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兩位主角,還是福特老板,總會提到二戰時的經曆。那就是他們那一代人一生中經曆過的最重要的一場大考,考過之後,他們就是頂天立地的男人,再沒什麼事能難得住他們。
美國是二戰的最大贏家,而意大利卻是二戰戰敗國,還是最弱的那個戰敗國。劇情危機事件接連不斷,反而稀釋高潮,真要再配上一個俗套歡慶勝利的結局……
這部片子才算廢了!
通常電影喜歡把上述情節處理成主角需要克服的最後一個難關,俗套的結局是主角堅持自我,贏下比賽,最後大老板被他的氣魄折服,掌聲經久不息。
比這種俗套更糟糕的寫法是,讓主角屈從大老板的淫威,明明是受到剝削、受到壓迫,還要露出受虐狂式的笑容,謝謝老板賞飯吃,歌頌大公司給他提供的集體主義的溫暖。
妙就妙在讓主角主動放水,失去本來誌在必得的冠軍獎杯,而公司領導們正忙著彈冠相慶,才懶得理他。
反而對手遠遠地向他致意,他也回以心照不宣的微笑。
直到這一刻,福特和法拉利,導演究竟尊誰貶誰,才算塵埃落定。
誰把車當成賺錢的工具?
誰才是真正愛車懂車的人?
答案終於清晰,主旋律的皮囊下隱藏的反骨,讓結尾有更多值得玩味的空間。
這幾個角色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叛逆,也就是不服從。
某種意義人類的曆史是由不服從者推動的,文藝複興、宗教改革、工業革命,讓人們不再服從於神明、皇帝、教皇,轉而服從人類的理性。
當代商業社會,需要服從的對象其實是變成大公司,這種服從不再是源自動輒鞭打的強製,而是內化到社會的運行準則中。
再考慮到貫穿其中惆悵的英雄主義氣息,與代表著人類探索精神的賽車題材,丁誠更傾向於覺得當今社會創業遠遠比六十年代更難!
因為大企業遠遠比六十年代更大……人類不再上月球……階層比六十年代更固化……最好的頭腦紛紛去做廣告推薦算法……
哪怕你仍會覺得自己無法違抗上級、說出實話,但堅持叛逆、堅持自己、去拚儘全力麵向未來,著實是再酷不過的事情。
叛逆是英雄的特權,願世界能給叛逆者更多的尊重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