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壩上江南(2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3816 字 9個月前

抬腿走入院內,高觀便看到了抱著自家弟弟,坐在天井旁的自家父親。

江淮的父親皮膚黢黑,個頭不算高,勉強有五尺,甚至比江淮還矮上兩寸。

他此刻抱著一個七歲左右的娃娃,正在逗弄著他。

瞧見江淮回來了,他還打趣道:“去哪裡找姑娘了?”

他說著本民族的語言,江淮聽後無奈笑道:“我去找高觀了。”

江淮說的是官話,他父親能聽,但不會說。

“大過年的找男人,你這種不行,要去找小姑娘,我跟你那麼大的時候,已經認識你娘了。”

雖然隻有三十歲,可江淮父親卻因為自小給土司當農奴,常年勞作而外貌老邁,看上去像有四十幾。

此前他沒有自己的姓,隻有大日作為名字,而江淮的名字,則是他就讀官學第一天,熟悉白族語言的教習給取的。

他原本的名字叫做大河,教習聽到後就給他取姓為江,取名為淮。

他的教習是個缺了一臂的男人,他自稱自己跟如今的東宮太子打過仗,斷臂後不願意在家裡呆著,便學習五年考成了教習,從家鄉渤海,來到了這滇西之地。

他覺得江淮天險是京城北邊最後的一道防線,所以這個名字很威武。

不過就江淮自己學習四年來看,他總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太陽剛,還不如自家父親的“江大日”來的威武。

“你不要亂說,我今年才畢業,慌什麼。”

江淮坐在一旁,把自己弟弟江虎抱到了懷裡。

江虎這個名字是他自己取的,因為總覺得自己的名字陰柔,他就用老虎來做自家弟弟的名字,儘管他從沒見過老虎。

“我之前不是看你和街上的齊家小姑娘天天玩?”

江大日一臉壞笑的看著自家兒子,江淮聞言則是無語:“彆亂說,齊家以前出過大官的。”

“我知道!”江大日拔高聲音:“齊敬宗他兄弟之前當過尚書,但那又怎麼樣,我兒子長得這麼好看,配他家怎麼了?”

“你彆說了。”江淮無奈的看著自家父親,沉默片刻後才道:

“小齊娘子和隔壁隴川縣的黃家小少爺有婚配了。”

“那沒辦法了。”聽到自己鐘意的兒媳和縣裡人有了婚配,江大日也頓時沒了脾氣。

說到底,作為曾經土司治下的農奴,他對和自己同身份的人還能好好相處,可一旦遇到高出自己的,就有些畏畏縮縮了。

在他看來,鎮上和縣裡就是兩個世界,自家兒子雖然好看,讀書也十分厲害,但比縣裡還是差了許多。

其實這也是他不知道尚書是個什麼官職才會這樣想,如果他知道尚書是個什麼官職,估計就不會慫恿自家兒子去找那所謂的小齊娘子了。

“吃飯了!”

不多時,一個健壯的婦女在廚房門口叫嚷了一聲,父子二人連忙起身,抱著江虎就走入了廚房內。

飯桌上,一家人享受著難得的團圓,江淮的媽媽叫做金妹,是一個很愛笑的健壯農婦。

“我在鎮上買了布,這幾天給你們兩兄弟做了衣服,等元宵過去,我們再走。”

畢竟在鎮上住了那麼多年,元宵節這種漢人的節日,也早早深入了金妹等少民的心裡。

“這次還要去做工嗎?”

江淮聽到父母元宵過後就要出去,心裡不免有些舍不得。

“要去,不過這次快了,聽說還有二十裡山路就修到蠻莫了,最多做完今年就沒活了。”

金妹的語氣起先還算愉快,但說到後麵就有些惆悵了。

儘管西江鎮種地也能養活自己,可比起修路,種地要枯燥太多了,尤其是清理野草的時候,一天下來腰酸的直不起來。

相比較之下,修路頂多隻是體力消耗,休息一天就又精神了。

況且,種地一年下來,除去自己吃的,頂多能存三四貫錢,買些衣服和調料就得花光了。

倒是修路不僅管飯,每日還有十文的工錢,哪怕下雨不開工也照發不誤,一年下來,兩夫妻起碼能攢下七八貫。

這樣的日子,他們已經過了六年,今年是第七年,而家裡也攢了不少錢。

“家裡攢了不少錢,到時候你要去讀中學就容易多了。”

江大日說著自己存錢的原因,可江淮卻搖頭道:“我們這裡沒有中學。”

“乾崖和隴川沒有嗎?”江大日不懂這些,愣了下便詢問起來。

“沒有,雲南和四川、貴州都沒有,現在好像隻有遼東和山東、渤海有。”

江淮搖頭解釋著,可江大日有限的文化裡,並不知道自家兒子說的這些地方有多麼遙遠,還笑著道:“那我們到時候就去這些地方讀嘛。”

