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父子雄才
“稅務司糾察所得皆在奏疏之中,所獲耕地儘數發放給予無田地百姓,收回積欠賦稅七十六萬餘石,額外查抄所獲三十七萬七千餘石,金銀字畫古董等物折色約六十三萬貫。”
十月武英殿內,當朱棣聽著戶部尚書鬱新的彙報,他也頷首表示滿意,但還是詢問道:
“稅務司,眼下都派往江北了嗎?”
“回陛下,都已經被殿下派往江北了。”
經朱棣、姚廣孝等人提醒後,朱高煦也意識到自己有些驕傲自滿。
因此,他將稅務司的重點主要放在了直隸的江北地區,擺出了和江東六府緩和的姿態。
然而因為下西洋的事情,他始終與文官們尿不到一個壺裡。
原本曆史上上位就和江南群臣激進對立的朱棣,現在反而成為了保守派。
見鬱新說朱高煦退讓一步,朱棣也滿意點頭:“除此之外,還有甚改變?”
“山東三府的移民速度放緩,梳理黃河、運河的事情也被調整工期為十年。”
鬱新的回答,算是朱高煦交出的一份答卷。
除了營造北京、下西洋這兩件事情他沒有耽擱外,其它事情無一例外都被放緩了步調。
“步子倒是放緩了,不過他雖然放慢了步調,但廟堂上的聲音反而越來越大了。”
朱棣瞥了一眼鬱新,鬱新聞言也作揖道:“為了些蠅頭苟利,他們聲音大倒也正常。”
鬱新很明白,下西洋和營造北京這兩件事情,實際上不止是太子想做,就連這位皇帝也想做。
正因如此,皇帝才一直沒有乾涉太子的舉動,反而一直在緩和他和群臣的關係。
說的不好聽些,太子現在倒是有點像幫皇帝背黑鍋的。
明明這些事情皇帝也想做,但他裝著不是很想做,兩父子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廟堂上的群臣就像猴子,被這兩父子耍著玩。
“兩京十四省的賦稅收取如何了,都造冊了嗎?”
朱棣詢問起了關於財政的情況,鬱新聞言則是作揖:“還有三五日才能清點出來。”
“不過這次清點中,山東及南直隸等地人口增加不少,耕地也是同樣。”
鬱新回答的這些地方,正是朱高煦大力出手的地方。
自洪武二十四年後,大明的《黃冊》和《魚鱗圖冊》就是一筆爛賬。
各省基本都是抄舊,唯有這次的山東、遼東、南直隸三省的耕地、人口變化較大。
“增加多少?”朱棣眯了眯眼睛詢問,鬱新見狀也不假思索開口回應。
“洪武二十四年,山東五百二十五萬五千餘口,如今已經移民三十六萬有餘,可此次清查過後,卻依舊有五百二十四萬六千餘口,隻少了不到九千口。”
“此外,耕地數量也增加了約四百二十萬畝,現有五千七百二十六萬七千餘畝。”
“與山東類似的,還有遼東和南直隸,具體增加多少,大約三日後能送抵陛下龍案。”
“若是要說大致,則是山東有民五百二十四萬六千,耕地五千七百餘萬畝。”
“遼東有民一百四十七萬三千,耕地四百九十七萬九千餘畝。”
“南直隸有民一千一百四十七萬八千餘口,耕地八千二百三十七萬餘畝。”
鬱新說罷,朱棣便心裡有了個大概,畢竟他是看過洪武二十四年《黃冊》與《魚鱗圖冊》的。
人口上,紙麵山東沒有增加,遼東增加了四十多萬人口,南直隸增加了七十餘萬人口。
耕地上,山東增加四百二十萬畝,遼東增加二百四十餘萬畝,直隸增加近二百萬畝。
從洪武二十四年算起到現在,不過十年時間,人口和耕地增長都不小,而且因為朱高煦停下稽查江東六府,興許江東六府隱瞞人口和耕地還會更多。
“按照這個情況,其它各省實際的口數和田畝數應該有多少?”
朱棣下意識摸著自己的大胡子,鬱新聽後搖搖頭:“具體的難以推算,不過國朝實際的口數,應該不低於六千四百萬,田畝數應該已經超過四億兩千萬了。”
鬱新給出的數目,是根據山東增長而推算的全國增長,這是他從東宮學來的手段。
不過如果真的實際估算,他自認為大明口數應該不低於七千萬,田畝數可能已經達到了五億畝。
隻是這個數目他不可能說出來,萬一朱棣讓他去清丈,但他清丈不出來,那就事情糟糕了。
清丈田畝這種事情,可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做到的。
“俺知道了,你還有什麼事情要與俺說嗎?”
朱棣沒有鬱新想的那麼激進,或者說在朱高煦的襯托下,他並沒有那麼激進。
因此在詢問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過後,朱棣便沒了其它問題。
“臣無餘事叨擾陛下,臣告退……”
鬱新見狀,也當即唱禮退出武英殿。
在他走後,朱棣看向了站在角落的一個四旬武官:“紀綱,東宮那邊近來有什麼事情?”
