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瘋狂作死(2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3098 字 7個月前

“北京倒是熱鬨,現在有多少百姓了?”

一一一.二五三.一九七.一四零

王彥說完,朱棣滿意捋了捋自己的大胡子:“南邊有老二在,我還是比較放心的。”

“回殿下,今日是童試開榜的日子,一旦考中,便是生員(秀才)了。”

不過就算比策論,江西、南直隸、浙江等地出身的學子也並不差,甚至依舊能穩壓新政學子一頭。

他們走在外城的官道兩側,年紀十一二歲,說說笑笑的往家中走去,肩膀上還挎著一個裝書的斜挎布包。

“這個……”王甫有些尷尬,顯然他們還沒研究到那一步。

朱棣驕傲點頭,唯有遷都北京,才不會讓江南獲得政治、經濟雙重中心的優越。

隨著新政官員嶄露頭角,動輒揚武的風氣也開始愈演愈烈。

君臣三人走入殿內,直到朱高煦入座並給夏原吉賜座,他才示意夏原吉開口。

朱高煦閉目養神,同時開口詢問亦失哈。

他固然可以現在就懲處解縉,但這份罪責還不足夠把解縉弄死。

這些高樓並非傳統的木質建築,而是采用生鐵、混凝土修建的仿中式高樓。

“才二十萬人就這樣熱鬨了,看樣子日後的北京不會比南京差。”

走在那連同台基通高十五丈的奉天殿內,不管走進多少次,朱棣都會感受到驕傲感,尤其是坐在金台上,俯視殿內護衛的時候,這種驕傲感更是讓他飄飄欲仙。

亦失哈將奏疏接過,不假思索的遞給了朱高煦。

二十文一日的工錢,讓許多領到工錢的民夫喜笑顏開。

隻可惜科學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是火藥、農業、工業還是數學、化學等等實踐和理論的實驗室,基本都沒能得到什麼較大的突破。

見到朱高煦到來,王甫立馬帶著太學士們作揖行禮。

“殿下,陳昶將東海府的三座城池都重新修葺了一遍,另外還將猛哥帖木兒和他的親眷送抵了南京,您看看……”

不過不要緊,就解縉現在的表現,他日後一定會捅出更大的簍子,到時候不用自己開口,老頭都會想辦法解決這廝的。

站在朱高煦身旁,農業司的侍郎王本道與朱高煦談論著玉米的問題。

“儘管新政之下,以往生員所有的許多待遇都被取消,但想要科舉,必須先取得生員的身份才行。”

這樣的建築自然不可能有南京那般古色古香,但卻是日後必須要走的趨勢。

“好了,我知道了,這個東西暫時還不用推行到礦區,我需要你們繼續研究下去。”

後世的大部分樹林,也都是在電力、煤氣、煤炭相繼進入百姓家中之後,才開始安全生長起來的。

房屋可以用混凝土修建,不僅節約了木頭,還節約了糧食。

“陛下……”

“那些東洲作物,老二具體是怎麼說的?”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得解決這些問題。

“嗯?”聽到這話,朱高煦愣了下,隨後回憶解縉被敕令趕赴廣西上任的時間,這才皺眉道:

“我記得朝廷讓他九月初十以前出發,現在已經是二月十七,足足五個多月過去,他去乾什麼了?”

部分民夫們正在領工錢解散,這樣的現象是由於朱高煦製定的征募民夫規矩所致。

他沒有前往其它實驗室,而是讓亦失哈派人去詢問進度。

“蒸汽引入氣缸後閥門被關閉,然後冷水被撒入汽缸,蒸汽凝結時造成真空,活塞另一麵的空氣壓力推動活塞……”

朱高煦吩咐一句,便帶著亦失哈向著蒸汽機的實驗室走去。

原本北直隸就人口稀少,即便需要樹木作為柴火,但所需的數量也不大,而且天壽山四周人煙稀少,砍伐樹木的還不算多。

由於朱高煦的禁令,許多金屬染料都被禁用,蒯祥隻能使用的植物染料來多次塗刷。

隨著時間流逝,在馬車進入內城的時候,朱高煦也聽到了劈裡啪啦的鞭炮聲,不由詢問:“今日什麼日子,城中可以放鞭炮嗎?”

