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軍都督府那占據朝廷五成財政的開支中,有近二百萬石就是從遼陽軍器局采買火器,支付工錢的費用。
“火繩槍呢?”
朱棣從傅讓手中接過了火繩槍,有模有樣的瞄準起來,看樣子在朱高煦到來前,他就已經試射過了。
“火繩槍的產量快不起來,普通的火繩槍年產不到五萬支,大號火繩槍不到一萬支。”
亦失哈回答著,朱棣聽後卻開口道:“有這些火器,難怪你們能這麼快打到南京。”
他意猶未儘的看著手裡的火繩槍,並交還給傅讓,從傅讓手中取來了大號火繩槍。
親身體驗了一次火繩槍、野戰炮、定裝彈藥這三種存在後,朱棣內心按壓的野心就開始冒頭了。
他雙目充滿野心,死死盯著手中的大號火繩槍:“有了這些東西,兵卒隻需要訓練兩三個月,配合你弄出來的車營和長槍陣,就能擊敗同等數量,卻訓練了十幾年的胡兵。”
他意識到了一點,那就是定裝彈火繩槍和野戰炮的出現,解決了定居民族在生產方式無法維持一支可以密集抵近作戰步兵隊伍的成本問題。
儘管步兵群體還是不能夠完全穩定壓製騎兵的側翼打擊,但是遊牧民的交換比徹底沒了優勢。
尤其是那些花費十餘年人生艱苦訓練,放牧,打獵而成就的精銳馬弓手們。
哪怕累個半死攢下一套鐵甲,可麵對大號火繩槍和野戰炮,他們已經不能夠再輕易的驅散那些幾個月就訓練成型的普通定居民族步兵了。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水泥的出現。
如果用水泥修建石堡,然後配備足夠的火繩槍和火炮,那胡兵基本拿他們沒有辦法,隻能長期圍困。
如果大明能從斡難河上遊一路修建小石堡到忽蘭忽失溫,那是不是能徹底征服漠北遊牧民族?
朱棣腦中浮現這個猜想,不過很快他就搖頭否決了這個想法。
斡難河上遊距離大明最近的一處衛所也有一千多裡,而且期間還有戈壁和丘陵。
想要在斡難河維持一支能抵禦數萬胡騎襲擊的軍隊,那成本有些過高了。
不過有了這些東西,那一漢當五胡就不是記載在史書裡的東西,而是能真實實現的例子。
“若是給馬步兵裝備這樣的火繩槍,再帶一百門野戰炮,那隻需要一萬人就能橫掃漠東,兩萬人就能橫擊大漠。”
朱棣對於漠北太熟悉了,他敢這麼說,但眾人可不敢附和,因為他們沒那本事。
“老二,按照俺說的情況,大軍每日能行軍多少裡?”
朱棣目光灼熱的看向朱高煦,朱高煦聞言則是回答:“八十裡。”
“八十裡,不少了。”朱棣頷首,舍不得放下那大號火繩槍。
握著那大號火繩槍,他甚至給朱高煦算起了帳。
“十萬人出開平,八萬人配備挽馬車,如此隻需要一個月就能抵達齊王城,還能押運起碼十萬石抵達齊王城。”
“屆時在齊王城留下兩萬人駐守,其餘六萬步卒撤回開平。”
“依靠這十萬石糧食,起碼能維持兩萬馬步兵和兩萬步卒四個月的糧秣。”
“四個月,都夠俺從齊王城打到忽蘭忽失溫了。”
朱棣看模樣是很想北征,一直在朱高煦耳邊念叨。
讓朱高煦不解的是,曆史上的朱棣明明一開始是派將領去北征,直到丘福輕敵冒進慘敗,他才開始自己親征。
怎麼到了自己這裡,他壓根沒提將領北征,嘴裡一直想著自己親征。
“父親,您若是真的想北征,乾脆派英國公和成國公各帶一萬兵馬前往大寧,我讓遼東軍器局給他們人馬換裝,訓練幾個月後北征兀良哈算了。”
朱高煦可不希望朱棣真去親征,他親征,那國政就留給自己一個人操辦了。
“他們不行,還得俺親自去。”
朱棣握著手裡的大號火繩槍,十分高興。
朱高煦自然不理解朱棣為什麼會想著親征,畢竟曆史上朱棣說是有朱高熾在後方幫忙操持,但實際上朱高熾的政治理念和朱棣不同,朱棣北征同時還得關注南方,生怕朱高熾發出與自己政見不合的政策。
就好像遷都北京,這件事情朱高煦一直支持朱棣,而曆史上的朱高熾卻挑頭唱反調。
因此如今有了朱高煦這個政見和自己貼合的太子後,朱棣自然不願意拘束在南京之中。
反正他不在南京也不會出現什麼亂子,那他為什麼不能去漠北打打胡人?
