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出現了蛀蟲。
皇帝立刻下令嚴查,葉天祥又重新回到了都察院。
打打太極,研究研究食譜,小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潤。
內閣三佬,立刻給戶部施壓,戶部尚書一個頭兩個大。
隻能去國子監找前任內閣首輔張太嶽請教。
這一請教不得了,戶部尚書馬文才在第二天朝會上,開始為葉天祥鳴冤叫屈。
理由是,葉天祥這就是一心求死啊,陛下,一個人哪能犯下那麼多滔天大罪?
葉天祥也是人,他不是呼風喚雨的神。
從戶部開始,緊跟著六部官員,也紛紛站出來,為葉天祥鳴冤。
皇帝,也把壓力給了三司。
自始至終,刑部、大理寺,都扮演打醬油的角色。
唯有葉希人,是個真正辦實事兒的人。
然後,這近千萬兩的窟窿,就越查越少。
最後,大部分落在了沈一石和鄭思同的身上。
案件,似乎也水落石出了葉天祥就是被“屈打成招”的。
沈一石、鄭思同認罪後,被處以極刑,當天就被砍了腦袋。
剩下的就是葉天祥的問題了。
滿朝文武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說話了葉大人雖然貪了,但窟窿也第一時間堵上了,這應該叫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吧?
朝堂上的風向也變了,分成兩個派係
一個派係認為,葉天祥兩朝元老,有功於社稷,功大於過,可官複原職。
另一個派係認為,葉天祥兩朝元老不思家國社稷,理當貶為庶民,所有家財充公。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禦花園。
皇帝趙宣和正在讀一封信件,是葉無忌寫來的。
在他麵前,還擺著幾份卷軸和宣紙。
有的是葉無忌寫的詩詞,有的是葉無忌最近的作答的試卷。
今天的信,很有意思,看得趙宣和哈哈大笑。
葉無忌不知道葉修的心思,就詢問這個皇帝筆友趙兄,我和一名清倌情投意合,我想納為偏妻,可我不知道我兒子和我爹會不會同意。
放下信,趙宣和又仔細品閱了葉無忌最近的試卷,越看越滿意。
這尼瑪簡直就是老天爺賜給我大乾的小吉祥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