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梅麗爾斯特裡普常演一些霸氣堅強的角色,印象最深的還是《穿普拉達的惡魔》裡的時尚女魔頭。
這次在劇本裡徹底顛覆形象,秉性溫和,猶豫不決,但下定決心之後,不用大聲喊叫就證明她才是整部電影裡最堅強的人。
特彆是編劇設計在勝利之後,從最高法院出來,紐約時報的男人們得到所有聚光燈,而她卻默默從側門而出,迎接她的是一群被激勵的女性崇敬的目光。
斯皮爾伯格毫無疑問是偉大的導演,這不僅是一部替媒體張目、宣揚理想主義的作品。規整的戲劇文本中包含三重主題:一是代表公共監督權的媒體如何戰勝政府越界的權力。
二是一家報社如何擺脫經營困境,成為市場競爭中的贏家。
三是它的老板,一個做了15年家庭主婦的女性,怎樣克服不自信的陰影和性彆壓力,獲得人生的成長。
標準的困境——挑戰——勝利的傳統英雄敘事,看似老套卻被非常完美統一在事件當中,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能找到解讀的話題。
與《聚焦》對比,就能看出這種明顯的差彆。前者所有的人物性格和行為都圍繞這樁對於宗教醜聞的報道展開,主編、責編和記者等群像在其中各司其職,有不同層麵的表現。
而《郵報》中,隨著中心事件的進展,三條線索穿插交替推進:媒體的爆料與政府乾涉形成了大背景的價值觀矛盾,報社的價值取向和董事會的商業考量形成了現實風險,女總裁尷尬的存在狀態與她麵對的複雜形勢形成個人內心的衝突。
當事件進入發稿倒計時的**,三重矛盾也被彙集到一個焦點——那場驚心動魄的電話會議。
女主獨自站著聆聽電話裡男人們的口水戰,所有人都軟硬兼施地想要說服她,而她必須做出決定成敗的決策,走出這個至暗時刻。
丁誠甚至閉上眼睛,模擬自己是導演,如何處理這個鏡頭?
如果用傳統平行鏡頭,同時展現多個角色的畫麵,那樣會有什麼不同?
會不會分散劇情的張力,失去這種巨大的壓迫感?
終於迎來正式開拍的時間,見到導演和兩位前輩,對於自己的加盟對方也充滿期待。
男二的戲份其實不多,大部分時候都在觀察導演的調度和鏡頭運用,這些都是係統無法給與的寶貴經驗。
大師級的調度讓劇情節奏不急不躁,戲劇衝突層層提升,把人物推向“toor notbe”的兩難抉擇中。
在敘事線上老道的布下一個定時鎖,在故事進展到特定的時間時就會觸發一些特定事件、或者難題,逼迫角色在預定的時間內去解決。
開篇十分鐘引入正題,呈現人物基本特征,把那份牽引整個故事的絕密資料作為誘餌全盤托出。
建立緊張感後,影片的基調在具有特色的布光和場景中得到了體現,並趨於穩定。
在丁誠眼裡《華盛頓郵報》有著斯皮爾伯格在《間諜之橋》中使用過的眾多電影元素,不過是在主題提煉上有所不同。
開篇人物和故事線看似繁雜,不過在進入第二幕後,開始化繁為簡,兩位絕對人物開始凸顯,即華盛頓郵報的女老板凱和傳奇主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