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各懷鬼胎
“混賬!”
麒麟門外,孟章一聲輕喝,當即讓所有準備拔刀的渤海弟兄停止了舉動。
徐增壽來不及鬆一口氣,便見孟章輕笑側頭看向郭英:“老侯爺,您這又是何必呢?”
“王妃在我渤海位置穩固,軍民百姓無不敬仰。”
“殿下若是進了京城,隻有惠利郭家之說,可無折損利害一說。”
“這可是太祖高皇帝賜下的婚約,也是希望您幫扶我家殿下之證明。”
“哼!”郭英風裡來雨裡去,南征北戰上百場,什麼場麵沒見過。
當年他敢帶著十幾騎衝入王保保十數萬大軍陣中夜襲,自然不怕孟章手下這區區數百人。
“高皇帝可未曾教你家殿下造反。”
郭英一句話說出,孟章卻輕笑:“高皇帝也說過讓陛下按照殿下的《削藩論》來削藩,不要操之過急。”
孟章巧妙回應郭英,如果朱允炆不強削藩王,那自家殿下怎麼會造反?
這回答讓郭英語塞,他也理解不了朱允炆為什麼會愚蠢的去親信那群文人。
當然,其中讓他最為難受的,還是朱允炆對自己的不信任。
自己作為先帝最早的一批衛士,可以說是淮泗老兄弟之中與老朱關係最親近的人,不管是老朱還是馬皇後,甚至是朱標……他們都對自己禮遇有加,自己也恪守本分,從未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
隻是到了朱允炆這裡,這個自己匆鷯醫爬愣帷看到大的少年天子對自己的態度可以說從先帝死後每況愈下,若不是這次孟章兵圍京城,說不定自己連見一麵那個少年天子都做不到。
兵臨城下,反倒是需要自己出馬了……
這麼一想,郭英確實有些喪氣。
麵對胡人的千軍萬馬時他膽氣十足,可對於自家‘陛下’囑托輔佐的新君,他卻提不起一絲士氣。
“此地無可坐之地方,老侯爺若是要代表陛下來議和,儘請開口吧。”
孟章眼看自己將郭英士氣打壓,當即輕笑開口,而這也讓郭英想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隻是他稍微一想,臉上便露出苦澀,乾巴巴的從嗓子之中擠出一句:“這些東西,都是你家殿下教你的?”
“可以算是。”孟章始終保持一絲笑意,似乎對於整個局麵都已經完全掌控。
事實也確實如此,江麵有楊展兩千水兵,十艘裝載火炮的戰船,以及十艘為了節省空間拆卸火炮的無火炮戰船。
南邊,徐晟帶著兩千騎兵擋住了京城向南通往秣陵關、大勝關的驛道。
東邊和北邊又有自己的三千多騎兵和幾百傷了戰馬,隻能充當步兵使的騎兵。
不管怎麼看,京城都不像是能組織足夠兵馬能反撲他們的樣子。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京中馬匹不夠,朱元璋耗費三十一年養起來的五萬餘騎兵,開戰前朱允炆尚能掌握四萬餘,可眼下隻剩下兩萬不到,其中一萬還分布在西陲和邊塞,隻有江北俞通淵那不足一萬可用。
江北俞通淵無法渡江,擁有騎兵也無用。
自己要做的,就是再包圍二三日城池,等待自家殿下攜帶野戰炮,以及崔均戰船所攜帶的攻城炮抵達,那時就是拿下京師外郭城之日。
沒了外城的廣袤耕地,京城必然會人心浮動,到時候就是可以內外夾擊的時候。
想到這裡,孟章看了一眼徐增壽和徐鷹緒。
“此戰波及一年有餘,遼東、北平、山東、淮南百姓飽經戰火……”
眼看辯不過孟章,郭英也開始如背書般講述這兩年百姓所遭受的苦痛,然後話鋒一轉,婉轉說出了皇帝願意割地求和的想法。
“嗬嗬……早該如此了。”
孟章輕笑著迎合,似乎在為朝廷願意這麼做而十分高興。
徐鷹緒見狀舒展了眉頭,唯有郭英和徐增壽眉頭緊皺不減。
郭英是覺得事有蹊蹺,朱高煦不可能在這種時候接受皇帝的議和,而徐增壽則是覺得孟章有些受不了誘惑。
“此事,我需要快馬快船傳去揚州,請老侯爺和兩位舅公子暫時返京,待明日消息傳回,我必然請人親至麒麟門回應。”
“好……”郭英心中還是有種不真實感,雖然口頭應下,但還是想從孟章臉上看出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隻是他看了許久,都沒有看到任何不對勁的地方,最後隻能無奈轉身上馬離去。
待他們走遠後,兩名渤海指揮使才走上前來,小心翼翼道:“孟哥,真要議和啊?”
“議和?”孟章臉上笑容緩緩收斂,轉而陰鷙:“天下都快到手了,誰會想議和?”
