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魏武遺風今猶在(1 / 2)

咦?

這破題的方式……

這尼瑪不對勁兒,我兒子寫文章壓根就不是這個風格啊!

孔衝遠這犢子不會是科考舞弊,把彆人的試卷,算在我兒子頭上了吧?

但也不應該啊,雖然是姻親,但孔衝遠有他的道德底線,絕不會做出如此忤逆之事。

更何況,這字……確實是我兒子的字。

誰能告訴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是誰改變了我兒子的文風,我特麼感謝他八輩祖宗!

嚴慶臣抓狂了,徹底抓狂了。

一直以來,傻兒子的文風就是改不過來,這是他最大的心病。

怎麼去了一趟金陵,連文風都變了?

嚴慶臣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傻兒子找回來,好好地問一問,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重要的人,指點過他。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人必須請來京城,留在我嚴家的書院。

“先生。”趙宣和讓人把葉無忌的試卷交給張太嶽,“此篇文章,深得朕心,還望先生加以批語。”

張太嶽,三朝元老、兩朝內閣。

皇帝趙宣和的授業恩師。

現在已經退休,閒來無事的時候,在國子監教書。

拿起試卷,仔細品讀,開局就是一皺眉,因為葉無忌在破題的時候,跑題了。

此次科考的試題,孔衝遠還給了注文,刑疑附輕,賞疑從重,忠厚之至。

葉無忌誤以為是“賞疑從與,罰疑從去”,於是緊緊抓住這一題目,本著忠厚寬大的原則,闡述“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

“咦?原來是老夫眼拙了。”

張太嶽看了開篇幾句之後,還以為金陵科考有貓膩,可看到最後,大笑出聲。

“先生,何故發笑?”趙宣和不解,其餘人也是大為不解。

“今年的秋闈,孔衝遠在題目上耍了一個小心思,所以應試的文章裡佳作很少。”張太嶽越看這篇文章越是歡喜,“北方的文章,都不儘如人意。唯有這篇文章特色鮮明,是為佼佼者。他拿解元,理所應當。”

試卷,遞到了嚴慶臣手中,嚴慶臣看過之後,仔細品讀,猛地瞪大眼,“葉大人,此文章和你的文風相近……嗯,我說怎麼那麼眼熟,我兒的秋闈文章,也和你的文風相近。”

葉希人立刻掀開糊名的一角,看完之後先是愣了一下,很快笑了,“拋開政見不談,葉尚書確實生養了一對兒好兒孫啊。老夫在金陵時,正好和葉守正是鄰居。也不知道怎麼被葉幼安那小子忽悠的,稀裡糊塗地就成了葉守正的坐堂先生。”

“……”葉天祥整個人都亞麻呆住了,不可置信地看著眾人,“我,我,我兒真的中了解元?”

“陛下。”張太嶽略微沉思後開口,“父子三人恩科,一狀元、一解元、一舉人,在我朝也十分罕見。江寧縣令三屆任期已過……老臣建議讓袁簡齋回京述職,葉無塵出任江寧縣令。”

老東西葉無忌,是皇帝的專屬財神爺;老東西的兒子就是皇帝的筆友。

愛屋及烏之下,趙宣和自然同意張太嶽的建議,“說起來,袁簡齋做了三任江寧縣令了,也該調任回京了。準備擬旨,袁簡齋回京城述職,候補舉人葉無塵,出任江寧縣令。”

臥槽!

我剛晉升,就搞這出,這尼瑪不得有人彈劾我遙控金陵?

“陛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葉天祥急忙叩首“曆朝曆代,還沒有候補舉人直接調任縣令的案例。臣晉升封爵,已經是皇恩浩蕩,不能再過多奢求了,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