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逐胡三千裡(2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1958 字 9個月前

河西之地雖然在關東與江南地區的百姓看來寸草不生,但在不懂得治理的蒙古人看來,河西簡直就是天堂。

如今他們被打散,每戶還能擁有千畝牧場,這讓他們如何不激動。

一時間,腦中擁護安克帖木兒的想法瞬間被拋棄,取而代之的則是獻媚。

“好了,明日我率領兩千騎兵護送你們前往瓜沙二州,其它的就不用拘泥禮數了。”

瞧見哈密城內的情況,郭鏞隻想早早離開這裡,至於哈密城則是交給平安了。

“你們先退下吧!郭鏞擺擺手,隨後示意平安與他出城,將城防交給了三名千戶官接管。”

二人縱馬出城,所見到的基本就是稀薄的草地和遠處的戈壁。

郭鏞看著這地方,隻覺得還不如瓜沙二州,同時也開口對平安道:

“按照殿下教令,騎兵先給你留一千,二十門火炮也都留下,另外兩萬民夫之中的一千多囚犯和一千匹挽馬,七十噸水泥都留給你。”

“至於糧食,我留三千石給你,剩下的等我返回瓜州,再組織兵馬給伱送來。”

郭鏞急忙說完自己的安排,平安聞言便知道這家夥是嫌棄哈密,對他不免輕視幾分,同時頷首:“就這樣吧。”

“行,那我現在就帶民夫去燒水補給了。”郭鏞抖動馬韁離開,平安則是看向了這簡陋的哈密城。

不多時,一名官員策馬而來,並在平安麵前駐足。

“如何?”平安看著這個身穿正八品常服的文官詢問,文官倒也沒有文縐縐:

“看了,四周沒有河流,隻有從天山流下來的一些小溪。”

“如果能將小溪聚攏到一起,修建水壩和坎兒井來避免蒸發,那應該能存下不少水來耕種土地。”

“至於具體多少,就我剛才探查的來看,估計也就萬餘畝水澆田罷了。”

“當然,現在已經五月末,雪山的雪水都差不多沒有了,但即便翻個兩三倍,也頂多種植三四萬畝水澆田罷了,產量的話我詢問了當地的佃奴,基本隻有七鬥左右,起碼要五畝地才能養活一名兵卒。”

這文官說了許多事情,平安聽得頭疼,最後隻問道:“你隻需要告訴我,這地方能開墾多少畝耕地,養多少兵馬就足夠。”

“目前估計是三萬畝,養人最多六千,軍餉需要額外從關內調派。”文官不假思索的回答,平安聽後頷首:

“這裡的情況,你奏疏上奏殿下,我先去檢閱城防,看看那七十噸水泥能用到什麼地方。”

抖動馬韁,平安漸漸消失在了文官視野中。

同時,文官也連夜寫下了哈密情況,在翌日清晨由急於返回關內的郭鏞帶回。

時間一晃半個月過去,郭鏞才剛剛返回瓜州,朱棣便已經率領日漸變小的隊伍抵達了哈拉和林。

“這裡就是哈拉和林嗎?”

“跟我想的不太一樣……”

草原之上,當一座殘敗的城池出現在明軍麵前,馬背上的朱棣看著這座曾經的世界中心之城,不免發出唏噓。

作為十三世紀中葉的世界中心,從多瑙河畔的維也納,到黃河邊的汴梁,從北方寒冷的俄羅斯草原,到炎炎烈日下的阿拉伯半島沙漠,大半個歐亞大陸都籠罩在這座城市的權力和威勢之下。

羅馬教皇的傳教士、南宋朝廷的使節團、波斯商人的駝馬隊、高麗王國的進貢者……都在這裡彙集。

佛殿、清真寺和基督教堂……各種宗教和文化都在這裡融合。

大汗的詔令從這裡發出,送達世界各地蒙古大軍。

這裡集合了成吉思汗、窩闊台、蒙哥,從中歐、東歐、西亞、中亞、東亞、南亞諸國搶掠來的奇珍異寶,金銀珠寶,數以萬計。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隨著蒙古內戰後遭到終結,蒙古內戰將一座世界中心城池摧毀,儘管事後有過修複,但隨著蒙古內亂和明軍北伐,這座曾經的世界中心城池,如今破敗的還不如大明腹地的一座鎮子。

“陛下,這地方太殘破了,我們就在外麵紮營吧?”

徐增壽對朱棣開口,畢竟哈拉和林的情況確實很糟糕。

坍塌的城牆,被焚毀發黑的房屋,以及破敗垮塌的水渠都表示這裡不適合紮營。

朱棣聞言也點了點頭,心裡充滿了唏噓。

“陛下,塘騎已經派發出去,三萬騎兵很快就能搜尋到馬哈木他們的蹤跡!”