如果沒有電力、煤氣和煤炭,那許多樹林都會消失。

儘管在外人看上去,這群研究理論的人就是拿著朝廷的錢四處揮霍,但他們也將朱高煦提出的許多課題慢慢完善,一點點的從理論上破解開來。

除此之外,各項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基礎知識,大明也比這個時代的其它國家領先二到三百年不等。

朱高煦帶來的知識已經被掏空,所以現在的他,主要將目光放到了培養基礎科學和數學上。

朱棣詢問王彥,王彥也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殿下說,太學正在對土豆、玉米、番薯等作物進行培育。”

亦失哈小心翼翼的詢問,朱高煦卻不在意道:“論罪處死就行。”

朱高煦將其打開,其中內容便是都察院新政派的巡察禦史們對解縉的彈劾。

如果口感不能改進,那玉米在大明,興許真的隻能當飼料了,而且由於產量低,興許連飼料都不一定能當上,百姓會更傾向於產量高的紅薯。

到了白城衛後,當地便會補充兩萬民夫協助軍隊繼續北上,而後在泰寧、鶴城為陸陸續續補充四萬民夫,直到大軍抵達鎮虜衛。

太學畢業的太學士,以及立有功勞的博士們,除了實踐以外,也有專門研究理論的。

“我治國向來以寬為主,解縉雖有過錯,但我還是願意原諒他的。”

回宮路上,亦失哈瞧著自家殿下失望的模樣,為了讓他稍微高興些,他便開口道:

“奴婢領命!”王彥作揖應下,隨後與朱棣向著宮城前進。

“行了,我先去蒸汽機那邊看看,你們自己好好研究吧。”

“這……他……”夏原吉也不太好說,隻能遞上一份奏疏。

王甫說了一堆,朱高煦自己都聽得有幾分糊塗,雖然這些詞是他發明的,但現在怎麼組裝在一起他就有些聽不懂了?

“伱直接告訴我效率就行,另外它能不能使用?”

“回殿下,大概七十六萬人,不過這其中的質量堪憂,許多人都是去年畢業就報名的科舉,根本沒有研讀過經史典籍。”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朱高煦十分高興。

至於柴火,則是可以開采山西和北直隸的煤礦,將煤炭價格打到比木柴價格還低,那木柴便會從生活必需品,變成可平替的產品。

“北京內城足夠生活五十萬百姓,後續若是人口增長,還可以在南邊開修外城,反正現在有了混凝土,修建城牆倒也不耗費什麼糧食。”

畢竟紅薯和紅薯藤都可以食用,隻要掌握好脫毒的手段就行。

這些高樓除了飛簷、盔頂和延伸出來的重簷鬥拱采用了木質結構外,主體結構依舊是生鐵混凝土。

朱高煦表現得十分慷慨,但這並不是他的本意。

朱高煦湊上前,近距離觀摩了一下這個以黃銅製作的蒸汽機,而王甫聞言也脫下了自己的眼鏡,對朱高煦介紹道:

“這版蒸汽機比之前的蒸汽機多出了許多功能,性能也更好。”

“殿下,廣西右參議解縉尚未抵達布政使司衙門……”

過去五個月裡,解縉從南京乘船前往重慶,又改走陸路前往貴陽,一路上留下了大量遊玩山水的詩詞文章,還經常與所經過之地的官員士人交往。

“行了,我不是來看你行禮的,我想知道得到了橡膠的你,有沒有解決蒸汽機的傳動問題。”

“好了,你們好好研究,爭取這幾年內把良種挑選出來。”

科舉的能力不足,那就去報考吏員,畢竟當下的吏員也在不斷更新質量,優勝劣汰的戲碼從不缺乏。

“下教令,讓他在二月二十五以前務必抵達布政司衙門述職!”

當然,除了臨街可以作為商品的房屋是修建五層並使用生鐵混凝土外,其餘民居基本都是混凝土與磚頭、瓦片建築而出。

由於采用了混凝土和生鐵的建築方式,北京紫禁城內許多宮殿的主要支撐並不依靠木質的金柱,而是混凝土澆灌的生鐵混凝土石柱。

陪伴朱棣多年的王彥站在明樓前開口作揖,朱棣頷首回應,隨後帶著王彥他們走出了天壽山。

唯一的糧食問題,也因為東北的開發而被減輕,並且朱棣也聽說了東洲作物運抵南京的消息。

“按照將士們的描述,這玉米的分杈過多,如果能人為乾涉減少分杈,將分杈控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那產出的玉米應該會比現在的玉米要稍微大一些。”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新政官員的年紀多以二十到四十歲之間為主。

“臣參見殿下!”

這還是朱高煦沒針對他們的情況,如果朱高煦也開始自查,那這數千官員起碼得報銷九成。

“具體的你們農業司和農學太學士們一起操作,我希望能得到一個好的結果。”

“走吧。”朱高煦搖頭離開了蒸汽機實驗室,隨後坐上了自己的馬車。

當然,他更好奇的還是愛才的朱棣在知道解縉的所作所為後會是什麼表現,甚至隱隱有些擔心。

“老頭,你可彆被這廝給氣暈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