“您就算要去,也得等等了。”
眼見朱棣是真的想要北征,朱高煦倒也沒阻攔他,畢竟攻打漠東並占據,這本來就是大明前進的重要一環。
驅逐兀良哈,拿下漠東,那麼北方胡煥庸線以內的疆域就被大明收入囊中了。
依靠漠東,逐步控製漠北,形成羈縻統治是朱高煦所設想的一環。
至於說徹底拿下漠北,以當下的大明的人口情況來說,這並不現實。
漠北的礦藏開采難度較大,與其謀求無效開疆,朱高煦更希望能有效的實控漠東、河套、安南等地。
因此麵對朱棣的興致勃勃,朱高煦對他說出了自己的安排。
“兒臣想,今年先將對日貿易的市舶司設立起來,其次運送糧草前往廣東欽州府,由傅讓他們在七月攜帶火炮火槍返回廣西都司訓練兵馬。”
“等待明年入冬,大軍挺進安南,海陸配合拿下安南。”
“您要是想要征討漠東,起碼要等到永樂三年五月左右。”
“兒臣算過,今年與明年兩年時間,渤海肇州能存糧三十萬石,屆時您帶兩萬馬步兵與三萬屯軍前往全寧衛駐紮,隻需要調用十萬石糧食,就可以北上拿下兀良哈禿城。”
“隻要兀良哈禿城拿下,肇州就可以走水運運送糧食前往兀良哈禿城,甚至沿路為大軍補給至兀良哈禿山。”
朱高煦說出了自己計算後的時間和北征所需錢糧,朱棣聽後也倒沒有著急,而是頷首道:
“兩年半確實有些久,但朝廷現在事情多,往後推遲也正常。”
“俺等得起,不過在等的期間,你得在明年為北平的兵馬增加火炮和火繩槍才行。”
“另外,俺北征得向你討要幾個人……”
朱棣說罷,朱高煦皺了皺眉:“父親打算要誰?”
“王義、孟章、徐晟、陳昶、陳懋他們五個。”朱棣似乎蓄謀已久,不假思索的就吐出了五個人名,而且都是靖難之中頗有表現的受封勳臣們。
“那您不帶英國公他們?”朱高煦無奈詢問朱棣,畢竟就這陣容,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把朱棣架空了。
隻是他這話說出來,朱棣臉上就露出了幾分感歎:
“張玉近來上疏疲憊,想要致仕,他若是致仕了那朱勇和丘福就不能動了。”
“孟善也老了,陳武、譚淵他們被我調往西北,能用的隻有李遠、孟瑛、張輔他們幾個了。”
“孟瑛和張輔被你調往了安南,俺隻有帶李遠去了。”
“……”聽著朱棣的話,朱高煦隻覺得不對勁。
張玉如今不過五十九歲,按照張輔都能活七十多來看,張玉活到六十幾並不奇怪。
何況曆史上他是因為救朱棣而戰死,但眼下他根本沒有經曆太多短兵戰事,哪來的疲憊說法。
稍微一想,朱高煦就覺得有貓膩,但仔細一想,朱高煦也就明白張玉為什麼會急流勇退了。
張輔將會參與平滅安南的消息估計已經被他所知,而他本身又嫁了一個女兒給朱棣,朱棣登基後還將其冊封為貴妃。
也就是說,張家已經是外戚,張輔平滅安南後,大小也會獲封個伯爵,到時候他們一家就有些顯眼了。
反正燕府諸將都在等位置,他乾脆放了山西的位置給燕府的諸將頂上,不僅能賣個人情,還能降低英國公府的存在感。
“老狐狸……”
想清楚張玉的想法,朱高煦都不由輕笑了一聲老狐狸。
就他的這份性格,也難怪張輔在曆史上明明和朱高煦關係不錯,卻沒有幫朱高煦了。
這父子一家人都不想牽連政治,不過這樣也好,更容易掌控。
隻是他想安心養老,朱高煦卻不允許。
“英國公既然想要退下,那便看父親心意吧。”
“隻是英國公身懷行軍打仗的本領,就這樣致仕在家養老未免會閒出病了,不如讓他前往國防大學擔任講習如何?”
朱高煦能看出張玉的想法,朱棣自然也能看出,因此他聽到朱高煦的話後不免笑道:“好好好,確實不能讓他閒著。”
“父親英明!”朱高煦不吝讚美,朱棣聞言則是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戀戀不舍的將大號火繩槍遞給了傅讓。
“這次平滅安南要是成了,朕便恢複穎國公府的爵位。”
“謝陛下隆恩!”傅讓聞言連忙單膝下跪,朱棣也笑道:“你還是與你幾個哥哥好好商量吧,彆到時候他們不高興。”
“臣已經與幾位兄長書信來往過了,不管陛下複爵給誰,臣等都無異議!”傅讓低著頭回應。
見狀,朱棣也就不再說什麼了,隻是對朱高煦交代道:
“渤海運糧肇州的事情你可得早早準備,平滅了安南後,我要立馬北上把兀良哈給打服。”
“父親放心吧。”朱高煦輕笑搖頭,隨後便與朱棣走出了軍營,各自乘車返回宮城。
倒是在他們離去時,順江流而下的下東洋艦隊也越過了龍潭。
站在甲板上,鄭和穿著朱棣賞賜的蟒袍,意氣風發的眺望遠方……
《明太宗實錄》:“永樂元年五月戊寅,上命鄭和為正使,楊展、楊俅為副使,奉使東洋。將士卒二萬七百餘人,多齎貨物。造大舶,修十八丈、廣十二丈者。自應天長江泛入海往東洋而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