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氏老宅古樸典雅,葉雲曦在主院父母曾住過的暖閣裡設神位,貢上從穀中帶出的父母生前的愛物一隻翡翠鐲子和一把折扇,這是當年父母定親信物,妥善收在母親給的首飾匣中。鎏香爐中香煙嫋嫋升起,葉雲曦杏眸含淚三拜九叩。
管家率眾家仆於外院正廳拜見少主,奉上這些年財務賬目和家中現有的銀錢。
隔日月明租了馬車,著勁裝一身侍衛打扮,前頭駕車。月芽梳雙髻著淺絳的夾絲小祆,看起來便是一個伶俐的小丫頭。葉雲曦撩開車窗布簾饒有興致向外看,深秋風涼吹進車內,頓覺涼嗖嗖的。
她們轉了幾家藥行,月明、月墨下車按單子買了二十幾種藥材,明芽則下車買了路邊的糖葫蘆、吹糖人等零嘴,還有精巧的竹編器物。葉雲曦隔著車窗接過她送來的吹糖人,仔細端詳一隻惟妙惟肖的猴子捧桃,不忍心吃。
城中惠濟醫館是祖父一手創立,在葉神醫手中名聲鵲起,但自他攜妻女離開後,就改成藥行。這本是私產,所以並未交所望仙穀外門掌事,故而和豫章的杏林山莊一樣,躲過了仇家的清剿。
最後車馬行至惠濟藥行外,主仆下了車。五級石階磨得光潔,店闊三間,正門之上牌匾焦黑,四個古拙的篆書大字漆成正綠,莊端大氣。
四十餘年的老店鋪而今到她手裡,葉雲曦眼角濕潤了,憶記中父親講的家鄉話,不自覺轉成她的口語。
店內夥計見來一位身著披月白錦緞披風,絲絹蒙麵的富家小姐,使迎上來,葉雲曦不語,踱步一周。桌明幾亮、藥櫃整齊,藥香純正,她坐在一旁的客坐上。月明送上一張單子,夥計收下去櫃上交與藥師,一看是個大主顧,他就他就過來看茶。葉曦掃一眼茶具,七層新的白瓷,茶湯清亮,熱氣騰騰,便招呼月芽來喝,解她吃糖葫蘆的膩。
葉雲曦就單點了一棵五十年的老山參,夥計陪笑請她個稍等片刻,便轉入內堂。半柱香之後一個著綢衫的胖子出來的,笑得小眼眯縫,說:“這位姑娘可是要買我們的鎮店之寶,今時不同往日,這匪患連連,藥材運輸困難,這價錢比去年貴一倍呀!”
那夥計將檀木匣子鄭重放在桌子
上,小心打開:兩尺長,四寸寬的紅絲絨布托底,一棵老山參全須全尾,參味淳正,大約三十來年。
葉雲曦點點頭,月芽見狀開言,“掌櫃說的是,這兩年日子都不好過,還請您擔待些!壹百兩。”
“唉嘢,小姑娘,老山參珍貴的很,不是路邊攤的糕餅”胖子嚷開了,“六百五十兩!”
幾番討價還價之後,葉雲曦就著茶水在桌上寫,“貳佰參拾兩”
“嘚,今天遇著行家啦”胖子一臉無奈道,“請問姑娘府上何處,鄙人將藥材送到府上去。”
“不必”月明厲聲說道,擋在葉雲曦身前。
胖子後退一步,訕笑著拱手行禮。他知道這用得起武婢的人家非同一般,不敢輕慢。
葉雲曦出了惠濟藥行便上回了甜水巷,她們絲毫沒查覺有幾人混在人群中,跟了一路。
夜晚書房中,葉雲曦雲挑燈看著白天的大張藥材單子,每個藥行給出的價格略有不同,惠濟藥行的藥材地道,價格適中。這胖掌櫃稍微油滑些,不端方,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