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聽說劉守光在京師城外專門買下一大塊地,用於開辦新的工廠,估計三個月後就能投產,他現在京師的工廠裡一共擴招到了三萬多名女工,已然容不下更多的人了,招收任務仍在繼續,來此投遞報名的女工人數累計突破三十萬....”
“這麼多??”李牧微微咂舌。
“沒辦法...聽說需求極其旺盛。”藍德子文縐縐道,他現在的新詞彙也是一溜一溜的,估計是從大學裡學來的。
藍德子偶爾也會去聽兩節課,看會大學裡的教材和學術刊物。
李牧等人正要離開大乾紡織局門口,忽然便見一群熟悉的人匆匆趕來,李牧定睛一看,正是劉守光一行人。
“微臣叩見陛下!”劉守光剛想跪下,忽而被李牧攔下。
“走,去酒樓裡說,彆行禮了,朕不想讓更多人知道。”李牧朝劉守光揮了揮手,便讓曹雲去附近的酒樓訂個隱秘的包房。
因為大乾紡織局會有很多商人來,所以附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業了非常多的豪華大酒樓。
來到包房,劉守光非常懂事的再次給李牧行禮。
“臣等不知陛下蒞臨造訪,有失遠迎,臣等重罪。”
“無妨,朕本不想打攪你們,剛好你來了,那朕就聽聽你們這段時間的經營狀況如何吧!”
“臣等領旨!”劉守光等人站起來,躬身道。
“曹雲,賜座。”
李牧讓曹雲安排人給他們座位。
待眾人都落座後,李牧笑著問道:“經營上可有什麼進步之處?說來聽聽。”
“回陛下,興許是海路和陸路暢通了許多,這一兩個月來,到紡織局批量訂購服裝的商賈非常多,目前我手裡的數目顯示,至少是開業時的三到四倍!”
“這麼說....利潤也可以走到三四倍了?”李牧的話,引得眾人樂嗬一笑。
“陛下英明。”劉守光輕笑道。
李牧高興的點了點頭,雖說像服裝產業這種輕工業的發展,李牧早已料到它會在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和工業革命初期帶來巨額利潤,但當真的聽到此類彙報時,依然會激動不已。
其實,目前世界範圍內,比如歐洲還並沒有完全走入輕工業大發展的時代,而大乾已經走進來了,李牧相信,隨著接下來大乾紡織局和大乾機器管理局的發展,大乾的輕工業會出現井噴式大爆發。
尤其是大乾機器管理局...逐步將各類中低端的紡織業機器出售到民間...民間開啟大辦工廠後,輕工業一定可以在大乾百花齊放!
李牧聽說,張寬已經搞的很不錯了,等會就可以去看看。
接下來,李牧又和劉守光溝通了一下其他事情。比如棉花等紡織業原材料的獲取。
之前李牧就曾聽劉守光抱怨過原材料的獲取問題很難,不知道現在解決了沒。
“劉守光,朕問你,這棉花、粗麻、絲綢等用於紡織的原材料獲取狀況如何?”
李牧的這個問題,讓劉守光為之一愣,隨後皺眉道:“陛下,您莫要生氣,臣向來有話直說...這個問題...其實到現在還未得到妥善解決,倒不是有人故意刁難我們,而是...陸路運輸實在是跟不上我們的產能,絲綢還好,可以走海路,這棉花、羊毛和粗麻....我們國內內陸是主要產區....極難運輸過來,當然...這裡的難是相對於產量,對比以前肯定要便捷多了,但若是能夠再提升幾倍效率,我們的產能可以更快,也不至於...訂單排到一年之後....
或者....您若是能夠從海外幫我們把棉花、羊毛和粗麻的產區搞定...用來取代或者替補內陸產區,我們倒也會通暢許多。”劉守光大方的將原材料的問題全盤托出。
李牧沉思了片刻,這棉花、羊毛和粗麻的運輸問題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尤其是棉花,棉花是紡織局加工的首要紡織原料,而如今大乾紡織局的棉花百分之八十都是從新蕃運來,那裡的棉花質量全國第一,但...就運輸而言,已經完全跟不上大乾紡織局的產能了,更不要說未來李牧的機器管理局將中低端輕工業機器鋪開出去...到時...怕是棉花的價格大漲也解決不了運輸跟不上的問題。
“陛下,聽說您最近拿下了呂宋?”劉守光忽然嘿嘿說道。
“嗯,朕已攻克呂宋,你不會是想讓朕在呂宋島上給你們種植棉花吧?”李牧突然反應過來。
“不知陛下...調研過否?”
“當然不行,呂宋那地種植橡膠林和煙草還差不多,種棉花....氣候太濕潤了。”李牧搖頭道。
劉守光雖然沒聽太明白,但懂了李牧的意思,就是不行。
其實劉守光提呂宋島主要是看上了運輸簡便,走海路從呂宋島到津門再到京師...要比從新蕃快的多。
即使兩者從距離上看,好像新蕃到京師更近,但架不住...海路確實快啊!而且單次運輸量極大,上千噸起送!一旦找到一塊可以種植棉花的地,絕對可以解決原料供給不足的問題。
“不過...你倒是提醒了一下朕。”李牧忽而悠悠說道。
“陛下何意?”劉守光不解。
“呂宋島不行...東南亞也不行...但是印度行啊,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棉花產區,有大片的土地和勞動力可以用於種植棉花。”李牧這麼說,完全是從後世新聞裡看來的。
當下估計是最大的棉花產區,不然英吉利人和法蘭西人在印度乾嘛?玩嗎?
目前就是以農業為基礎的輕工業最賺錢,棉花種植絕對是東印度公司的利潤大頭。
李牧暗暗想道,同時眼中閃過一絲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