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逐胡三千裡(1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1958 字 9個月前

第430章 逐胡三千裡

“唳……”

戈壁草原上,千裡之外,荒無人煙,風沙若隱若現。

整片戈壁被一條河流隔斷,河流兩側長滿青草,遠離河流的地方則是荒蕪戈壁。

在空中蒼鷹的注視下,駿馬快步馳騁,掀起一片黃色的塵土。

數十位身披甲胄的騎兵,背負火槍,向荒原深處疾馳而去。

在他們離去不久後,號炮聲在空中作響,從他們來時方向,一支龐大的隊伍緩緩移動而來。

他們沿著河流向西進發,規模之大,綿長十數裡。

整支隊伍兩翼有整齊有序的騎兵護衛,隊伍之中則是身穿鴛鴦戰襖的明軍士卒,以及輔兵、民夫。

他們十人為一隊,每隊有馬車一輛。

行軍至忽蘭忽失溫,此時距離海喇兒城已經有一千三百餘裡,二十三萬的輔兵、民夫隊伍也隻剩下了十二萬。

從正午到黃昏,隨著太陽漸漸落下,大軍在距河數百步外,利用馬車開始搭建簡易營盤。

除了馬車,明軍身邊還有卸了馬鞍的軍馬、乘馬。

在他的身側,二十門野戰炮排成一排,陣地上滿是硝煙。

“沒錯!”朱能也附和道:“兩軍對壘,或者他們勾結夾擊我們都不畏懼,唯一需要特彆注意的就是糧草。”

“另外大軍明日卯時繼續出發,抵達哈拉和林後向杭愛山南北搜尋瓦剌蹤跡。”

“以我軍的戰力,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擊破瓦剌,不過期間還是得防備著阿力台,避免他臨陣反戈。”

朱棣捋著大胡子,語氣雖然沉穩,但誰都能感受到他的焦急。

“彆忘記還有阿力台那個狗崽子。”太平提起了阿力台,這讓馬哈木麵部抽搐。

對此,馬哈木也抬手按下了騷動:“雖然有十五萬人馬,但其中絕大多數應該是民夫和輔兵,我估計他們的主力應該不會超過五萬。”

在他的麵前,則是一座橫亙在天山腳下的砂石城。

他們牽著馬向西行軍,除了軍令,其它時候隻能步行。

事實證明馬哈木所言非虛,因為在他們還在想著是戰是和的時候,哈密城已經遭受到了明軍的炮擊。

“是!”三人作揖應下,很快明軍便開始按照朱棣的指揮行動了起來。

算上八萬明軍和兩萬蒙古騎兵,整支隊伍依舊有二十二萬之多。

“我剛剛收到消息,鬼力赤死後不久,明軍就出瓜州出兵哈密,估計現在已經快拿下哈密了……”

這則消息的出現,無疑讓馬哈木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三人都抓住了重點,而這樣的重點若是被曆史上北征的朱棣看到,估計會羨慕的發瘋。

這樣的蹤跡自然是難以掩蓋的,故此當朱棣開始向忽蘭忽失溫以西運動時,瓦剌的哨騎也開始運動了起來。

“十五萬?”

“給老子繼續轟!”

“朱棣往這邊殺來了,我們的哨騎沒辦法接近他們的隊伍中心,但按照他們走過地方的蹤跡來看,他們的數量應該不低於十五萬。”

把禿孛羅也有些心虛,畢竟蒙古人從幾十年前開始,就沒有在兵力同等的情況下擊敗過明軍,更彆提現在瓦剌隻能拉出六萬軍隊,怎麼可能是朱棣七萬大軍的對手。

馬車由雙馬拉拽,馬車放置著馬鞍、糧食、甲胄、淡水、煤炭等物資。

當馬哈木將事情交代,所有人內心紛紛一沉。

“轟轟轟!!!”

“算上阿力台,朱棣最少有七萬軍隊,而且按照他上次打阿魯台基本出動的都是騎兵來看,這次恐怕是五萬騎兵,算上阿力台就是七萬騎兵。”

這次的北征耗費巨大,完全可以比得上當年藍玉北征捕魚兒海,因此這一戰如果沒些成績,那是很容易讓人詬病的。

“屆時我們手上算上阿力台的兩萬騎兵,合計有六萬騎兵,想要收拾瓦剌諸部輕而易舉。”

孟章闡述著自己的看法,而此前便受朱高煦遣派出巡忽蘭忽失溫的王義也開口道:

“算算距離,我們現在距離以前的哈拉和林一帶差不多還有七八百裡路,民夫將糧食運抵哈拉和林後,就能在輔兵和馬步兵的護送下撤退了。”

