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明日條約(2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3767 字 9個月前

“井底之蛙又怎麼知道天地廣大,請侯爺不要與我們一般計較。”

上杉房方與山名時熙聞言叩首,陳瑄也知道拖得太久容易讓關西的京極、大內,以及關東的上杉等家族獲利,因此他開門見山道:

“朝廷的要求很簡單,足利義持與足利義教出家為僧,足利義嗣成為日本國主。”

陳瑄沒有提及天皇和陸奧官場的事情,因為這種事情他並不準備讓大明自己提出來,而是讓執掌幕府的足利義嗣主動提出來。

這麼一來,那就是幕府主動向大明示好,而非大明向幕府索要陸奧。

另外,天皇的事情隻能在暗地裡插手,不能在實際中插手。

“這樣的條件,我們需要回去和將軍商量一下。”

上杉房方與山名時熙沒想到陳瑄那麼好說話,但他們還是假裝為難的叩首。

“你們回去說吧,總之我需要最快得到你們的答複,明日辰時如果還沒有消息,我就會下令攻城。”

說話間,陳瑄擺手示意他們退走,上杉房方與山名時熙見狀再度叩首,小心翼翼的起身離開了明軍的軍營。

“好了,就按照剛才說的,明日辰時以前如果沒有得到答複,那就率先動手攻城。”

“是!”

陳瑄與諸將說罷,隨後便草草結束了這場臨時會議。

諸將感覺陳瑄有些著急,但也都隻是疑惑,並沒有戳破什麼。

他們起身作揖,而後離開了帥帳。

待他們走後,陳瑄在兵卒的幫助下,將甲胄給脫了下來,穿著戎裝坐在主位,似乎在等待什麼人。

一刻鐘後,大帳的門簾被掀開,一名四旬武官走入其中,並對陳瑄作揖。

“如何?”

瞧見他來,陳瑄便忍不住詢問了起來。

武官聞言走近幾步,隨後才緩緩開口:“安排都做好了,不出意外的話,現在已經攔截到了。”

“這樣最好。”陳瑄鬆了一口氣,同時抬了抬下巴:“那京都城裡……”

“也都安排妥當了。”武官率先說道:“沐陽伯將朝鮮、渤海、遼東等地的人都提前調來了日本,加上我們收買培養的一些人,今夜的事情可以保證不會出現紕漏。”

“好!”陳瑄臉上浮現笑意,隨後露出輕蔑:“一個毫無實權的蕞爾小國,也敢稱呼天皇,真是自尋死路……”

“額啊!!”

在陳瑄說出這句話的同時,距離京都不足百裡以外的山道上,慘叫聲此起彼伏的響起。

染血的轎子中躺著一位身穿青袍的三旬男子,此刻的他已經死在了轎中,而轎子的四周,數百名身穿甲胄的幕府武士倒在了地上,鮮血染紅一片。

在轎子的後方,還有許多轎子裡也躺著身穿桔黃色和深紫色的貴族,雖然服飾顏色不相同,但他們的下場卻出奇的一致。

“事情解決完了,好好掃尾,不要留下紕漏。”

夜幕下的山道上,身穿甲胄的一名武官對麵前的幾名武官吩咐,而他們的身後還有數百名正在打掃戰場的精銳兵卒。

五尺以上的身高暴露了他們的身份,但這不要緊,因為這片山林方圓二十裡都被他們打掃了個乾淨。

現在隻要確認沒有活口,他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正因如此,他們開始仔細的打掃戰場,而此刻距離他們百餘裡外的京都城內,足利義持也得到了上杉房方與山名時熙帶回來的消息。

聽到明軍要自己和自家弟弟出家為僧,足利義持臉色十分難看。

儘管在此時的日本,幕府將軍出家並沒有什麼不妥,可自願和被迫是兩碼事。

足利義持想要反抗,但一想到白日裡明軍的表現,他便無力的鬆開了手。

“我接受……”

足利義持閉上眼睛,選擇了認命。

與此同時,急促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

伴隨著門被推開,一名武士汗流浹背的站在了門口,昏黃的燭火照的他十分恐怖。

“怎麼了,為什麼這麼慌亂?”

足利義持還以為是明軍攻城了,然而武士的話卻讓他心裡一緊。

“大覺寺著火了,後龜山法皇與三位親王遇難。”

“上野親王也被人發現氣絕邸中……”

“你說什麼?!”

簡單的兩句話,讓足利義持腦中空白,上杉房方與山名時熙更是大駭。

儘管後龜山參加了北畠滿雅的叛亂,可他前任南朝天皇的身份在那裡擺著,即便是足利義持都沒有對他痛下殺手。

如今後龜山與他的三個孩子葬身火海之中,他的弟弟上野親王也氣絕府邸,這豈不是代表南朝一脈徹底斷絕?