“不一定能去。”江淮說著,給父母弟弟都夾了菜。

雖然是過年,但他們的飯桌上隻有一盤肉菜,其餘三盤都是素菜。

江淮的話,讓江大日沒了食欲,也沒了動力。

在他看來,賺錢給兒子,就是為了讓兒子過好日子。

修路隊的書吏告訴他,讀官學能長本事,他就供兒子讀了。

去年書吏告訴他,官學讀完可以讀中學,讀完就能做吏員,他便萌生了繼續供兒子讀中學的想法。

他之所以那麼努力,無非就是想讓兒子過好些,彆像自己一樣。

現在兒子說中學讀不了,他便茫然了起來。

“好了,我吃完了,娘你把碗放著,等會我回來洗。”

江淮吃完站起了身,金妹見狀連忙詢問:“去哪?”

“我出去走走,消消食。”江淮說完便笑著離開。

待他走出院子的時候,不待他關門,便聽到了廚房內的父母討論。

“中學讀不了啊?”

“能讀,等元宵過完去隊裡問問王書吏,他們肯定知道怎麼讀。”

“會不會要花很多錢?”

“把田賣了我也要供他!”

站在院門處,聽著院內傳來的聲音,江淮低喪著情緒將門給虛掩上了。

他向巷外走去,一路上遇到了同學和一些鄰裡街坊,都勉強擠出笑容打著招呼。

然而當他來到街道上一處占地幾乎是尋常院子三倍的院子門前時,他便見到正在與一名中年儒士行禮,自己所相熟的齊家娘子。

齊家娘子長相秀麗,身材高挑,性格溫婉賢淑。

她行禮過後,便瞧見了站在街上愣愣看著自己的江淮,當即笑道:

“呆子,卻是不會叫人了?”

“沒有……”江淮反應過來,連忙作揖:“齊姑娘,齊先生。”

江淮行禮的對象不止有齊家娘子,還有那中年儒士。

中年儒士名叫齊敬宗,齊家小娘子就是他的小女兒,而他的兄弟便是“臭名昭著”佞臣齊泰。

“小江郎君來了?”

齊敬宗笑著與江淮打著招呼,他其實很看好江淮。

作為一個九歲才開始就學的人,江淮在就學第三年就成為了西江官學同年的全級第一,去年也依舊保持全級第一的成績。

這份後來居上的天賦,讓齊敬宗看到了一個機會。

若是自家女兒能與江淮在一起,那日後江淮高中進士,興許能帶自己一家人返回江南。

正因如此,齊敬宗這才放任自家女兒與江淮玩耍。

隻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去年冬月,自家兄長的故交,黃子澄之子的黃經在去年鄉試考中舉人,並且相中了自家女兒。

在還未崛起的江淮,和已經崛起的黃經二人間,齊敬宗毫無疑問選擇了後者,而後者給他帶來的資源也十分豐富。

不僅幫自己購買了左鄰右舍的院子,還將三座院子合成一座,算是稍稍恢複了自家昔日的些許榮光。

正因如此,齊敬宗愈發堅定了與黃經成為翁婿的想法。

隻是一想到江淮,他還是覺得有些遺憾,因此當下看到江淮,他倒也沒有阻礙兩個小輩的聯係,隻是對自家女兒提醒道:“就在府邸門前聊一聊,稍許就回去吧。”

“是……”齊家娘子不敢違背父親的話,隻是低著頭應下。

見狀,齊敬宗也和江淮打了個招呼,隨後便乘坐馬車離開了。

瞧著馬車離去,江淮還不知道如何開口,齊家娘子便小聲道:“我爹要去隴川縣裡……”

“嗯……”江淮沉默應了一聲,齊家小娘子見狀來了脾氣:“你不想與我說些什麼嗎?”

“我……”江淮欲言又止,那模樣讓齊家小娘子攥緊了拳頭。

“沒話說我就走了。”

話音落下,齊家小娘子看了江淮幾個呼吸,見他還是一言不發,便轉身走入了府內。

隨著門被關上,江淮這才流露出了幾分難受。

曾幾何時,他雖然也能感受到齊家書香門第的氣質,但他自信自己日後可以通過學習來讓自己配得上對方。

隻是這樣的自信,隨著他知道齊家與當年的兵部尚書齊泰有關係後,他便徹底絕了所有想法。

對於他這樣一個農奴之子來說,哪怕齊家已經落寞,卻也不是他這樣家庭能沾染的。

抬起頭,江淮望著眼前這個比自家大上三倍的府邸,不由得想到了剛才父母在廚房討論的話題。

“中學嘛……”

江淮低喃著,隨後似乎堅定了什麼,朝著官學的方向,深一步淺一步的離開了這條街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