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陛下不滿(1 / 2)

禦書房,王朝的天子正端坐在龍案後認真地批閱著奏折,他的臉依然陰鬱著,自昨日之事後就再沒有好看過。看著看著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寶貝女兒,小公主已經十三歲了,但長這麼大就幾乎沒有走出去過。兩個月前他就和小公主約定好了,答應今年中秋征南節一定帶她出宮好好玩玩兒,去觀看花車大比,去欣賞繁華熱鬨的不夜市,哪知已經等到了臨行前的一刻還是被那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給攪黃了。一想到女兒強顏歡笑的模樣,想到她一個人走出去時留下的落寞背影,他心裡立即泛起一陣怒火,於是當即煩躁地扔下手裡的奏折,沉聲問起來“那個案子審得如何了?”

福公公趕緊回答“回陛下,據老奴得到的消息,事發原因、經過都已經查清楚了,我估摸著應該很快就有結果了。”

“嗯”,聽了這話,陛下的心情才稍稍有了些許平複,然後又拿起剛才那份《精簡商戶稅收》的奏折。這份奏折犀利地指出了現行商戶稅賦收取環節存在的弊病,並提出了詳細地精簡改進方案,看上去實用性很強、可行性極高,看完後他不由得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拾起新換的禦筆準備批閱,可毛筆正要落下,下麵落款處的一個名字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戶部度支司員外郎李敬賢”他自言自語地念了一下,然後抬頭看向福公公“這個戶部度支司員外郎李敬賢怎麼聽著這麼耳熟?”

福公公立即回答“確實耳熟,陛下昨日才聽過,他的孩子就是昨日那場衝突的參與者。”

“是嗎!?”陛下先是一驚,然後頓感索然無味,失望地開口“可惜了,倒是一個能力不錯的人,要是能把孩子教好就更好了。”說完無奈地歎了一口氣,猶豫了一下後才終於落筆。

見陛下心情糟糕透頂,福公公便悄悄地端來一碗提神降火湯,這湯可是他自己親自熬製的。原本這種事兒並不需要他親自插手,但陛下今天的心情特彆差,他擔心那些小太監冒冒失失地萬一做不好反而會引燃陛下的怒火,所以便挽起袖子親自上了場,因為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陛下了。

自陛下被封東宮太子起,福公公就陪伴其左右,至今已有四十餘年了。陛下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細微的動作,他都能準確地猜出背後的意思是什麼,可以說,在整個帝國都找不到比他更了解陛下的人了。每次陛下龍顏大怒,也隻有他敢上前提醒安慰,陛下也隻聽得進他的規勸,畢竟他們之間的主仆感情已經跨越四十年之久了。當然,他也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這四十年來他用自己的寬容、謙遜、謹慎將陛下身邊的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條,從來沒讓陛下失望過。

這時一個小太監走了進來,輕聲稟報道“啟稟陛下,禮部尚書崔大人、大理寺卿韓大人、刑部侍郎耿大人、泰安府尹王大人求見。”

這話讓陛下精神一振,他當即放下禦筆“快宣。”

沒一會兒,崔德率、韓讓、耿忠、王仕升四人便在小太監的帶領下恭敬地走進來了。

“臣,崔德率(韓讓、耿忠、王仕升)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四人齊齊跪地參拜。特彆是王仕升,看上去格外謹慎、格外認真,他隻是區區府尹,以他的官階在正常情況下是不太可能接近王朝的天子的,而且若不是這事兒發生在他管轄的地界上,他甚至連參與會審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就彆提有多珍重這次的麵聖機會了。

“平身吧,案子有何進展?”不等四人謝恩陛下就迫不及待地發問了。

崔德率往前走了一小步,回稟道“回陛下,案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我們俱已查清,並且已經審理完畢,這是案件的口供和證詞,請陛下過目。”說完從懷裡掏出一疊供詞,恭恭敬敬地舉過頭頂。

福公公立即走下來接下供詞,然後轉身重新走回龍案旁,將其放到陛下最習慣的位置上。

陛下吩咐道“你也將事情的始末給朕詳細地講一遍。”然後便拿起供詞認真地看起來。

崔德率聞言立即將昨日發生的事情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等他講完才發覺偌大的禦書房悄無聲息,一點動靜都沒有。他小心翼翼地抬起頭往前麵瞥了一眼,隻見陛下仍在認真地看著供狀供詞,不過臉色極其的難看,看上去仿佛快陰出水來了,於是趕緊低下腦袋。

又過了半晌,一陣冰冷威嚴的聲音突然從龍案後炸響“楚宗寶是怎麼回事兒?他的供詞怎麼隻有一句話?他的供狀又在哪裡?這裡麵怎麼沒有?”

崔德率趕緊解釋“回陛下,楚宗寶對此次的會審稍微有些抵觸,所以他的供詞我等並未獲取到。至於供狀,......”他突然支支吾吾地起來。

“供狀怎麼了?”陛下的聲音提高了不少。

“回陛下,供狀在簽字畫押的時候被楚宗寶強行吃下去了,而且,而且,楚宗寶在大堂上否認了挑釁李元吉的事實,據他交代是李元吉占了他們的座才導致衝突發生的。”崔德率猶豫了一下才終於將楚宗寶說假話的事情和盤托出。其實來之前他們四人就商量好了,如果陛下不問,那他們也不準備說,就算是賣膠東王一個麵子,但是現在陛下既然問到了,他也不敢有所保留了。

“他說的可有根據?”陛下問。

“回陛下,這個說法並未得到其他證言證詞的證實,隻有李繼輝曾短暫地支持過這個說法,不過也很快否認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