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家庭和睦(1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3117 字 7個月前

第309章 家庭和睦

“爹啊!!”

“您不知道我在這裡過的什麼日子,他們都欺負我!”

明明已經快二十了,可朱高燧卻如小孩般哭鬨不止,瞧得朱棣十分心疼。

“好好……”朱棣剛想答應,但卻下意識看向了朱高煦。

瞧見他的舉動,哭嚎的朱高燧也連忙看向朱高煦,緊跟著繼續哭嚎:“二哥,我真知道錯了,您放我出去吧!”

“這才多久,你就受不了了?”朱高煦跟個沒事人一樣嘲笑朱高燧,並親口教導道:

“你不是要造反嗎?這大教場的火器和火炮你瞧見了吧,伱繼續在這裡訓練,等你手裡能握住一支兵馬,到時候你就能造反了。”

“我不敢了!我沒那想法!”

朱高燧矢口否認,他承認他一開始確實還有那樣的想法,可後麵他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拉攏不了大教場裡麵的兵卒。

他們似乎隻認準了一個人,那就是自家二哥朱高煦。

這樣的情況讓朱高燧的想法直接破碎,並且在日後的訓練中他也被折磨得不成人樣。

現在的他猶如驚弓之鳥,如果朱高煦願意放他走,哪怕長沙的趙王府還沒修葺好,他也願意住進去,隻要能遠離京城就行。

“爹,您怎麼看?”

朱高煦笑著看向朱棣,心裡已經做好了朱棣會放走朱高燧的準備。

隻是出乎他的意料,朱棣聽了朱高燧的話,居然沒有回答朱高煦的問題,而是對朱高燧詢問道:“在這大教場學了什麼?”

“軍陣,火器之類的,總之兒子不想繼續待這裡了。”朱高燧擦了擦臉上的眼淚和鼻涕,他本以為自己這麼說後,自家父親會讓自己離開,卻不想自家父親居然笑容燦爛:

“你總算學了幾分本事,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了。”

朱高燧被朱棣這話弄得愣住,但還是順藤摸瓜的附和:“是,兒子已經學了不少東西,現在可以出去了。”

“不,你繼續在這裡待著。”朱棣的一席話讓朱高燧的想法破碎。

“您饒了兒臣吧!”朱高燧直接跪了下來,看模樣又要哭嚎了,可朱棣卻翻身下馬把他扶起來,苦口婆心道:

“你日後要在長沙就藩,少不得要與洞蠻打交道,學些兵法也是好的。”

“日後洞蠻作亂,俺剛好可以派你去鎮壓。”

“啊?”朱高燧啞然,他沒想到自家父親比二哥還狠,居然要讓自己上戰場。

這些日子,他可沒少從百戶官口中說起當初自家二哥在關外的南征北戰,心裡對戰場十分抵觸。

他隻想吃喝玩樂,上戰場不是他能乾的事情啊。

“爹,兒臣沒那本事啊……”

朱高燧幾乎要哭出來了,可朱棣卻咧著嘴笑道:“俺知道,所以俺才讓你在這大教場繼續待著,學些本事。”

“啊?我…我……”

朱高燧說不出話來,倒是旁邊的朱高煦瞧出了朱棣的想法,隻能扶額歎氣道:

“爹,您還是彆為難老三了,讓他與洞蠻作戰,不是讓他帶兵送死嘛……”

“對對對對!!”朱高燧連忙附和,從未看朱高煦有這般順眼過。

“有什麼不行的?”朱棣拍了拍朱高燧的肩:“老三,你二哥行的,你也能行。”

“兒臣真的不行!”朱高燧聲音帶著哭腔,朱棣聽後也隻能失望道:“算了,看樣子你還是和以前一樣。”

聞言,朱高燧瘋狂點頭,朱棣也隻能搖頭翻身上馬,對朱高煦交代:“讓人把他放回王府吧,若是日後再犯,便讓他來這大教場繼續學習。”

“兒臣領諭”朱高煦頷首,隨後對朱高燧開口道:“去和你們百戶官說吧,便說你的參訓到此為止了。”

“好!好!我現在就去!”

朱高燧頻頻點頭,轉身便一路小跑向操場而去。

待他走遠過後,朱高煦才苦笑看向一旁的朱棣:“您何故嚇他呢?”

“你嚇他比朕厲害多了。”朱棣臉上的失望不見,隻剩下笑意:“你說的倒是對,老三確實聽話了不少。”

“隻是這次過後,不知道他還會不會繼續犯事。”

“即便犯事,也應該有所收斂才是。”朱高煦附和一聲,對於朱棣的想法不由歎氣。

朱棣和老朱一樣,他們都知道自家兒子什麼做得對,什麼做得錯,但就是狠不下心收拾他們。

朱高燧年紀還小,還能改正,可朱高煦的部分叔叔已經長成,他們犯的那些混賬事,已經足夠讓朱高煦厭惡了。

“走,去前麵看看你的兵馬。”

朱棣抖動馬韁,朱高煦聞言也跟上,同時更正道:“是陛下您的兵馬。”

“隨你怎麼說吧。”朱棣懶得與朱高煦爭辯,因為他發現自己確實辯不過這個老二。

“列隊!”

