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宅子鬨了賊,啞叔著人翻修宅院;葉雲曦設置幾處簡單的機巧,又將花圃改成藥田,隻保留幾株紅梅與桂樹。藥廬建好她準備製些藥丸與散劑等,啞叔深諳煉藥了道,可從旁協助。
城郊聚集了許多難民,皆是家中遭了劫匪出來的,也有賣兒女以尋活路的。管家買了一對小兄妹,送到後院來。葉雲曦瞧著他倆雖然瘦弱,但相貌周正眉眼清秀,且能識些字,就小男孩留作做藥童,改名小昭;小女娃留在內院,取名小雪。他們皆入奴籍,算是葉家的人。
十月初二宜嫁娶。
青州陸家自三日前便張燈結彩,二少爺陸思禮迎娶京城安國候府四姑娘,就在今日回青州。已故老安國候出自青州望族崔氏,崔家送親歸桑梓,遂候府世子崔汝安率府中親兵百人親自護送。十裡紅妝和親兵衛隊,四駕馬車,仆婦家丁等約百餘人,一路浩浩蕩蕩由都城向東北,二十日方到青州地界。
陸思禮披紅掛彩騎著駿馬,領著新娘的車駕和送親隊伍向青州城南門而來。
自去匪患發生以來,青州百姓首次見到這麼盛大隆重又喜慶的場麵,官道兩旁販夫走卒皆止步觀望,皆是豔羨。
距城十裡有小山蜿蜓,兩匹駿馬赫然攔阻在官道正中,麵朝迎親隊伍,毫不避讓。
“哪裡來的賊寇?速速退去。"候府親兵亮刀示警。
麵戴著一麵銀質鏤花麵具的葉雲曦,高聲道:“戒律堂李旭何在?速速隨我離去。”
銀質麵具反射寒涼清冷的天光,古花的花紋繁複又神秘。啞叔滿頭銀發,神情莊肅,手握連弩,護在少主身側。
陸思禮看到那單薄身影便愣住了,愕然無法言語。而他身後幾個青衣勁裝的男子則策馬出列。
安國候世子崔汝安冷眼掃陸思禮,喊說:“大膽江湖賊寇,速退去。今日候府大喜,不予爾等計較。”
葉雲曦手舉令牌,厲聲高喝:“傳穀主令:陸思禮背信棄義,即刻起逐出望仙穀。”
陸思禮聞言如五雷轟頂,愣在原地。李旭為首的五人騎馬奔向那帶麵具的人,隨她們而去,揚起一起煙塵。
迎親隊伍開始有些騷亂,候府家丁高喊:“列陣,保護車駕,保護世子。”
陸思禮衝崔汝安大喊道:“大哥稍安勿惱,其中恐有誤會。待小弟前去查看。”他一夾馬肚子,也衝出去了。身後傳來崔汝安的大聲斥責。
葉雲曦騎馬急馳了四五裡,與啞叔停下來,轉身麵向眾人。
李旭等都向戴麵具的少女拱手作揖,齊聲道:“見過少主。”
啞叔稍稍頷首。
葉雲曦朗聲說:“眾位師兄,今日我葉氏與陸思禮恩斷義絕。諸位願回歸醫仙門,或者另謀高就,請做決斷。決不強求!”
葉雲曦掃視這風塵仆仆的五人,繼續說道:“我醫仙門布衣看診,行路艱苦。若是選擇離開宗門,贈銀五百兩,解了往日情誼。江湖陌路,不複再見。”
眾人聽之駭然,再看啞叔,皓首白須,宛若蒼老了十歲,心中不解。五師兄桑瑜急切的詢問:“師妹,師父他老人家可還好?”
李旭躬身拱手,鄭重說道:"戒律堂弟子李旭在此立誓,謹遵師門祖訓,追隨少主,劈肝瀝膽,身死不惜。”
其餘四人也不遲疑,齊聲說道:“謹遵師門祖訓,追隨少主,劈肝瀝膽,身死不惜。”
葉雲曦拱手還禮:“多謝諸位師兄,且隨我離去。諸事從長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