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架在火上烤(1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6670 字 10個月前

【提醒本章作者有話說看新角色配圖】

“報,陛下和平陽公主殿下已到朱雀門。”有內侍向李淵回稟。

李淵大喜,下令“開順天門。”【皇宮正門,神龍元年改名承天門。】

順天門內則是長孫皇後帶領的後妃、皇子、公主,這裡麵也包括了李昭陽的兩個兒子柴哲威和柴令武,皇室的一乾親王和公主。

李世民鑾駕過朱雀門,便進了皇城,一路北上走完順天門街到了皇宮順天門。

長孫皇後領四妃及其他皇親等候,李淵則還在太極殿內。

李世民扶著李昭陽下了鑾駕,長孫皇後迎上,行了一個女子禮

“觀音婢領四妃及皇子、公主迎三姐回歸。”

後麵的四妃、皇子、公主紛紛見禮。

李昭陽當初讓李青雲公開奏報她返朝之事,是出於另外目的,未曾想到李世民竟然搞這麼大的陣仗,天下皆知。

而且還行皇帝講武軍禮迎接,更是讓文武百官、後宮賓妃、皇親國戚全體出動,此禮節堪比皇太後。

李昭陽回頭對李世民說道“二郎有心了。”

但是在她的心裡還有兩個解不的結。

其一,父皇健在,世民卻為了皇位殺兄囚父;其二,背後那一箭,世民的獲益最大。

第一個結,她作為皇家公主,尚能理解。若是第二個結實錘,不亞於再讓她死了一次。她親手帶大的弟弟,竟然背後給她一箭。

此時,李昭陽的心態很複雜,但也隻有這樣高調返朝才能更安全。

李昭陽上前扶起長孫皇後,說道“長孫已貴為皇後,母儀天下,可不是以往的觀音婢了,莫再行此大禮。”

“三姐對二郎的養育之恩,妾不敢忘。”

長孫皇後自稱“妾”,表明就是把李昭陽尊為了皇太後,或者尊為了李世民的養母,這個禮節不可謂不大。

李昭陽有點懷疑李世民如此安排的初衷,當真是出於本心還是另有其他目的。

至少有一點她看清楚了,世民不再是以前那個隻會打仗的秦王,已具帝王權術。

進得皇宮,一行人步行去往太極殿,李淵還等著呢。

李昭陽剛跨進太極殿,李淵也不坐龍椅了,啥也不顧,蹭蹭幾步直衝殿門,嚇得一旁陪同的裴寂和武士彠趕緊跟上。

李昭陽一看父皇,四年未見,白發更顯,虛胖一圈,步幅輕飄,一看就是整日借酒消愁,玩物喪誌以求忘憂。

不禁想起十餘年前,父皇因為隋煬帝的猜忌而不得不自汙的場景。

李昭陽雙膝一跪,哭噎著說道“兒,昭陽不孝,四年未曾敬奉父皇。”

李淵一把扶住李昭陽,當真是老淚縱橫,“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本來李淵想說回家就好,可,他一個太上皇都沒有家,於是改口回來就好。

李淵此時對李世民的隔閡不是一般的深。

一來,李世民殺了自己的親兄弟,還逼著李淵下詔殺了那麼多親孫子。

二來,李世民登基就讓突厥人打到了長安城下,李家的臉都被丟完了。

三來,登基大半年了,也看不出什麼明顯的成績,到處都在造反。

四來,雖然沒把李淵趕出太極宮,可李淵也出不去。

如今回來一個可以製衡李世民的女兒,他怎不激動?

李淵一旁的裴寂和武士彠都來見禮,兩人都是李淵的老友,也是看著李昭陽長大的。

李昭陽以長輩稱之,讓兩人受寵若驚。

至於李淵身後的太妃,在李昭陽麵前就不敢托大了,哪怕是最受李淵寵愛的尹德妃和張婕妤,也收起了平時的傲慢。

兩人都知道,平陽在大唐的地位、太上皇和陛下的心目中,絕不是其他的公主可以比擬的。

“二郎,你不是有事要宣詔嗎?”李淵提醒李世民,該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給平陽一個實權的官職了。

“父皇說的極是,兒這就宣詔。”

李世民說完,對身後的侍中高士廉說道“宣詔。”

“臣領令。”高士廉說完,從王德手中接過詔書。

“平陽公主昭陽免跪接詔。”

“京室殷阜,鉤陳嚴秘,肅遏警巡,職務尤重。”

“然而玉門遐阻,控禦垂荒,金城衝要,尉候攸屬。宣風作牧,親賢是寄。”

“左領大都督,平陽公主昭陽,地實藩枝,任惟心膂。職參三事,功著二南。識度優閒,性理濟闕。典戎敷化,聲績備舉。宜攝九門,總司八校。撫蒞河右,允兼望實。”

“可右衛大將軍持節,涼、甘、爪、鄯、肅、會、蘭、河、廓、九州諸軍事隴右道大都督,官居從二品。撤去左領大都督。”

這道詔書什麼意思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