“嗶嗶——”

當看到朱棣與朱高煦策馬而來,加上朱高燧激動小跑,負責指揮這近萬人的李失、李齊二人便吹響了木哨。

“李失,我二哥說我的參訓結束了!”

朱高燧激動跑來,沒了以往的趾高氣昂,隻有激動和高興。

“既然如此那就去換衣服吧。”

李失聞言也沒多說什麼,平平淡淡的回應,就好像朱高燧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一般。

這樣的反應,讓朱高燧不知道為什麼,心裡空落落的。

隻是一想到可以回王府,繼續做自己的趙王,他還是腳底抹油般的往大教場的屋舍方向跑去。

在他剛剛離開不久,朱棣與朱高煦也來到了李失、李齊二人麵前。

“陛下萬歲,殿下千歲……”

二人帶頭作揖唱禮,緊接著木哨聲響起,近萬兵卒紛紛唱禮。

“好!”

朱棣翻身下馬,走到了前排的一個十八九歲年輕兵卒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叫什麼名字,是哪一支女真?”

“回陛下,我的漢名是吳孟,以前的名字是莫日根,是北山使鹿部的人。”

那年輕兵卒用還不是太熟練的官話說著,朱棣一聽便知道他是剛剛被調到京城不久的兵卒,見狀他也好奇詢問道:“你們使鹿部的人,真的訓鹿、養鹿,用鹿來乘騎?”

“回陛下,我們訓鹿也養鹿,不過鹿隻用來在冬季拉車的。”吳孟回答著,朱棣聞言也點了點頭,捏了捏他的胳膊。

“好,足夠壯實。”

他很滿意類似吳孟這樣的兵源,倒是朱高煦翻身下馬後上前詢問道:“北山諸部的日子現在過得怎麼樣,都搬出來了嗎?”

“回殿下……”見到朱高煦,吳孟顯得有些激動,整個人都站的筆直了不少。

“北山好多部落都南下接受了招撫,遼國公(孟章)把我們安置在了肇州城到安東城、黑水城之間的水驛,依托水驛給我們修建房屋。”

“如果有部落願意開荒種地,他就給我們帶來工匠和水泥,讓我們可以修建水利,耕種一些坡地。”

“如果不願意開荒種地,還是想繼續像以前一樣狩獵,那就繼續狩獵,但家裡得出一個男丁當兵,不過我們的糧餉都會送回家裡,讓家裡即便打不到獵也不至於餓肚子,軍餉則是留下給我們自己花。”

“我南下的時候,聽說北山和東海的好多部落都派人接受了招撫,從肇州到黑水城足足有一百多個寨堡,八九萬人。”

關外與山東兵馬的軍餉是二十石米外加八貫錢,二十石米運回家裡,足夠一家五口人吃的肚皮圓滾滾,八貫錢也足夠吳孟他們這種兵卒在普通城池過著舒坦日子。

不得不說,孟章和女真人接觸久了,還是十分清楚他們需求的。

“八貫錢餉在京城夠用嗎?”朱高煦為吳孟整理了一下領子,吳孟也緊張的回答道:“吃住都在大教場裡,沒什麼需要花錢的地方。”

“大教場裡好多弟兄都是拿了錢餉後買棉花和白布,托驛站運回家鄉。”

“棉花多少錢一斤,白布呢?”朱高煦詢問吳孟,吳孟也不假思索的回答:“棉花六十文一斤,白布二百文一匹。”

“嗯,白布還好,就是棉花太貴了。”朱高煦頷首,不由感歎棉花有些昂貴,但也能理解。

棉花產量在江南等地畝產也不過一百五十斤左右,哪怕在北方地區的北平和山東棉花,畝產也不過二百餘斤。

洪武年間山東就被朱元璋下令種植棉花和大豆,以此來供應遼東。

到了朱高煦入主山東後,又有計劃的加大了大豆和棉花的種植麵積,不過時至今日,棉花的價格依舊居高不下。

好在隨著遼東的開荒,不少適合種植棉花的土地也種上了棉花。

缺少了遼東這個棉花需求的大戶,日後關內的棉花價格興許能隨著推廣而逐漸下降。

“修建的集鎮都安排上火炕和火牆和下水道了嗎?”

朱高煦繼續詢問吳孟,吳孟也放鬆了不少,老老實實的回答道:“都修建了,不僅修建了這些,還修建了混凝土的路麵,在集鎮裡走路都踩不到泥。”

“那就好。”朱高煦點點頭,隨後轉身走到了朱棣的身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