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家國難掌
“眼下,黃河得以疏通,束水衝沙也見成效,黃河自建文二年以來從未決口,因此移民彰德、衛輝、開封、歸德都是可以的。”
“北平的話,考慮到遷都問題,因此移民主要還是在靠太行山的保定、真定,而將運河兩岸留給日後的江南移民。”
春和殿內,孫铖與朱高煦說著他的一路所見所聞,以及河南和北平情況。
朱高煦一邊聽,一邊讓人尋來了大明的沙盤。
在沙盤上,可以看出明初的河南、北平各縣距離較遠,不如江南稠密。
永樂開朝的時候,朱高煦曾經命人重新編撰《元史》,而這本《元史》曆經四年,在永樂四年冬月編撰成功,朱高煦當時便翻看過。
在《元史》至正年間的記載中,至正二十八年間,河南曾十七次遭災,加之戰亂,居民十亡七八,以至於“淮以北鞠為茂草”,大部分地區荒無人煙。
由於人口劇減,朱元璋在拿下河南後,將十二個州改為縣,將六十個縣合並管理,就連當時兩宋時人口稠密的開封府也由上府降為下府,可見河南情況多麼糟糕。
相比較之下,當時受戰亂較輕、水旱蝗災較少、人口集中的山西就成為了向外移民的首選,其次便是山東。
不過由於山東支撐起了東北地區的移民,加上新政已經開始推行,山東百姓安居樂業,再去擾亂反倒容易出事,而山西人口過於稠密,百姓負擔過重,必須由朝廷來合理調整當地生產資料結構才行。
“等四月過後學子抵達各地,新政開始就發動百姓移民。”
所謂五百萬畝,這還是孫铖往少來說,畢竟山西的荒地往前數一百年都是肥沃的耕地,隻要把雜草處理,那完全就是上好的耕地,頭年開墾,冬季凍死一批蟲卵,來年就能播種作物。
“朝臣們說貴州口數不下四百萬,而朝廷則是要遷移貴州百姓外出。”
在雲南的十六名進士裡,又有十二名分彆由大理、永昌、南甸、隴川四個府均分。
“如此維持兩年,移民能開墾不少於五百萬畝耕地。”
“從貴州山區遷徙百姓前往四川,開墾兩宋時的荒地,這很容易,但隻是如此,還不足以改變貴州情況。”
例如開辦私塾,教出一名進士的話,那整個進士可以幫助一名教習全家脫罪籍。
“一開始先鼓勵他們主動移民,派軍隊護送,如果效果不好,再強製移民。”
正是因為這樣的背景,才導致了雲南居然能在科舉上占據中卷魁首。
孫铖很早就關注了自家殿下的移民政策,尤其是將靖難罪臣擴大並遷徙雲南滇西一帶的事情,更是朱高煦移民手段的高明一棋。
如果仔細去查,這十二人基本都是靖難罪臣的後人。
“聽到了,臣這些年一直與四川的學子通信,去年陛下有意在貴州設置三司的時候,臣便已經關注貴州了。”孫铖回答道。
朱高煦可是記得延安府百姓困苦的事情,由於缺乏水源,這裡也是晚明爆發起義最多的地方。
朱高煦看著地形沉吟開口道:“這樣吧,今年和明年河南和北直隸的田賦與軍屯自留。”
交趾可以不著急,但貴州必須進一步,這樣才能和雲南一起來影響廣西,進而影響交趾。
“臣估計,大概需要一次性從關外調五萬頭馴化耕牛,十五萬匹挽馬,以及每年從江南調動五百萬石口糧。”
雲南的移民政策,是很值得貴州、廣西、交趾學習效仿的,畢竟三地和雲南一樣都是漢少土多的地區。
“是!”
“今日廟堂之上貴州的事情你聽到了吧,有了解嗎?”
“你挑選些人,派得力的幫手從鑄幣廠帶四十萬貫前往當地,從他們手中購買田地和牲畜,同時讓陝西布政司從西安、延安、鳳翔等府遷徙百姓進入隴西,就地安置。”
“因此臣覺得,殿下想說的,莫不是遷移百姓進入貴州?”
“一口氣遷徙這麼多,恐怕有些困難。”
“貴州的情況,依舊是少民多而漢民寡,沒有足夠的漢民支撐當地衛所。”
事實也是如此,上次的科舉中,中卷三十名進士裡,有十四名來自雲南,十名來自四川,交趾與廣西各有三名。
“太原府、平陽府和潞、澤、遼、沁、汾五州人口稠密、交通方便,完全可以遷徙百萬山西之民前往北平、河南。”
南北榜分卷中,中卷為什麼反對的人少,多是以反對北卷居多?
