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誠一愣,仿佛回想起什麼,露出燦爛笑容道:“打個大西瓜也是您的作品吧?”
餃子也是一愣,沒想到丁誠居然知道自己,趕緊客氣道:“早年的遊戲之作,我也是您的影迷,很高興見到真人。”
王天一拍兩人的肩膀,都是朋友,客氣什麼?
大家坐下邊聊邊吃飯,丁誠對楊宇很好奇,當年第一次看打個大西瓜簡直堪稱驚豔。
後來就銷聲匿跡,再也沒有新作品,沒想到憋出來哪吒這麼一個大招?
五十億票房的動畫片!
“我從小喜歡畫畫、看漫畫,其實大學是學醫,讀到大三的時候,才開始學習三維動畫軟件。發現一個人也能做出好的畫麵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原來起名叫餃克力,覺得中西合璧,又好吃又能補充能量。後來比較拗口,就改成自己愛吃的餃子。”
“當年弄打個大西瓜,一個人差不多三年零八個月的時間。父親去世後家裡僅有的收入就是母親每個月1000塊的退休金,每天吃超市特價菜,不敢買新衣服,不拉網線,儘量不出門。
“那三年半的時間,我過得跟生活在空間站似的,三點一線:客廳、臥室、廁所。”
“還記得打個大西瓜的片尾,我硬生生打出disney、萬籟鳴、手治蟲、宮崎駿、押井守、大友克洋、pixar、鳥山明、李安、黑澤明、金庸、小島秀夫、程龍、李成傑、星爺、馬雲、史玉柱……”
“看似完全不搭界的感謝名單,卻是那段時間支撐著我做下去的精神偶像。”
丁誠點點頭,吃儘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年那部作品好像得到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評委會特彆獎等30多個獎項,甚至被譽為華人最牛動畫短片。
“我跟哪吒死磕了五年,光劇本就寫兩年多,前前後後設計100多個版本,找來六十多家製作公司,1600人的製作團隊,可以說我的動畫人生是用命磨出來的。”
餃子很實在道:“很喜歡79年魔都美影廠出品的《哪吒鬨海》,既是美好童年回憶,也是打破對於改編這件事本身偏見的範例和動力。”
“我還真不敢完全照原著來,那實在太壞了。原版哪吒是彆人都不惹他,也非要去惹彆人,彆人想跟他講理,他也不講理,一言不合就動手的狠角色。”
“原著龍王是一個比較中立的角色,也沒惹到他,直接就在東海用混天綾攪得龍宮山搖地動。倒黴三太子出來喝止,二話不說被抽筋扒皮。”
“龍王上門要說法未果,隻能尋求法律途徑來解決,打算上天去告禦狀,結果中途又被他給攔下來,硬生生打回去。”
“實在沒辦法氣瘋了,才有水淹陳塘關,死了很多黎民百姓。而哪吒對李靖,也沒有兒子對父親的尊重,即便是自殺也是順著那一點就著的火爆性格,類似於叫你聲爸已經算給你麵子了,還敢管小爺我?”
“所以乾脆醜化他,畫著煙熏妝,一口豁牙,垂頭喪氣,人見人厭,又朋克又喪,醜的一逼對不對?”
眾人哈哈大笑,在丁誠看來,這反而是最出彩的神來之筆。
給觀眾下的一個套,前期越是吐槽,越是帶著刻板印象,就越可能接近導演設置一個史上最醜哪吒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