紀綱,這是朱棣登基之後任命的錦衣衛指揮使,掌握著錦衣衛這個龐大的機構。
朱棣雖然信賴朱高煦,但對於朱高煦的監視卻沒有放下。
“東宮近來任命左都督傅讓、都督僉事林粟、張純等人率數百人進入神機營學習,此外好像遼東的軍械局也有動靜,不過臣下無能,探查不到具體消息。”
紀綱慚愧回應,朱棣聽後卻滿意頷首,反而安撫道:“知道大概就行了,具體的俺會詢問老二的。”
說罷,他看向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彥:“你派人去告訴鄭和,讓他傳老二來武英殿和俺議事。”
“奴婢領諭……”王彥應下,隨後派人前往東宮通知鄭和。
不多時,鄭和得了消息,便請朱高煦前往武英殿。
半個月過去,朱高煦沉穩了不少,這讓見到他的朱棣有幾分詫異,更有幾分高興。
“臣見過陛下,陛下躬安……”
“好好好,沉穩不少。”
瞧著沉穩的朱高煦,朱棣高興開口道:“俺剛才從旁人那得了消息,說你讓傅讓他們去神機營學習,還準備抽調軍械局的東西。”
“正要與父親說這件事。”朱高煦聽聞朱棣所說倒不覺得奇怪,畢竟他把鄭和主動要到自己身邊,就是為了讓朱棣掌握自己的大體動向,以此安心。
因此,在朱棣開口詢問後,他便將事情交代了出來:
“父親應該知道安南挑撥我朝西南土司與朝廷關係,而安南本就是我漢人地方,如今那權臣篡位,還意圖挑撥土司與朝廷關係,正好有了借口可以平定他們。”
“因此,我這才讓傅讓、林粟、張純三人進入神機營學習,調撥火器給他們,準備讓他們返回廣西後練兵,等待朝廷旨意進駐安南。”
朱高煦一開口,朱棣便眼前一亮。
他能掌握的消息,朱棣自然也能掌握,而且朱棣也早就對安南不爽了,因此聽到朱高煦的話後,他不僅沒有阻止,反而支持起來。
“伱能看到安南的事情,俺心甚慰,至於遣派傅讓三人領兵,這未免有些一家獨大了。”
朱棣的口氣,好像準備安插什麼人,不過朱高煦也有準備。
“父親說的,兒臣都明白,所以兒臣才會來此,希望父親派幾個人共同練兵出兵。”
“你準備派多少兵馬去平定安南?”朱棣詢問朱高煦,準備根據兵馬數量來派遣燕府將領。
“傅讓認為五萬戰兵,十萬民夫足矣。”朱高煦說罷,又補充道:
“不過兒臣以為,派駐七萬兵馬,十五萬民夫更能方便在打下安南後治理。”
“兒臣想委任西平侯為平南大將軍,傅讓、楊文為左右將軍,再派孟瑛、林粟、張輔、張純等人隨從。”
朱高煦從燕府之中挑選了張輔和孟瑛兩個新生代武將,因為這兩個人在安南也乾得不錯,如果後續駐紮安南,他們留下也能更好治理安南,起到平衡傅讓他們的作用。
“沐春不錯,由他節製三軍,俺倒是也十分放心。”
“你能選張輔和孟瑛,俺倒是覺得眼光不錯,就按照你說的這麼辦吧。”
朱棣很滿意朱高煦的安排,畢竟孟瑛和張輔背後是孟善和張玉兩個燕府老臣,派他們兩人去參與平定安南的戰事,燕府諸將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隻是說完了安南,朱棣卻提起了新的話題:“你對三宣六慰有什麼看法?”
“三宣六慰?”朱高煦倒是沒想到朱棣居然會提起三宣六慰,不過他還是沉吟思緒片刻,隨後給出回應。
“三宣六慰之地有高原、江河、平原,各宣慰司實力不同,能力也不同。”
“自刀乾孟被平,麓川勢力銳減,各宣慰司各自為政,倒是一個拆分他們的好時機。”
麓川王朝,儘管它在後世的曆史書中篇幅不大,但實際上他們的力量卻不容忽視。
其國土疆域東起老撾,南至清邁,西到印度瑪納斯河,北至雲南大理。
他們建立起了一個自己的朝貢體係,而他們所采取的體製,實際與的秦漢時期的軍功製度極為相似。
在體製規定中,麓川國內領土法定所有權歸屬為國王,每四個男人為一個小組,每人每年必須在軍隊中服役三個月,一年四個人正好輪換完。
正常情況下,他們要從十六歲輪換到五十歲才能解除兵役。
其中,每五個四人組,設置—名錄少官進行管理。
每五個錄少官,設置—名錄百官進行管理。
每十個錄百管,設置一名錄令官管理。
各級軍事組織官員均直接隸屬於國王,可以獲得國有土地分配,分配土地及賞賜土地又實行軍功爵係統。
上一個對中原王朝構成威脅的軍功製度政權叫高句麗,讓隋唐五代君主崩碎了牙齒。
原本經過朱元璋兩次乾碎麓川崛起勢頭,加上朱棣析分麓川,這個麓川王朝已經分裂得無法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