放在古代一樣適用。
就好像朱高煦現在的處境,他指揮的是五千人,那麼他是否做到了一個加強團該有的東西,一個加強團長該做到的事情?
不提團級需要的獨立炮兵、反坦克、防空體係。
先說獨立醫療保障,朱高煦在吉林之戰後,就已經讓一些士兵進入醫院緊急學習,掌握了基本的傷口消毒、縫製傷口和包紮傷口等外科手段。
五十人的總旗配置軍醫三名,這次出征的路,合計有三百名軍醫,足夠在戰後搶救傷兵。
至於團級的組織後勤、分配補給這一件事,正是當下傅讓他們正在討論的。
統籌後勤這件事情並不輕鬆,饒是傅讓他們十幾個人在這裡討論了一天,也才堪堪解決了所有問題。
“你自己看吧……”
傅讓將文冊遞給朱高煦,朱高煦也順手接過翻閱。
“等消息的這些時日,原先儲備的補給都消耗了不少,不過這些天吉林城那邊也一直在為我們補給,始終保持在足夠五十五日的補給範圍。”
“現在算下來,十艘二百料船的糧食、豆料、箭矢、火藥、乾菜、鹽晶、醋布等補給都充足,能夠保證五十五日的長途作戰。”
“不過,這是指用船隻走水運運輸的情況,一旦我們到時候越過惱溫江,去到兀良哈地麵,那所有輜重就得靠挽馬運送了,挽馬的消耗會增加,所以五十五日的補給,實際很可能隻足夠撐五十天,或者更少……”
傅讓沉著開口,朱高煦翻閱看過後卻頷首:“足夠了。”
“隻要搶到足夠的牛羊馬匹,再解決一些部落的兵馬,留下老弱婦孺給哈剌兀就足夠。”
朱高煦的想法很簡單,圍點打援般的逼迫哈剌兀分兵救援,然後趁機吃掉他一部兵馬,給他造成重創就足夠。
畢竟有朱權在南邊,哈剌兀不可能專心對付自己,隻要他分兵,自己就有機會。
至於說全滅哈剌兀主力,這件事情彆說他,就是如今的大明也做不到。
倒不是大明打不過哈剌兀,而是要在漠東大規模用兵,後勤補給是一個大問題。
老朱給自己十萬石,那不是他大方,而是想要搜尋到兀良哈諸部駐牧地,並給予打擊,那差不多是要消耗十萬石糧食。
隻是老朱不知道,朱高煦很清楚惱溫江的走向,並且他還通過次吉林城被俘的蒙古人,得知了兀良哈的幾處駐牧地。
相比較朱權還得花費時間摸索北,朱高煦的目標可以說十分明確。
不僅如此,朱高煦有惱溫江和五千匹挽馬作為運力,完全可以省去萬民夫的口糧,並且行軍速度也能提高。
正因為有了這些準備,朱高煦才能用五千石軍糧和其它豆料等補給進行這次北巡。
雖說五千石軍糧消耗了三萬石糧食,但朱高煦不管怎麼說,也賺了七萬石。
如果這次出塞能帶回多些牛羊,那他今年可就能過一個肥年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將目光放到了自己所製作的沙盤。
他的目光停在了哈剌溫山脈腳下的兀良哈禿城,嘴角輕挑:
“哈剌兀,這次我們的交鋒,攻守易形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