哈密城外,馬背上的郭鏞一手執鞭,一手握韁,臉色激動的指揮手下騎炮兵。

軍中大帳內,朱棣站在長寬六尺的沙盤前觀察,同時對帳內的朱能、孟章、王義、徐增壽四人開口道:

“我看,我們要不還是南下避一避吧。”

“我們已經到忽蘭忽失溫,算算日子,今天應該是五月十六,看樣子馬哈木這條老狗是真的不敢和我們硬碰硬了。”

不過這一世嘛,朱棣並不覺得這有什麼,而是大手一揮:“讓肇州左右二衛看守糧草,沒有我的敕令,誰都不能輕易靠近。”

麵積百餘平的蒙古包內,馬哈木坐在上首位,左右是本雅失裡和脫歡。

“前番攻打韃靼,許多韃靼小部落都西遷投靠了瓦剌,馬哈木他們也應該知道了朝廷火器的厲害,所以才避而不戰。”

五月二十二日,盤踞在哈拉和林北部地區的瓦剌得知了忽蘭忽失溫的消息。

在下方左右首位則是太平和把禿孛羅,以及他們身後的數十名萬戶。

“晚了!”聽到這話,馬哈木有些頭疼,而他的話卻讓眾人疑惑:“什麼晚了?”

哈密,作為西域的大門戶,其地勢可以用四山夾三盆形容,整個城池中間高南北低,地勢差異大,主要水源基本來自天山的雪水。

不過由於南邊的大沙漠,這裡的雪水一旦暴露,那蒸發量便十分恐怖,所以坎兒井才會被大量運用。

由於獨特的地理和氣候環境,即便是全球濕潤期,這裡的人口也不過才兩三萬,而到了整體偏低溫的元明時期,這裡的人口更是少的可憐。

正因如此,此次出征的明軍以郭鏞為主帥,平安為副帥,統帥騎兵三千人,民夫三萬人,火炮二十門。

他們從瓜沙穿越六百餘裡戈壁灘,其中艱辛外人不從得知。

本以為抵達哈密後,哈密的肅王安克帖木兒會直接開城投降,卻不想他居然拒絕開城。

這樣的做法,直接惹惱了郭鏞和平安兩人,下令炮擊哈密城。

“轟轟轟!!”

炮聲再度作響,二十枚五斤鐵炮彈砸在哈密城的城牆上,將砂土砸的飛濺,震動感讓盤踞在這裡的蒙古人臉色發白。

哈密城周長不過二裡餘,城牆也不過一丈五尺,麵寬一丈二尺,沒有塹壕、護城河,城內人口也不過才三千餘人。

麵對城外三千明軍和兩萬民夫的虎視眈眈,城頭的安克帖木兒最終承受不住壓力,選擇了升起白旗投降。

“停!”

馬背上,平安用望遠鏡看到了白旗,立馬抬手製止了繼續炮擊。

“投降了。”平安轉頭對郭鏞解釋,同時補充道:“我帶五百人先入城,如果有號炮響起,你立馬響應我。”

“好!”郭鏞點頭,他並沒有打過什麼大仗,雖然安克帖木兒比馬匪也強不到哪裡去,但有平安在,他沒有理由自己犯險。

“來五百人跟我出陣入城!”

抖動馬韁,平安策馬向哈密衝去,那勇猛的模樣讓眾人紛紛跟隨衝鋒。

安克帖木兒已經讓人打開了城門,而平安率兵進入城池後,所見到的便是砂土屋和緊張的蒙古人。

他們的數量並不多,即便聚集起來,也不過數千人罷了。

“吹哨。”平安見狀,便知道安克帖木兒根本無力反抗,隻要他們敢動手,自己手中五百人便可將他們覆滅。

“嗶嗶——

“入城!”

聽到哨聲,郭鏞開口大軍進城,不多時便輕騎先入城中,便見到了安克帖木兒本人。

他與安克帖木兒並不陌生,因此見到安克帖木兒的第一時間,他便翻身下馬,取下馬鞍上的長盒,從其中取出一份敕令。

“代天子敕令,敕封安克帖木兒為鞏昌伯,移居蘭州,其部眾遷入甘、蘭二州,每戶發牧場千畝,即日啟程。”

宣讀完朱高煦的敕令,郭鏞立馬笑嗬嗬的上前扶起安克帖木兒:“你說你這是何必呢?”

“我惶恐……”安克帖木兒沒想到朱高煦給他的待遇居然不錯,而他身後的部眾聞言也紛紛沒了害怕,取而代之的則是激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