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翻拍版大多隻提取原版表達的社會命題或情感命題,卻在將故事融進國內現實時出了問題,一句話,水土不服,不倫不類。
這點徐文崢就很聰明,雖然美國早就有一個先例,但還是結合本土的看病難,直接戳中觀眾淚點,票房口碑大爆炸。
然後就是劇本,還有道具服裝用不用心,各種細節弄不好也會被觀眾吐槽。
你既然敢翻拍,那觀眾就敢比著原版對照,一點點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成為罵街的理由。
對於做生意的人來說,ip開發之所以能如此盛行,資方看中的並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觀眾對原作的關注度。
買過來版權後,直接對原有故事大刀闊斧地改編,改完之後就算是被吐槽,隻要關注度夠高,能帶動收視率,金主爸爸肯砸錢投廣告,還有什麼不高興的?
長歎口氣,既然接下劇本,那就好好演。其他的也管不了,彆說自己隻是一個演員,就算是導演,在片場有時候也是弱勢群體,說了都不一定算。
尤其是這種不知名的新導演,加上一群來曆不明的菜鳥,丁誠用力搓搓臉,這才是最擔心的原因。
算了,以後不可能總是遇見徐文崢和李成傑,跟徐英華合作更是運氣,大部分都是這種環境,早點接觸,早點適應,那句老話怎麼說?
常在河邊走,
哪有不濕鞋!
進入係統,之前的項目全部完成,仔細比對後,選擇馬上用到新情緒。
“宿主選擇新項目……”
“邪魅狂狷”
“生物電掃描中……”
鏡子裡的臉逐漸冷峻下來,眉頭上挑,眼角拉長,嘴角稍稍翹起,仿佛帶著一抹似有似無的邪笑。
目光直勾勾,看似冰冷,真正麵對反而能感覺到其中蘊含的灼熱和躁動……
“完成度80%”
“完成度85%”
“完成度90%”
幾次嘗試下來,五官之間有種說不出來的飛揚跋扈,尤其是眼角,七不服八不忿的樣子,有種一言不合就拔刀的衝動。
丁誠很滿意現在的效果,其中一個角色是暴力狂,能動手絕對不嗶嗶,人狠話不多。
用網絡流行語就是:狂拽酷炫吊炸天!
原本想用漠然無情,但發現不太合適。梁宏峰那種是高高在上的俯視,或者是拒人千裡的審視,無情隻是看透真相的智慧,你什麼時間見梁隊擼起袖子跟人乾架?
這個角色不同,很躁動,喜歡表現自己,說白了就是現在十五六的小年輕。青春期叛逆總想離開大人的控製,妄想做點什麼來證明自我價值。
這就是劇本高明的地方,看似七種性格,其實對應人成長的不同階段。從男主角身上都能找到熟悉的影子,增加觀眾的代入感。
社會很壓抑,現實很殘酷,每個人內心都有打破一切束縛的瘋狂。隻不過缺乏勇氣和實力,但能熒幕上看見這種角色,也是一種情緒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