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樣的人,清歡很尊敬他,也很認真的完成岐山大師布置的課業。
課業很簡單,每天讀一個上午的佛經,僅此而已!
岐山大師從不為清歡解釋佛教的意思,清歡也從不詢問,他隻是讀。
讀佛經時,也不去思索經文的含義,也不去想下山吃什麼,去哪玩,隻是一心一念的念經而已。
真正做到了,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止念!
止念,念經時沒有其他任何雜念,隻有一念,那就是念經!
等到連“念經”這個念頭都沒有了,那便是“無念”,便是“空”!
不過清歡現在還達不到那種程度,能不去惦記下午的玩樂,念經時“止念”,已經很不容易了。
……
這天,清歡如往常一般念完經,給岐山大師披上厚厚的衣裳,倒了杯茶後,道:“大師,我下山了。”
岐山大師正專注的盯著麵前的棋盤,聞言隻是點了點頭。
清歡合十行禮後,興衝衝的下山。
山腳依舊聚集了很多下棋的人,這些經常來的人,大部分下棋已經不是為了獲得登山資格了,而是真的隻是想下棋而已。
隻有很少一部分,是為了修行!
不是修佛,是修行!爛柯寺有修行之法!
清歡從人群裡一溜煙的跑沒影了,守山僧已經見怪不怪了,隻是相視苦笑。
一名下棋人好奇道:“這,便是岐山大師口中那位佛性驚人,無人能教的清歡小師傅?”
守山僧回答道:“是他。”
另一位下棋人奇怪道:“看起來隻是一個活潑好玩耍的孩子而已,連岐山大師都教不了他嗎?”
守山僧頓了頓,道:“大師不教他佛理,不教他佛義,隻讓他念經。”
一眾下棋人不由得感歎,道:“岐山大師果然是大德!”
……
瓦山下有個小鎮子。
清歡熟門熟路的一路來到小鎮子上的酒樓,一進門就雙手合十,對著櫃台後的掌櫃道:“施主,小僧來化緣了。”
掌櫃的樂道:“清歡小師傅今天要化什麼?”
清歡舔了舔嘴巴,道:“遠遠就聞到施主家的燒鵝,能不能化一根鵝腿?”
掌櫃的笑著招呼道:“去,給小師傅上一份鵝腿!”
小二連忙應答,鑽進後廚。
清歡道謝道:“施主積德行善,必有厚報!”
旁邊一桌客人突然開口道:“小和尚,你這天天來化緣,要的還都是價格頗高的肉食,臉皮可真厚啊,就不怕把店家給吃垮了?”
清歡扭頭一看,那一桌坐了兩個人,一個白發白須,身材高大,卻讓人感受不到一點的壓迫,反而覺得親近。
另一人是個中年人粗布衣衫,腰間掛個水瓢,插了卷書,笑的很隨和。
這兩人的氣質一看就知道是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再加上他們的表情和藹,任誰都想不到剛才那句話,居然是出自他們之口。
清歡小臉肅穆,寶相莊嚴,道:“施主說的不對,小僧是來化緣的,化的是緣法,這緣法可沒有貴賤之分,鹹菜鵝腿,都是緣!”
老先生笑著道:“既然如此,那你乾嘛不問掌櫃要碗稀粥?稀粥跟鵝腿,反正都一樣,不是嗎?”
清歡雙手合十,道:“這緣即是掌櫃的,也是小僧的,何為化緣,說白了就是伸手要飯,放下臉皮,放下自我,才能吃得飽,吃得好,得大自在。
小僧連臉皮都不要了,還不能要根鵝腿嗎?”
老先生跟中年先生對視一眼,頓時大笑起來,道:“你這小和尚,有點意思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