“臣以為,遷出容易,遷入困難。”孫铖繼續道:
這條政策的設立,讓滇西在過去八年時間裡,私塾數量從原本的七家,一口氣增加到九十二家,文風興盛。
不過罪籍並非那麼好脫的,朱高煦規定的脫罪籍隻限父母、兄弟、妹嫂與子侄。
孫铖理解朱高煦的做法,可現在卻沒有那麼多大罪名安插,也沒有機會弄幾十萬識字人口發配貴州。
當然,除了這個脫罪籍的方式,朱高煦還給了當地罪民其他脫罪籍的方式。
或許在後世人來看,這已經囊括了一個家庭,但在大明這個以家族為主的時代,被發配的大部分都是以家族形式發配。
孫铖畢恭畢敬的作揖應下,朱高煦見狀也提起了貴州的事情。
說到底,還不是因為滇西的那批靖難罪臣嗎?
朱高煦給了這群罪臣子孫科舉的機會,而這些罪臣大部分與現在廟堂上的群臣沾親帶故,可以說中卷完全有利於這群滇西罪民。
“這次移民,讓陝西布政司強行從隴西之地遷徙二十萬色目人進入河南生活,由朝廷發放耕牛和挽馬、農具及口糧。”
也就是說,一個家族想要脫罪,起碼得出十幾個乃至幾十個進士才行。
有耕牛、挽馬的幫助,他們恢複生產也隻需要兩年。
從西安、延安、鳳翔遷徙百姓前往隴西,不僅可以改變當地民族結構,還能減輕延安負擔,這也是一大善政。
他們中了進士後,全家脫了罪籍,如今已經在南京安家了。
“此外,不僅是山西需要移民,其它地方也需要。”
“關中的隴西之地我看過《黃冊》,色目人占當地六成人口,這未免過多了,並且不容易管理。”
“紀綱、胡綸、陳瑛已經在操辦了,雖然不可能有先前那麼多,但波及上萬不成問題。”
“除此之外,賦稅和戶籍問題也是問題。”
朱高煦緩緩開口,孫铖也眼前一亮。
他麾下可是有不少前往稅務司的官員,往來書信中,他也得知了江南賦稅和戶籍的問題。
這些問題,可是都可以拿出來做文章的。
如果自家殿下心狠一點,波及個幾十萬人完全不成問題,不過那樣的話,自家殿下恐怕就會被天下儒生所針對了。
“殿下準備從什麼方向著手?”
“鹽茶鐵課。”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回應了孫铖,目光也看向了殿門。
他聽到了熟悉的腳步聲,而下一秒殿門口也傳來了唱禮聲:“殿下,吏部尚書夏原吉求見。”
“宣!”
朱高煦回應一聲,亦失哈也連忙示意殿內太監抬來椅子。
隻是幾個呼吸,換上了官員常服的夏原吉便走入殿中,並與朱高煦作揖後入座。
來到春和殿就能入座,這已經是六部官員都知道的事情了。
相比較喜歡讓人下跪的那些皇帝,朱高煦起碼在行動上是比較尊重大部分官員的。
“這次請你來,主要是我想對鹽鐵茶課進行檢查,同時好好清理清理它們和沿海私鹽。”
朱高煦開門見山,而夏原吉聽後也皺眉點了點頭,似乎覺得這事情有些棘手。
在洪武年間,大明的財政收入之中,鹽稅收入至少占據貨幣稅收係統的一半。
由於百姓都要用鹽,這種貨物從來不用擔心銷量,因此在曆朝曆代都對食鹽這種商品實行強力管控,而且對從生產食鹽到最後的銷售都有明確規定,大明也不例外。
早在至正年間,朱元璋就設立了鹽法用以增加稅收,以便獲得充足的軍餉,支撐自己爭奪天下。
朱元璋設有專門生產食鹽的灶戶,為了保證食鹽的產量,大明對於這些灶戶的管理十分嚴格,一旦入籍,子孫後代不允許脫離戶籍,每代人必須出一戶來專門生產食鹽。
他們生產的食鹽隻能賣給官府,並且嚴禁私自買賣,至於待遇的話,則是根據時間推移而逐漸下降。
洪武初期灶戶的待遇是比較好的,剛開始產鹽一引(四百斤)給米一石。
到了洪武十七年,將工本米折鈔二貫,而鈔價又大幅度下降,灶戶生活入不敷出。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由於朱高煦建議暫緩發行寶鈔並開始回收,因此灶戶門的待遇改回發米一石,並優免雜役。
這種另類的管理製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食鹽的產量,但是卻給灶戶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而且也嚴重打擊了這些灶戶的生產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