“他們不過是想拖延時間罷了,正好我們也需要拖延時間,那就陪他們演一出又何妨?”
孟章說罷,當即吩咐十幾名騎兵去四周村莊搜集可以製作軍帳的厚油布,自己則是繼續坐回了那泥濘的草地上。
不提他,單說郭英他們返回京城後,當即便直奔紫禁城而去。
平日裡除了正旦、冬至和萬壽節才會打開的奉天殿難得打開,數百名在京官員站在殿內,雖然沒人說話,沒人敢動,但那氣氛卻能讓人感覺壓抑,似乎所有人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在他們的翹首以盼中,郭英三人眾人帶著“好消息”登臨奉天殿。
眼見郭英等人到來,朱允炆連忙起身詢問:“城外之人如何說?”
他倒也不稱賊兵了,直接用那人來搪塞,實際上說的便是朱高煦。
不過他倒是猜錯了,領兵突襲京城的不是朱高煦,而是孟章和徐晟。
“城外將領乃是渤海賊軍偽委的山東都指揮使孟章,從他的表情來看,他倒是很滿意朝廷開出的條件。”
“果然是山野之民。”郭英話音才落下,朱允炆腦中就浮現這麼一句話。
他倒是沒想到渤海居然那麼容易就能滿足,原本他都已經做好了把徐州、山西都交出去的打算,但眼下看來,應該不至於到那種地步。
“那孟章說了,消息來回需要一日,明日他會派人將消息送往麒麟門,老臣願意班值麒麟門,為陛下勘察消息真偽。”
郭英接著開口,不過朱允炆一聽到他要值守麒麟門,立馬就拒絕道:
“武定侯勞苦功高,又過花甲之年六載矣,若是讓武定侯您值守麒麟門,朕心不安。”
朱允炆倒不是真的關心郭英,他完全是怕郭英晚上把麒麟門的城門給打開了。
郭英似乎也猜到了朱允炆的反應,因此在他開口之後,郭英倒是沒有太大反應,隻是作揖退回了武官位置上。
瞧著郭英消停,朱允炆鬆了一口氣,同時也開口道:
“雖說已有議和之底,但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城中征募鄉勇要繼續,直到湊足十萬鄉勇,足夠駐守內城方可!”
“陛下聖明……”
推金山倒玉柱的附和聲傳來,朱允炆倒是鬆了一口氣,袖子一甩便退朝,回內廷休息去了。
殿上,群臣雖然也質疑渤海軍為什麼會答應的那麼爽快,可一想眼下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反正不管渤海軍準備怎麼辦,他們都得抓緊一切可以抓緊的時間,努力將城防加固。
一時間,整個京城人心浮動,在京軍民不論家中是否有男丁參軍者,皆被抓出男丁充為鄉勇。
整個京城物價飛漲,斤米百文的物價隨處可見。
麵對這種惡意哄抬物價的舉動,放在洪武年間絕對是抓住即打殺的例子,然而在這朱允炆的治下,這群洪武年間地位低下的商賈就像依靠泰山,饒是五城兵馬司前來斥責多次,卻依舊能看到這牌子牢牢插在米堆上。
與此同時,經曆了一晝夜的趕路,崔均所率艦隊總算抵達了萬壽鎮南的渡口。
從包港到萬壽鎮南渡口這百餘裡的路程,逆流而上的情況下,他們足足花費了十個時辰,從昨日入夜到今日黃昏才抵達渡口。
由於朱高煦有吩咐,因此渡口方向一直有兵馬留守觀察。
當崔均他們抵達此處時,朱高煦第一時間便得到了消息,騎著黃驃馬便往這邊疾馳而來。
“崔均!”
朱高煦難以掩飾心中高興,直接表現在了臉上,不過不管是誰,麵對如此功業恐怕都很難展現出原本該有的養氣功夫。
“殿下,事情成了,末將前番已經與楊都督在上遊所放沙船的兵卒碰麵,京城被徹底合圍!”
事到如今,崔均也就不用再掩飾楊展的姓名了,畢竟楊俅全家老小都在崇明,朝廷完全控製不到他們一家人。
何況即便他們想對楊俅一家下手,也得想想怎麼走出京城。
“前番我看揚州有兵馬調動情況,我就知道事情多半是成了。”
朱高煦翻身下馬,激動的擁抱了一下崔均,那力氣之大,差點沒把崔均夾死在他懷裡,令人窒息……
“咳咳!”崔均幾聲猛烈咳嗽,朱高煦才鬆開手,然後指著揚州道:
“這些地方有固定豢養信鴿的地方,來到江南,我們吃虧就吃虧在這種事情上,消息傳遞要比他們慢些。”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礙事,伱的船隊可以帶多少人前往南邊?”
朱高煦目光灼熱,崔均聞言也開口道:“若是隻是去江南岸的鎮江,利用南邊的大塊沙州,差不多兩個時辰可以運一批人,一批人能運兩千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