阿力台與王義策馬而來,向朱棣彙報著情況。

“找到馬哈木後,第一時間告訴我,我要親手會會他。”

朱棣撫了撫自己的大胡子,看一眼四周情況後開始下令大軍紮營。

很快,十餘萬人的隊伍開始了構建營盤,同時孟章也在朱棣大帳搭建完畢後為其帶路,同時在路上說道:

“這一路上一直有馬步兵護送民夫和輔兵撤回海喇兒城,現在留下的民夫和輔兵的隊伍還有六萬人,馬步兵還有一萬五千多人。”

“運抵的軍糧比預計要少,隻有四萬三千餘鬥,馬料倒是和估計的差不多。”

“另外,後方的馬料已經在送來的路上,一個月後便能被馬步兵護送抵達忽蘭忽失溫。

“算下來,大軍的糧草馬料能維持兩個月左右,算上撤退的時間,我們能在漠西的時間差不多就是二十四天。”

孟章將大部分事情都交代了,朱棣聽得十分滿意,同時也走進了自己的大帳之中。

坐下後,他便對孟章下令道:“安排所有馬步兵和民夫、輔兵明日撤回海喇兒,剩下的事情交給我們。”

“臣領敕令!”孟章毫不猶豫的作揖應下,轉身出帳將軍令傳達。

軍令傳達到阿力台軍帳的時候,他不免對阿魯台吐槽道:“我都感覺我是他的部下了。”

“還有他封賞的事情,現在下麵的人一個個的都十分激動,他們給的太多,我怕日後不好控製部落。”

阿力台的話讓阿魯台皺眉點頭:“確實是這樣,不過我們現在沒有辦法。”

“明軍的燧發槍厲害你也見到了,現在他們能在馬背上裝彈開槍,我們根本不是對手。”

“以往仗著騎射,我們還能襲擾他們,現在卻連襲擾的一方都改換了陣腳,我們……”

阿魯台也不知道該說什麼,阿力台更是沉默不語。

兩兄弟聊著聊著就聊不下去了,似乎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從明軍能從東北出兵後,東蒙古除非願意西遷,要不然根本無法逃脫大明的控製。

“散了吧,我估計馬哈木他們要不了幾天就會原形畢露,到時候我們看情況選擇動手,你彆折損太多人馬,現在可不好恢複。”

阿魯台交代一聲,阿力台聞言點頭,兩兄弟寒暄一陣後也各自散去。

翌日,伴隨著天色漸漸明朗,馬步兵開始護送六萬輔兵、民夫撤退海喇兒城。

與此同時,軍中的東蒙古騎兵和明軍騎兵也開始沿著杭愛山南北進行搜尋。

漸漸地,瓦剌的騎兵蹤跡開始在北方出現,而且規模並不小。

得知這一消息,朱棣當即點齊兵馬,收攏南部的塘騎,組成五萬漢蒙女真騎兵向北方撲去。

北上的道路中,北方派出的一萬哨騎也開始不斷返回大軍,並且給大軍帶來了好消息。

“瓦剌諸部正在向西北舉部遷徙,數量不下二十萬!”

草原上,塘騎千戶跪地作揖,向馬背上的朱棣稟告了這一情況。

阿魯台一聽,當即對朱棣道:“陛下,他們應該想要遷徙去當年外剌部的駐牧地,那裡有一些殘破的土城。”

“如果陛下相信我,可以派我的弟弟阿力台先一步突襲外剌部土城,截住他們的去路!”

阿魯台知道朱棣不會放自己走,因此他建議讓自己的弟弟率兵出擊。

朱棣聽後,自然也知道阿魯台是想要幫韃靼部撈好處,但他沒有說什麼,反而頷首道:

“常寧王你率本部騎兵前往外剌部截留馬哈木,我率大軍走大道追擊。”

“是!”阿力台聞言抱拳,並在片刻後召集中軍的一萬六千餘騎兵走捷徑前往外剌部。

至於剩下那三千多還未回來的塘騎部眾,他則是準備暫時不管他們,反正朱棣也不會乾出屠戮他們的事情。

“大軍進發,我要看看馬哈木玩的什麼把戲。”

朱棣捋了捋大胡子,他不相信馬哈木隻知道逃跑,如果他真的隻知道逃跑,那他就不會混到如今的高度。

顯然,他有著自己的籌謀,並且很有可能準備埋伏自己。

不過不要緊,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無用功。

剛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展示一下燧發槍的威力,檢驗一下燧發槍刺刀對騎兵的威懾。

想到這裡,朱棣眯了眯眼睛,而四萬明軍騎兵也在他的率領下,向西北方向沿著馬哈木等人留下的馬糞、牛糞等痕跡追擊而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