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隻過一個階段,那多無聊。”
“隻有死過一次才會明白,人世間最重要的是愛,不隻是男女之愛,還包括家人、朋友的愛。”
“其實什麼情感都需要花時間去經營,這是這幾年做的主要功課。一個人想去死,是最難的事情,這件事情都能做到,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上次魯玉來,我也跟她說這些,現在能夠把自己的事情說出來,如果這樣能夠幫彆人,如果誰有緣能夠看到聽到,能夠幫助一個人,這就是福氣。”
“告訴他們,隻要活著,永遠有機會。隻要你去行動,做不了一百分,做到五十分,你都是賺了。但你走錯了,就沒有機會再回來,就是零。”
丁誠不由感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其實真正讓我重歸影壇的是許鞍華導演的一通電話。多年前我們曾有機會合作,但因為我的合約問題,失之交臂。後來她拍《幽靈人間》,其中有個母親角色,很適合我。”
“因為不是大製作,也不知道我會不會接,她親自電話說,劇本非常好,上次沒有機會合作,希望這次可以,我馬上應下來。”
“當時很久沒演戲,連自己都不知道還會不會演?她說一句話:從來都對我有信心,讓我感動萬分。”
“這幾年我不管是客串或配角,隻要角色難演,能顯示演技,就挑這樣的角色挑戰。”
“拍《心魔》,劇本到手中,導演說:角色很難。我一看,有什麼困難?角色有精神病?沒問題,我自己病了很多年。”
“沒辦法,我的人生見得比較多。遇到什麼題材,就像是在抓中藥,這個,那個,放進去。角色是人,我也是人。把自己放進去,根本就沒有慧英紅。”
“根本不是在演,而是從心裡跑出來的東西!”
搞定所有合同,送慧英紅離開,相約幾天後京城見麵。
剩下就是投資人的討論會,其實也就是幾個人聊天,作為投資老江湖,劉天王可謂見證了二十年的起起落落,真正的久經沙場。
“你們炒股嗎?都說股民是一賺二平七虧損,投電影其實也差不多,二賺一平七虧損。”
劉天王看著王天,語重心長告誡道:“高收益也意味著高風險,投電影就是一場豪賭,一夜暴富和血本無歸隻有老天爺知道結果!”
“就算再大牌的導演和演員,都不敢保證肯定賺錢,票房慘淡的更不在少數。看似遍地黃金的電影產業,從投資、製作,到宣發、上映,處處有風險。”
“我混這麼多年,唯一經驗就是:拉人入夥,分散風險。”
“現在來錢的渠道多,不像以前隻能靠投資人。當然花自己的錢最踏實,若要借錢融資,首先可以考慮銀行貸款,公事公辦,不容易產生糾紛。”
“銀行也喜歡投電影,通常要求有擔保公司或資產抵押,當年《畫皮》提供一年期1000萬版權質押貸款,專門後期營銷和推廣。”
“後來華誼拍大地震四部電影前前後後差不多提供1.2億貸款,為博納的《十月圍城》三部電影我記得好像投了5500萬。”
“不光是銀行,現在很多vc/pe都建立影視基金。還記得00年以前隻有電影基金會一家基金,現在隨隨便便上百家,管理規模一兩千億,更不用說咱們明星自己的工作室。”
“不管你投拍電影的錢是自己的,還是借來的,如果失敗,動輒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資金打水漂。”
“所以最好還是多找些投資人入夥,從各個渠道籌集資金,分散風險,有錢大家賺,有雷大家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