想到這裡,足利義持他們就忍不住的心底發寒。

“傳令,就說我願意向明軍投降,後龜山法皇得知消息後,自焚於大覺寺,上野親王殉國!”

足利義持敏銳的察覺到了有人在對南朝天皇動手,按理來說他不應該背這個鍋,但問題在於這些人都死在了京都城,死在了他管轄的地方。

如果他不給出解釋,那麼外界很有可能會覺得是他殺了後龜山。

這麼大的帽子,他一個人可戴不住,因此隻能以後龜山等人自焚來掩蓋這件事情。

自殺和他殺,這差距太大了。

“將軍,這件事……”

上杉房方與山名時熙並不希望足利義持頂著間接害死後龜山的帽子活下去,可足利義持很清楚,對後龜山動手的那些人,明顯就是想讓自己戴帽子。

自己如果不把這頂帽子戴好,那就有其它的帽子給自己戴。

想到這裡,足利義持臉色陰沉,他大概知道是誰組織的這件事了,但他已經無力複仇。

“連夜出城,把消息告訴陳瑄吧。”

“將軍……”

足利義持轉身離開,上杉房方與山名時熙聞言悲愴叩首,直到足利義持的腳步聲遠去,他們才緩緩起身走出了府邸。

一個時辰後,他們出現在了明軍的軍營之中,將足利義持同意條件的消息帶來了軍營。

得知足利義持投降,陳瑄也下令讓人將足利義嗣從隱歧帶來京都,準備即位。

翌日清晨,明軍開始接管京畿地區,同時向關西、關東等各國守護發出邀請,希望他們前來京都瞻仰足利義嗣繼任幕府將軍一職。

消息傳開後,還沒來得及奪取大野、丹波的三家愣住了。

他們有想過明軍會擊敗幕府,但沒想過會這麼快。

從開戰到他們得到消息不過四天時間,也就是說明軍四天就乾了他們三家花費幾個月都沒乾完的事情。

一時間,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並紛紛派遣家臣前往京都瞻仰足利義嗣的繼位。

當然,對於關西各國守護來說,市舶貿易能否持續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其次就是地盤和稅收問題。

他們信心滿滿的想要討價還價,但一切的信心在抵達京都城後蕩然無存。

一萬五千餘名明軍列陣城外,那肅殺之氣讓來往使臣不自覺低下了頭,野戰炮的出現更是讓他們大氣不敢出。

“這些火炮的數量,應該有一百門吧……”

“應該不止……”

“看來幕府日後要成為大明的傀儡了。”

“那又怎麼樣,你想要反抗嗎?”

“混賬,不要誣賴我。”

麵對擺在京都城門左右的百餘門野戰炮,各國家臣紛紛低著頭,加快腳步經過了這裡。

他們已經在足利義持手中嘗過了火炮的威力,而明軍的火炮看上去更輕,質量更好。

他們能在四天時間擊敗足利義持,那擊敗各國也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他們都從市舶司那邊獲得了大明的海軍實力。

隻要大明想,他們完全可以在三個月時間裡,調集數萬軍隊前來日本。

彆說數萬軍隊,就是當下的這一萬五千多明軍,都足以讓整個日本發生動蕩。

正因如此,在過後幾日的等待中,各國家臣都無比的老實,直到九月二十四日,隨著足利義嗣抵達京都城,整個京都城都在明軍帶來的壓抑氣氛中得到了發泄。

足利義嗣繼任幕府將軍,由於年輕經驗不足,他向各國家臣發出邀請,希望各國守護能派遣一些能臣來幕府任職。

“鄙人真摯邀請諸位來京畿參與理政,這一切都是為了日後日本的清明。”

穿著大明郡王服飾的足利義嗣坐在金閣之中,手裡拿著一把紙扇。

他十分年輕,十分稚嫩,但卻沒有人敢於輕視他。

這一切並不是因為他是將軍,也不是因為他身旁的足利滿隆,而是坐在他身邊的一個男人。

整個金閣之中,隻有足利義嗣、足利滿隆和那個男人穿著大明的服飾,留著大明的發髻。

不同的是,足利義持和足利滿隆當下毫無實權,即便繼承整個京畿之地,可遭受重創的幕府軍隊依舊虛弱,不足以威懾關西和關東的各國守護。

相比較之下,那個看上去儒雅的男人,身後卻站著足以覆滅各國的天朝。

“對了,這位是大明朝永樂皇帝陛下為日本派來的官員,常駐日本的禮部日本屬國館官員,大使胡濙。”

“從今天開始,日本與大明的所有外交、禮儀事情,都可以通過胡大使傳達返回大明。”

“作為臣子,我們也需要時刻謹記永樂皇帝陛下的教誨。”

足利義嗣毫無負擔的介紹著胡濙,胡濙也一言不發的與各國家臣作揖。

儘管他臉上帶著笑意,可眾人都知道,這份笑意背後代表著什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